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進一步領(lǐng)悟時間管理法則背后的原理——時間塊原理和要事優(yōu)先原理。
有些人在時間管理上存在一種誤區(qū):認(rèn)為抓住每一分鐘,每一秒鐘就是做好時間管理了,就是合理利用時間了。實際上,關(guān)鍵不在于我們是不是每分鐘都在工作,而在于我們是如何安排時間的,我們的時間是零散的還是整塊的。
這里有個“時間塊”的概念。
比如,我們要寫一篇報告,如果給我們獨立的時間,完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除了這件事沒有任何別的事情打擾我們,我們可能只需要5小時就能完成,而且寫出的報告非常漂亮。
但現(xiàn)在換一種模式,依然給我們5小時的時間,但這5個小時不是獨立的,完整的,而是5天中每天上午半小時,下午半小時,這么零散的,加起來一共5小時,這樣下來,一星期我們很可能都不能完成這份報告。
這就是“時間塊”原理。
他告訴我們,我們要把一天的時間盡量合理的分成獨立的完整的時間塊,在每個時間塊中都只專心的做一件事情,盡量不要被別的事情打擾,而且,盡量不要把同一件事情安排在若干個零散的時間中。這樣做,我們的效率是最高的。
艾維的那段話中,關(guān)于時間管理的還有另一個原理——“要事優(yōu)先”原理。
當(dāng)做一件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的時候,即使擁有了獨立而完整的時間塊,我們也很難做到“專心”,因為那些更重要的事情會時時“騷擾”我們的“心”。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到“要事優(yōu)先”,先選擇最重要的事情去做,當(dāng)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做當(dāng)時最重要的事情的時候,我們才能獲得最大程度上的“專心”。
這就是時間管理原理,就是時間管理法則背后的東西。
在實際中,我們沒必要嚴(yán)格按照時間管理法則,一定要強調(diào)6件事,而是應(yīng)該更好的理解,并結(jié)合我們的實際去運用好這個時間管理原理,提出真正適合自己的時間管理法則,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做到“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