在名師云集的哈佛大學開課授業(yè)是一樁不簡單的事。要在眾多的課程中鶴立雞群,成為該校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課,就更令人矚目了。幸福課就是這樣一門廣受學生青睞的課程。
授課教授是來自以色列的Ben-Shahar 博士。多年前,他本著企業(yè)組織行為學的專業(yè)素養(yǎng),打造出一門幫助青年學子經營幸福人生的實用課程。并透過網路、書本、企業(yè)培訓等管道,造成廣泛的影響。
根據賓沙哈教授的觀察與研究,幸福是一種快樂、有意義的人生綜合體驗。幸福的人過著有意義的生活,收獲正面與愉快的心境。幸福是可以追求的。該課程提供了邁向幸福人生的七個步驟。
首先,接受自己是凡人,經歷喜怒哀樂的情緒是必然的。遇到了挫折、傷心或焦慮并不意味自己是個不成功的、較無價值的人。允許自己坦然面對負面的情緒,便能夠更加的開放自我,體會人生喜樂。
幸福是快樂與人生意義的結合體。研究顯示,一兩個小時愉快而有意義的經歷能夠影響一整天或甚至一個星期的生活品質。預留一些時間,作自己喜歡并認為是有意義的事,可以提升幸福感。此其二。
幸福取決于個人的心境,跟一個人的社會地位銀行存款數額沒有一定的關系。你如何看待一杯沒有注滿的水?是專注在滿的部分還是定睛在空的部分?遇到失敗時,你是覺得仿佛到了世界末日呢?還是把它當做一個學習的機會?看待事情的角度會決定你的幸福感。
簡單的生活有助于體會幸福的感受?,F代人生活過于忙碌,人們常常要在較短的時間里擠進更多的活動。在疲于奔命的生活形態(tài)中犧牲了生活的品質。知道何時說“不”,保護個人的私密空間,是一門重要的功課,也是經營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步驟。
身體的狀況會影響心理的幸福感。經常運動,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飲食習慣能夠帶來身心靈的健康;也是追求幸福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我們常常對身邊的人與事視若無睹,或者認為是理所當然。學習用一顆感恩的心,即時表達謝意;用一種欣賞的心態(tài),對待你身邊的人、桌上的食物、大自然的風景。人生將因此更加的幸福美好。
人不能離群索居,孤獨的人缺乏幸福感。因此,要花時間在我們所愛和愛我們的人身上。珍惜他們,享受與他們共處的時光。這是經營幸福人生的第七個也是最重要的法寶。賓哈沙教授本人力行自己的幸福原則,一家人已經離開哈佛搬回去祖國以色列,過一種更為樸實而有意義的生活。
每一個人都需要幸福,也愿意成為幸福的人。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讓我們從自己的心態(tài)上、生活方式上做起。不是哈佛人,卻也可以經營并擁有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