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商品展售?
1、商品展售是銷售的一個重要過程
產品展售等于位置、與競爭的區(qū)別、一致性加創(chuàng)意!
銷售過程是:進貨――經銷商――零售店――商品―――賣給消費者
簡單地說就是:進貨+商品展售=把商品賣出去
商品展售在市場行銷中扮演的角色:市場研究――生產制造――促銷活動――貨進倉庫――經銷商會議――擺貨――商品展售――消費者購買。
商品展售與店面銷售的關系:訂貨――送到店面――商品展售――消費者知道商品已到――消費者購買――再訂貨。
2、為什么要有商品展售?
商品展售最終目的就是銷售。當你把貨擺進店面時,你便會希望透過商品展售幫助店面盡快把貨賣給消費者。事實上,商品展售的觀念由來已久,它并不是現代文明下的新事物,早在人類開始從事交易活動時,人們已懂得利用各種陳列法將商品清楚地展示在消費者面前,藉以吸引購買。尤其是今天,在一個現代化的超市里,陳列著千百種不同品牌、不同包裝的商品。一分鐘內消費者至少經過一百種以上商品前,如何讓他們停下腳步,對你的商品發(fā)生興趣,進而購買你的商品,這時商品展售的魅力即將面臨考驗。所以,為什么要有商品展售,理由:
(1) 讓消費者看到商品
(2) 刺激沖動性購買
(3) 爭取更大的陳列空間
(4) 保護自己的品牌
(5) 增加店面利潤
(6) 加強店面的好感
(7) 提高消費者的忠誠度
3.商品展售的觀念
美國行銷協(xié)會對商品展售的定義是:將適當的商品,以適當的數量與價格,在適當的時間內,陳列在適當的位置上。
(1).適當的商品:是指具有銷售潛力的產品,包括產品的型號、品牌、顏色、規(guī)格等條件都要考慮到。
(2).適當的價格:是指價格應具有競爭力,才足以吸引消費者來購買。
(3).適當的位置:不僅陳列地要考慮到店面陳列的位置,而且店面陳列物也應盡可能地陳列出來,最好是把商品在顯著又容易拿取的位置上。
(4).適當的陳列面積:陳列時要注意擺好商品包裝的下面。商品在陳列架的正確位置及陳列面積的大小是否已足夠吸引消費者的視線。
(5).適當的時間:最好是配合電視、電臺、報紙及雜志廣告活動或是旺季、周末等購物繁忙期,加上店面促成物的配合更具有吸引力。
(6).適當的數量:必須備有足夠的數量,讓消費者有充裕的選擇,但是數量的多少要配合店面的銷售潛力,不可因陳列太多而造成處理上的困難。
超市自助式的購買趨勢愈來愈高,商品展售的重要性也顯得日顯突出。
4、商品展售的六大原則
原則1,利潤性:
確認商品展售必須是有助于提高店面的銷售潛力。
透過各方面的努力,要爭取最有助于銷售的陳列點。
業(yè)務員一定要記住任何可以增加銷量的特殊陳列方法、產品正常的銷售速度、商品展售后有何特殊效應、你必須把這些銷售成果告訴老板,商品展售能給他帶來利潤。
原則2,陳列點:
爭取最好的陳列點:傳統(tǒng)式商店:柜臺后面與視線等高的貨架上;磅砰旁;收銀機旁;柜臺前等。超市或平價商店:人流集中的的地方;進出口處;收銀旁;端架及貨架的第一、二排;與視線等高的貨架;與第一品牌最近的位置等等。
原則3,吸引:商品展售關鍵要做到能吸引人的目光,讓顧客能在商品前留住腳步。
原則4,方便性:商品展售要做到讓顧客方便拿取。
原則5,價格:商品展售要做到價格標牌醒目,讓顧客一眼就能明白。
原則6,穩(wěn)固性:商品展售要做到商品陳列擺放穩(wěn)固。
什么是商品展售 目 錄 什么是商品展售產品陳列與商品展售的關系如何做好商品展售工作(1)如何做好商品展售工作(2)如何做好商品展售工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