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大家都看過,里面有一個神人,叫做諸葛亮,諸葛亮是一個很好的軍師,神機妙算。但是,諸葛亮是一個優(yōu)秀的管理者嗎?不見得,網(wǎng)上就有一篇文章,文章的標題:諸葛亮那么聰明蜀國卻最先滅亡!在這篇文章里面提出了一個疑問:劉備和諸葛亮相比,肯定是諸葛亮的個人能力更強,但是為什么劉備死后,蜀國也日漸衰落?
結論:劉備是一個優(yōu)秀的領導者,而諸葛亮呢?是一個很好的謀士了,一個很多好的軍師,但不是一個優(yōu)秀的管理者?為什么?柳傳志曾經這樣說,諸葛亮不會培育下屬,諸葛亮不懂得在什么情況給部署授權,不知道什么時候進行指導,不知道什么時候下達命令直接指揮。總而言之,諸葛亮事必躬親,什么事情都要親力親為。諸葛亮作為相國,就連在軍中打二十軍棍以上的懲罰措施都要親自盯著,有時候他甚至自己親自上去打。諸葛亮對團隊成員缺乏起碼的信任,不懂得授權。所以,諸葛亮活活的把自己累死,結果是整個團隊后繼無人。
企業(yè)做大了以后,最重要的問題,一個是制度的延續(xù)性,一個是人才的培養(yǎng)。特別是現(xiàn)在90后、95后已經成為社會的主流了,你要對他們負責任,讓他們快速成長起來,要培養(yǎng)一批優(yōu)秀的、有責任感的年輕人。所以,管理者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培育下屬。但是,在職場上流行這樣一句話:“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彼?,很多人不去培育他人,不去培養(yǎng)部署。顯然,這樣的團隊沒有太多的想象空間。因此,作為團隊管理者,我們首先就要具備培育他人的意識,并且在團隊當中樹立培育他人的觀念,形成培育他人的共識。在管理者素質評估當中,我們從培養(yǎng)他人的態(tài)度到行為設置各種場景進行評估,如果在4分以上,那這方面的素質相當不錯,如果得分低于3分,那這個問題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