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紅,張三紅講師,張三紅聯系方式,張三紅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業(yè)績突破專家
41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張三紅:CCTV式“你幸福嗎”是市場調研之大忌
2016-01-20 48840
這幾天,中央電視臺“你幸福嗎”全國大調查引起熱議,法國《世界報》等涉外媒體也進行了報道。此前央視也經常在全國進行類似調研,而從未像此次有如此大反響,何故?只因原汁原味播放采訪實況,這在注重嚴肅、穩(wěn)重的央視實屬罕見。由此,大家才能看到CCTV調查組屢遭“神回復”,如“我姓曾”、“我耳朵不好”、“接受你采訪被插隊”之類,讓原本到處擁堵的黃金周平添了一絲快樂。
不禁想起讀高中時的一個小故事,歷史老師黃老師講課生動幽默,從不照本宣科,經常給我們講一些教科書和輔導書上都看不到的故事,像評書又像八卦,我們戲稱之為“開葷”。有一次黃老師講到“理論聯系實際注重調查研究”時,說早期的共產黨人去農村做調研(具體是陳獨秀或其他人記不清了),問農民“今年的糧食豐收了嗎?”問了幾個人,農民無不一臉茫然,或望風而逃。調研者不知何故,掃興而歸。后經內部小組討論,方知是“對牛彈琴”。在黃土地上摸爬滾打了大半生的農民朋友根本聽不懂“豐收”,只知道“風”、“瘋”,或許他們將“今年的糧食豐收了嗎”聽成了“今年的糧食有瘋子來收嗎?”不逃跑才怪!
營銷大師科特勒告訴我們,沒有市場研究,就無法進行市場細分、選定目標市場、明確市場定位,也就無法制定有針對性的4P營銷策略。因此,市場研究是一切營銷工作的基礎和出發(fā)點。而在市場研究中,像CCTV這樣“你幸福嗎”的調研方式,無疑是大忌!
 其一,“你幸福嗎”沒有采用最核心調研對象的語言方式。13億中國人有8億農民,8億農民里面又有很多在城市里務工,中央電視臺組織“你幸福嗎”大型調查,農民應為主角,亦即調研的核心受眾,因此調研的問題在設置上需要考慮農民朋友能否聽得懂,有沒有采用廣大農民朋友的語言方式和語言習慣。從調研的實際情況看,很顯然,沒有。雖然距建黨之初已經90年,中央也在大力掃盲,然而“幸?!币辉~還是有很多農民朋友聽不懂,因此免不了鬧出當年“糧食豐收”調研一樣的笑話。

  其二,“你幸福嗎”千篇一律,沒有設計不同版本。要得到一手的調研數據,就需要對調研對象進行細分,有針對性地設置調研問題。中國地域之大,風俗習慣、語言習慣差別很大,更兼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大家對幸福的理解、標準也不盡相同,如何使調研更有說服力而不僅留于形式?這就需要根據調研對象的不同進行分類調研,如針對農民工、大學生、企業(yè)工薪族、公務員、個體商販、企業(yè)主等等,設置不同的問題。

  其三,“你幸福嗎”屬于非此即彼的提問,受眾難以直接回答。“你幸福嗎”是調研的主題,主題不等于問題,有的調研問題可以與主題完全一樣,而大多數情況則需要將主題細分出若干個問題出來。例如調查“國慶的火車票好買嗎”、“你覺得房價高嗎”、“你認為該不該打砸日系車”之類,調研的主題即問題。但若調查“你的身體健康嗎”、“你睡眠充足嗎”、“你的工資高嗎”、“你幸福嗎”這類課題,則調研的主題與調研問卷是有本質區(qū)別的,受眾無法對調研主題馬上進行非此即彼的回答,就算回答出來也不科學嚴謹。因此需要借助調研問題對調研主題進行細化分解,例如“你睡眠充足嗎”應該分解成“你每天睡幾個小時”、“你覺得睡眠時間夠不夠”等等,然后根據調研的數據經過分析得出結論“×%的人睡眠不充足”。同理,“你幸福嗎”應該分解成“你對現在的收入滿意嗎”、“你覺得在大城市打拼好還是在老家過安穩(wěn)日子更好”、“你每天有多少時間用來娛樂”、“你覺得幸福的標準是什么”、“你認為自己幸福嗎”等等,然后基于調研的數據進行分析總結大家是否幸福。

  對于央視調研的初衷,我從不懷疑;對于央視能原汁原味播出采訪實況,我拍手稱快。以上僅從市場營銷學的角度對于調研問題的設置提出的一點質疑,歡迎各位網友拍磚,亦愿對各位網友的工作有所啟發(fā)。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