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于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實踐》中最先提出了“目標管理”的概念,其后他又提出“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張。德魯克認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標,而是相反,有了目標才能確定每個人的工作。所以“企業(yè)的使命和任務,必須轉化為目標”,如果一個領域沒有目標,這個領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視。因此管理者應該通過目標對下級進行管理,當組織最高層管理者確定了組織目標后,必須對其進行有效分解,轉變成各個部門以及各個人的分目標,管理者根據分目標的完成情況對下級進行考核、評價和獎懲。
目標管理最為廣泛的是應用在企業(yè)管理領域。企業(yè)目標可分為戰(zhàn)略性目標、策略性目標以及方案、任務等。一般來說,經營戰(zhàn)略目標和高級策略目標由高級管理者制訂;中級目標由中層管理者制訂;初級目標由基層管理者制訂;方案和任務由職工制訂,并同每一個成員的應有成果相聯(lián)系。自上而下的目標分解和自下而上的目標期望相結合,使經營計劃的貫徹執(zhí)行建立在職工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基礎上,把企業(yè)職工吸引到企業(yè)經營活動中來。
目標管理方法提出來后,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最先采用,并取得了明顯效果。其后,在美國、西歐、日本等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得到迅速推廣,被公認為是一種加強計劃管理的先進科學管理方法。我國80年代初開始在企業(yè)中推廣,目前采取的干部任期目標制、企業(yè)層層承包等,都是目標管理方法的具體運用。
目標管理的具體形式各種各樣,但其基本內容是一樣的。所謂目標管理乃是一種程序或過程,它使組織中的上級和下級一起協(xié)商,根據組織的使命確定一定時期內組織的總目標,由此決定上、下級的責任和分目標,并把這些目標作為組織經營、評估和獎勵每個單位和個人貢獻的標準。
目標管理指導思想上是以Y理論為基礎的,即認為在目標明確的條件下,人們能夠對自己負責。具體方法上是泰羅科學管理的進一步發(fā)展。它與傳統(tǒng)管理方式相比有鮮明的特點,可概括為:
目標管理是一種參與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種把個人需求與組織目標結合起來的管理制度。在這一制度下,上級與下級的關系是平等、尊重、依賴、支持,下級在承諾目標和被授權之后是自覺、自主和自治的。
目標管理通過專門設計的過程,將組織的整體目標逐級分解,轉換為各單位、各員工的分目標。從組織目標到經營單位目標,再到部門目標,最后到個人目標。在目標分解過程中,權、責、利三者已經明確,而且相互對稱。這些目標方向一致,環(huán)環(huán)相扣,相互配合,形成協(xié)調統(tǒng)一的目標體系。只有每個人員完成了自己的分目標,整個企業(yè)的總目標才有完成的希望。
目標管理以制定目標為起點,以目標完成情況的考核為終結。工作成果是評定目標完成程度的標準,也是人事考核和獎評的依據,成為評價管理工作績效的唯一標志。至于完成目標的具體過程、途徑和方法,上級并不過多干預。所以,在目標管理制度下,監(jiān)督的成分很少,而控制目標實現的能力卻很強。
目標管理的具體做法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目標的設置;第二階段為實現目標過程的管理;第三階段為測定與評價所取得的成果。
這是目標管理最重要的階段,第一階段可以細分為四個步驟:
?、俑邔庸芾眍A定目標,這是一個暫時的、可以改變的目標預案。即可以上級提出,再同下級討論;也可以由下級提出,上級批準。無論哪種方式,必須共同商量決定;其次,領導必須根據企業(yè)的使命和長遠戰(zhàn)略,估計客觀環(huán)境帶來的機會和挑戰(zhàn),對本企業(yè)的優(yōu)劣有清醒的認識。對組織應該和能夠完成的目標心中有數。
?、谥匦聦徸h組織結構和職責分工。目標管理要求每一個分目標都有確定的責任主體。因此預定目標之后,需要重新審查現有組織結構,根據新的目標分解要求進行調整,明確目標責任者和協(xié)調關系。
?、鄞_立下級的目標。首先下級明確組織的規(guī)劃和目標,然后商定下級的分目標。在討論中上級要尊重下級,平等待人,耐心傾聽下級意見,幫助下級發(fā)展一致性和支持性目標。分目標要具體量化,便于考核;分清輕重緩急,以免顧此失彼;既要有挑戰(zhàn)性,又要有實現可能。每個員工和部門的分目標要和其他的分目標協(xié)調一致,支持本單位和組織目標的實現。
?、苌霞壓拖录壘蛯崿F各項目標所需的條件以及實現目標后的獎懲事宜達成協(xié)議。分目標制定后,要授予下級相應的資源配置的權力,實現權責利的統(tǒng)一。由下級寫成書面協(xié)議,編制目標記錄卡片,整個組織匯總所有資料后,繪制出目標圖。
目標管理重視結果,強調自主,自治和自覺。并不等于領導可以放手不管,相反由于形成了目標體系,一環(huán)失誤,就會牽動全局。因此領導在目標實施過程中的管理是不可缺少的。首先進行定期檢查,利用雙方經常接觸的機會和信息反饋渠道自然地進行;其次要向下級通報進度,便于互相協(xié)調;再次要幫助下級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問題,當出現意外、不可測事件嚴重影響組織目標實現時,也可以通過一定的手續(xù),修改原定的目標。
達到預定的期限后,下級首先進行自我評估,提交書面報告;然后上下級一起考核目標完成情況,決定獎懲;同時討論下一階段目標,開始新循環(huán)。如果目標沒有完成,應分析原因總結教訓,切忌相互指責,以保持相互信任的氣氛。
目標管理在全世界產生很大影響,但實施中也出現許多問題。因此必須客觀分析其優(yōu)劣勢,才能揚長避短,收到實效。
①目標管理對組織內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標會帶來良好的績效。對于那些在技術上具有可分性的工作,由于責任、任務明確目標管理常常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而對于技術不可分的團隊工作則難以實施目標管理。
②目標管理有助于改進組織結構的職責分工。由于組織目標的成果和責任力圖劃歸一個職位或部門,容易發(fā)現授權不足與職責不清等缺陷。
③目標管理啟發(fā)了自覺,調動了職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由于強調自我控制,自我調節(jié),將個人利益和組織利益緊密聯(lián)系起來,因而提高了士氣。
?、苣繕斯芾泶龠M了意見交流和相互了解,改善了人際關系。
在實際操作中,目標管理也存在許多明顯的缺點,主要表現在:
?、倌繕穗y以制定。組織內的許多目標難以定量化、具體化;許多團隊工作在技術上不可解;組織環(huán)境的可變因素越來越多,變化越來越快,組織的內部活動日益復雜,使組織活動的不確性越來越大。這些都使得組織的許多活動制訂數量化目標是很困難的。
?、谀繕斯芾淼恼軐W假設不一定都存在。Y理論對于人類的動機作了過分樂觀的假設,實際中的人是有“機會主義本性”的,尤其在監(jiān)督不力的情況下。因此許多情況下,目標管理所要求的承諾、自覺、自治氣氛難以形成。
③目標商定可能增加管理成本。目標商定要上下溝通、統(tǒng)一思想是很費時間的;每個單位、個人都關注自身目標的完成,很可能忽略了相互協(xié)作和組織目標的實現,滋長本位主義、臨時觀點和急功近利傾向。
④有時獎懲不一定都能和目標成果相配合,也很難保證公正性,從而削弱了目標管理的效果。
鑒于上述分析,在實際中推行目標管理時,除了掌握具體的方法以外,還要特別注意把握工作的性質,分析其分解和量化的可能;提高員工的職業(yè)道德水平,培養(yǎng)合作精神,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注意改進領導作風和工作方法,使目標管理的推行建立在一定的思想基礎和科學管理基礎上;要逐步推行,長期堅持,不斷完善,從而使目標管理發(fā)揮預期的作用。
目標管理是現代企業(yè)管理模式中比較流行、比較實用的管理方式之一。它的最大特征就是方向明確,非常有利于把整個團隊的思想、行動統(tǒng)一到同一個目標、同一個理想上來,是企業(yè)提高工作效率、實現快速發(fā)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搞好目標管理并非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簡單,必須遵循以下四個原則:
目標管理能不能產生理想的效果、取得預期的成效,首先就取決于目標的制定,科學合理的目標是目標管理的前提和基礎,脫離了實際的工作目標,輕則影響工作進程和成效,重則使目標管理失去實際意義,影響企業(yè)發(fā)展大局。
目標管理,關鍵在管理。在目標管理的過程中,絲毫的懈怠和放任自流都可能貽害巨大。作為管理者,必須隨時跟蹤每一個目標的進展,發(fā)現問題及時協(xié)商、及時處理、及時采取正確的補救措施,確保目標運行方向正確、進展順利。
目標管理以目標的達成為最終目的,考核評估也是重結果輕過程。這很容易讓目標責任人重視目標的實現,輕視成本的核算,特別是當目標運行遇到困難可能影響目標的適時實現時,責任人往往會采取一些應急的手段或方法,這必然導致實現目標的成本不斷上升。作為管理者,在督促檢查的過程當中,必須對運行成本作嚴格控制,既要保證目標的順利實現,又要把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因為,任何目標的實現都不是不計成本的。
任何一個目標的達成、項目的完成,都必須有一個嚴格的考核評估??己?、評估、驗收工作必須選擇執(zhí)行力很強的人員進行,必須嚴格按照目標管理方案或項目管理目標,逐項進行考核并作出結論,對目標完成度高、成效顯著、成績突出的團隊或個人按章獎勵,對失誤多、成本高、影響整體工作的團隊或個人按章處罰,真正達到表彰先進、鞭策落后的目的。
(1)業(yè)績主導型目標管理和過程主導型目標管理。這是依據對目標的實現過程是否規(guī)定來區(qū)分的。目標管理的最終目的在于業(yè)績,所以從根本上說,目標管理也稱業(yè)績管理。其實,任何管理其目的都是要提高業(yè)績。
(2)組織目標管理和崗位目標管理。這是從目標的最終承擔主體來分的。組織目標管理是一種在組織中自上而下系統(tǒng)設立和開展目標,從高層到低層逐漸具體化,并對組織活動進行調節(jié)和控制,謀求高效地實現目標的管理方法。
(3)成果目標管理和方針目標管理。這是依據目標的細分程度來分的。成果目標管理是以組織追求的最終成果的量化指標為中心的目標管理方法。
設置目標進行管理至少有以下這些優(yōu)越性:
(1) 說明整個組織的宗旨、方向和意義,使員工更加清楚組織的目標。
(2) 因為強調結果而不是任務,因此有助于改進計劃工作。
(3) 管理者在自己的職位層次上工作,而不是在比其低的層次上工作。
(4) 目標有助于公司把握命運,而不是只對錯誤做出反應。
(5) 通過目標管理可以改善上下級之間的關系。
(6) 目標為各個管理層評估各自的績效提供了參考。
(7) 鼓勵維持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之間的平衡。
企業(yè)成長要靠全體員工共同努力,如果員工覺得工作目標無法掌握,工作成果不被認同、本身工作能力無法發(fā)揮時,工作效率就會大幅度降低。本課程旨在通過完整的介紹目標管理的理論與方法,協(xié)助企業(yè)落實目標管理,達成預定目標,員工充滿活力,充分發(fā)揮潛力,提升經營績效講師介紹:郭倫德
企業(yè)管理與改制專家,經濟學博士,中石化培訓中心主講,學術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