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家長,我切身感受到,這次疫情給我?guī)碜畲蟮臎_擊還是在孩子的教育上,就讀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明天終于可以返校上課了,我們經(jīng)歷了幾個月史無前例、迫不得已的家庭教育。
熟悉我的人了解我這些年在家庭創(chuàng)客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我和天下父母的心是一樣的,總是希望力所能及地給孩子創(chuàng)造最好的成長條件,經(jīng)過這次特殊的洗禮,我反省出自己在這樣一個本以為天經(jīng)地義正確的美好初心下,卻產(chǎn)生了大量非理性、不切實際的期望,并做了大量的被情感沖昏頭腦、脫離實際的事情,時間精力無法計較,花費了很多并沒有產(chǎn)生什么教育效益的金錢。
無須諱言,我由于這幾個月孩子在家上網(wǎng)課呈現(xiàn)出來的各種問題而對家庭教育產(chǎn)生了非常嚴重的挫敗感,逼著我面對問題和努力解決問題的同時,不得不反思過去很多自己在教育方面的短板和弱項。
在這里我們還是要先感謝學校和老師在這段特殊的時期付出了比平時更多的工作和巨大的努力。我自己這幾個月也做線上直播培訓,雖然直播時長上比線下的面授時長大幅壓減,可是為了達到好的直播效果,是要花費比線下課多出十倍都不止的備課工作量的,對于要講的內容,我是被搖醒都能信口開河的,講課本身不是問題,要講好卻成了極大的問題。線下和線上給我這個商業(yè)講師最大的區(qū)別是,氣氛和氣場,講好一門課,師生間的情緒互動對于講師來說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我每次做直播的時候都要壓抑一種在鏡子面前自說瘋話的狂躁情緒。
我也常常翻看自己的直播回放錄像,由于有這個可怕的回放功能,很多不經(jīng)意的失誤都會成為抹不去的遺憾,甚至一些不經(jīng)意的語氣表情言辭表現(xiàn)都留下了“難看”的記錄,這是對于每一位講課的老師來說在線下課無法想象的心理壓力,這次是徹底檢驗臺上一分鐘的臺下十年功,這種“難看”還不是要命的,要命的是不知道給屏幕對面的學生造成多大的負面影響,從而讓精心準備的教育預案帶來難以估量的效果折扣。俗語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可要講師在鏡頭前做好每一個細節(jié)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沒有演員們背后專業(yè)的團隊,實在自己看不過去了,只好重新錄一次,本人就曾經(jīng)為一門30分鐘左右的直播連續(xù)反復錄了8次,不知不覺地一夜無眠。
雖然我自認為是知識工作者,但面對自己孩子這個學段的學生,我發(fā)現(xiàn)自己卻非常不勝任知識傳播者,遠遠不能勝任一位合格小學教師的工作和能力。有人說,不就是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嗎?可偏偏教起來就是那么的費勁,有時教不下去的時候真恨不得要么打孩子一頓,要么打自己幾個耳光,那種復雜的心情真是一言難盡,不是與我一樣的家長是根本無法體會的。我總結了一下這幾個月孩子在家上網(wǎng)課給我?guī)淼臎_擊和壓力,就是本文題目中的一個字:“囧”。
首當其沖的是紀律“囧”,這事說起來就憋屈,我不知道其他家長用什么有效有力的手段,我自己在這方面非常兩難。首先是管束孩子難,威逼是無效的,利誘是短效的,講道理很蒼白,講感情很無奈,軟硬兼施各種手段戲碼反復運用,我已經(jīng)無新計可施了,可每種手段當時可否奏效都是隨機事件,那種感覺就好像開著車滿大街找車位,雖然是有些技巧可以捷足先登,但絕大多數(shù)時候起作用的還是運氣,這就是我對運用這些管束手段的切身體會。其次管束自己也很難,我們做家長的也要復工復產(chǎn)啊,我已經(jīng)可以在家工作了,可是孩子不上學,我們就同時要完成一日三餐起居飲食的各種家務,這幾個月可是連出門買外賣都不方便的時期哦,所以每天的家務事就像打仗一樣,什么事情耽擱一下就影響很多節(jié)奏了,這種情況下一直坐著孩子旁邊是不可能的,陪學和監(jiān)督只能是見縫插針地進行,紀律言傳可以,身教很難,所以常常是用發(fā)出獅子吼的方式來盡家長責任。
接下來是網(wǎng)學“囧”,網(wǎng)課當然離不開網(wǎng)絡和數(shù)字裝備,這次算徹底檢驗數(shù)字化教學的短板和弱項了。以前一談數(shù)字化教學,大家談論的都是供給側,什么三通兩平臺啊、翻轉課堂啊、智慧校園啊等等,教育信息化2.0所陳述的都是教育供給側,而我作為家長直接面對的是教育需求側。從需求側的角度,我可以非常客觀地評價,當前義務教育網(wǎng)絡教學效果非常不理想,雖然我們可以運用大量的線上和數(shù)字化手段,但是如果完全取消線下課堂,讓孩子不用返學了,我相信全中國沒有一個家長會同意的!這很值得我們反思,過去我們在教育信息化2.0提出的很多設想是不是不切實際的拔苗助長。從需求側的角度,到底網(wǎng)學最大的短板和弱項是什么?偏偏就是數(shù)字裝備!數(shù)字裝備豐富內容和感官刺激對于孩子的誘惑太大了,毫不吝惜地瓜分孩子那么一點點脆弱的注意力。在家網(wǎng)學,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囧”境,我們必須接受孩子是在一個根本無法集中注意力的條件下接受知識教育,我不知道有多少專業(yè)的教育工作者會思考這個問題,在如此多元化的今天,我們的孩子根本不可能還擁有一個單純的成長環(huán)境,我們不能在這方面再自欺欺人了,我作為一個家長,對此不是清醒,而是無奈。
第三囧是作業(yè)“囧”,對于作業(yè)我們都非常糾結,別說孩子很抗拒,其實我自己都覺得是很負擔,可問題是,在紀律和環(huán)境都無法保障的情況下,如果作業(yè)都不做了,我們又憑什么檢驗孩子對于課程內容的掌握程度?應知應會有沒有遺漏?作業(yè)成為網(wǎng)課的救命稻草。于是面對孩子的作業(yè)問題,我?guī)缀跏敲刻於荚谧约旱那楦泻屠碇侵g大腦交戰(zhàn),理智上要堅持,情感上想放棄。我真不知道其他家長有什么有效的手段,我每天都花非常大部分的時間和心情在作業(yè)問題上和孩子博弈,而順利勝出的幾率和開著車滿大街找車位又是一樣的,大部分情況下是心情憋屈軟硬兼施地陪孩子花比平時多數(shù)倍乃至十倍的時間精力磨完,這算是慘勝還是完敗呢?
各種原因,我所面對的“囧”還有很多,這些“囧”沖擊了我前幾年的教育想象,也堅強了我對校家教育共建合作的理由,這次我要把學校放在前面了,因為義務教育方面,任何一個再有條件的家庭單打獨斗都難以獨辟蹊徑,反而會由于自以為是的個性化教育給孩子造成影響深遠的不良效果,我們必須認識到,科學知識和文化教育的主陣地還是在校園,我相信這次疫情每一個家庭遇到的各種教育問題會強化我們對此認識,在家庭對紀律和環(huán)境都難以保障的情況下,還盲目推崇什么個性化、人性化教育,什么尊重和釋放孩子天性,這些論調往輕里說是不切實際,往重里說是誤人子弟?;仡櫄v史上凡有成就的人物的成長經(jīng)歷,哪個不需要經(jīng)過以苦做舟渡茫茫學海的歷程,退一萬步講,新時代我們都不要求自己孩子出人頭地揚名立萬,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國家公民就不需要紀律規(guī)矩和刻苦學習的教育?放縱出不了白富美,只會產(chǎn)生白眼狼。美國不是世界上教育最發(fā)達的國家嗎?這次疫情難道就沒有暴露出他們教育文化的短板嗎?
當然,我不能全面否定自己這幾年的教育實踐,但問題是客觀的存在,由于無法退出,只有在不斷的反省之中做中學、學中悟,對于我們這些做家長的,無論我們走出了多少步,擺在我們面前的都永遠是一條茫茫的新路。
(本稿完成于2020年5月24日,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