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悟就是我們破除了迷執(zhí),見到了人生宇宙的真實相。
什么是迷呢?我們一切有情由有無明的障蔽,把現(xiàn)實中眼所見、耳所聞、鼻所嗅、舌所嘗、身所觸、意所了的都認為是真實有的,這就叫迷。認為我們自己的身體里有個真實不虛的實在的我,這就叫我執(zhí)。對于身體乃至周圍的環(huán)境,如天地、山河、日月、星辰、飛禽、走獸、動物、植物、一切日用等等,也都認為是真實的,這就叫法執(zhí)。有了我執(zhí)與法執(zhí),就叫顛倒夢想。
開悟就是破我執(zhí)和法執(zhí)。二執(zhí)既破,自然遠離顛倒夢想。
怎樣才能破這二種執(zhí)呢?如果我們對一切事物,內(nèi)而我們的精神、心理活動;外而身體乃至整個宇宙的現(xiàn)象,都認為是一種夢、幻、泡、影,就象夢中境界一樣,象幻相一樣,象水泡一樣,象影相一樣沒有實體,沒有真正的我及法。真正懂得這個道理,就破我執(zhí)和法執(zhí)。破了我執(zhí)、法執(zhí),在生活上言語行動都合理,都合戒律,并且還生活得很藝術。在生活中有了這些感覺,在我們的心境上會有哪些感覺呢?我們會感受到心中開闊、空曠,愉愉快快,很安祥、很自在、很超脫,這就是初步開悟者的心理現(xiàn)象。在身體上,特別輕安,特別舒適。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你的身和心要是有這樣的變化和感受,這就是開悟。
開悟有三個過程。第一就是要徹底通達宇宙人生的真實相。宇宙人生的真實相就是如夢、幻、泡、影,沒有真正的我,沒有真正的法。《金剛經(jīng)》說:“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你要是通達了本來無我無法的道理,一切都如夢、幻、泡、影,懂得很清楚,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對一切事物沒有我執(zhí)和法執(zhí),排除了顛倒夢想,這就是一個初步開悟者。
要徹底懂得本來無我無法,一切都如夢幻泡影,沒有實體。要深入懂得,徹底懂得人生宇宙的實相,這是一個方面。還有一個方面是必須懂得如何才能成佛的方法。成佛最正確而直切了當?shù)挠行Х椒ǎ前讶松钪娴恼鎸嵪嗳鐗?、幻、泡、影這個微妙而究竟的道理,真正懂得并能夠自覺地把這個道理和方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達到“八風”不動的境界。什么是“八風”,八風就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面臨這八種景況,心里如如不動,這就叫“八風”吹不動,這是第一步開悟。
第二步開悟要做到“言思道斷,心行處滅”,才能真正見性。見什么性呢?見一切事物本性空,只有幻相而無實體這個真理,生活就安住在有相無體的真理中,內(nèi)心境界就是涅槃。《心經(jīng)》上說:“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到了這種境界,就叫見性,這是第二步開悟。
第三步開悟要象釋迦佛那樣坐在菩提樹下圓滿大覺。轉(zhuǎn)生死為涅槃,轉(zhuǎn)八識成四智,得了大涅槃大菩提的佛果,是為圓滿開悟。
開悟有什么特別的嗎?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開悟,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只有在沒有計較心的情況下,你才是真正在做事。你坐禪,不是為了坐禪以外的目的而坐。我不喜歡談坐禪以外的事,我覺得談坐禪本身就夠了。坐禪真的是一種很奇妙的修行。我們的目的只是把這種修行永遠持續(xù)下去。這種修行方式起自“無始”之時,也會持續(xù)到“無盡”的未來。嚴格來說,身為一個人,除這種修行外,沒有別種修行;除這種生活方式外,沒有別種生活方式。禪修 是我們真實本性的直接表現(xiàn)。坐禪就坐禪,不為別的當然,做任何事情都是我們真實本性的表現(xiàn),只不過,沒有禪修,本性就很難被體現(xiàn)出來。人們和所有的眾生都有著活躍的本性。只要我們活著,就總是在做某些事情。但 “我正在做這件事情”“我如果你想: 非做這件事情不可”或者“我必須達成某個特殊目標”,那你就什么都做不成了。只有在沒有計較心的情況下,你才是真正在做事。你坐禪,不是為了坐禪以外的目的而坐。你也許覺得 自己是在做一件很特別的事,但事 實上那只是你真性的表現(xiàn)。只要你認為你坐禪是為了其他什么目的,那你的修行就不是真切的修行。沒啥特別,又有點特別你若能每天持之以恒做這種簡單的修行,最終一定會獲得某些奇妙的力量。獲得力量以前,你會覺得那真是很奇妙,但獲得之后,就覺得那也沒什么特別的了。這些奇妙的力量只不過是讓你成為自己,沒啥特別的。 正如蘇東坡的一首七言絕句所 說:“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很多人以為,能夠看一看云霧療繞的廬山或是據(jù)說覆蓋地表的浙江潮,一定是無比美妙的經(jīng)驗,但去過那里你就會發(fā)現(xiàn),山不過就是山,水不過就是水,沒什么特別的。 對于沒有經(jīng)歷過開悟的人來說,開悟充滿了神秘感,是一種奇妙的體驗。但是獲得開悟,就會覺得那也沒什么,但開悟又不是“沒什么”。 你明白這個道理嗎?對一個有小孩的媽媽來說,有小孩沒什么特別的。 這道理跟坐禪一樣。所以,如果你持之以恒地坐禪,那你就會愈來愈得到一種力量——一種沒有什么特別,但又有些特別的力量。你可以稱之為“法性”、“佛性”或者“開悟”。你可以用很多不同的名字去稱呼它,但對于那些親身體驗過的人來說,開悟是沒有什么特別的, 但又有些特別。而衡量一個人是否開悟的標準也很簡單:但凡你還有一丁點的煩惱,你就沒有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