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讀一段《CMO-首席物料官》-作者:程曉華-4】我的設想與計劃基本獲得了老板的認可,最起碼老板已經(jīng)批準的40 open headcount 我是不需要了,估計這就得讓她跟HR高興很長時間。
接下來就是放風、溝通與宣傳,而且是祥林嫂式的宣傳。無論是見到誰,我都會主動地講我這個組織模式的好處,因為這種模式在這個公司的歷史上是從來沒有人干過的,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 – 盡管幾年后,我離開SELEX,我的很多后任們又把這種模式改了回去,這是后來的事情了,我也管不了了。
改革正式進行之前,幾個老板們(一個本地的總經(jīng)理,一個是全球負責物料管理的VP-副總裁)都問我,是否可以趁機再搞掉一部分人?這做老板的,總是這樣的,得寸進尺,既希望馬兒跑,還要讓你少吃草,最好是不吃草!我當時毫不猶豫地說,那是不可以的!為什么?老板們問。我說,那你們告訴我應該搞掉誰啊?他們說,當然是那些performance(業(yè)績)不好的人啦!我問,難道他們進入Selex就是想做 low performer(低績效的人) 嗎?他們?yōu)槭裁磒erformance 不好???!這是否與我們的management system(管理系統(tǒng))有關系呢? 他們說也有道理。那我說,能否這樣,40個open head count我說過我一個也不要了,這是我早承諾的,但目前現(xiàn)有的人,我一個不裁,除非他們自己想走,那我也不會攔他們。給我一年的時間,我把現(xiàn)在手的180個IDL(Indirect labor)減少20-30%,你們看如何?他們說好??!好??!后來的事實證明,一年后,我們的人頭兒大約到了150人左右,基本上實現(xiàn)了我當時的想法。
部門內部正式的溝通搞了5次,每次大約三四十人,按照相關的部門、職能進行的分別溝通;在公司的高管會議上,我也跟相關部門的同事做過介紹。當時有項目總監(jiān)問,你改革的目的就是為了裁員嗎?我老板替我回答說,No,改革是為了提高物料管理效率。于是,在大家似懂非懂、懷疑與不安、期待與悲觀中,我的組織結構改革正式拉開了序幕。
跟手下的同事們溝通一開始,我就說,同志們,只要愿意留下來跟我干的,我一個人也不裁!不管我組織結構怎么變,我都會給你們每個人留一個坑兒的,一個蘿卜一個坑兒,甚至一個坑兒兩個蘿卜都可以,只要你支持我改革,只要你給我好好干!至少在未來的半年里面,我一個都不裁!我也不管你過去干的怎么樣,好也好,不好也好,我都不去管它!你們過去的業(yè)績考核報告我也不看,前任給我留下的資料,我也都刪掉了。你們的過去,很大程度上那都與體系有關系,我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打破原有的體系,建立一個新體系,如同打破一個舊社會,建立一個新社會一樣,目的就是解放生產(chǎn)力,以盡可能地發(fā)揮所有人的能力,讓大家盡可能地在這里愉快地工作,未來的一個考核指標就是,即使旺季,我們大家也都不需要加班!在新的組織結構生效之前,繼續(xù)運行現(xiàn)有的模式,你們過去怎么干的,現(xiàn)在還是怎么干,直到我發(fā)布新的組織模式。我目前對大家唯一一個要求就是,“令行禁止”,這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