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一定基礎一定數(shù)量會員之后,俱樂部就面臨了會員有效管理的難題,在對待形形色色的會員如果都是一視同仁,無差別對待的話,這本身就違反了會員制“差異化”服務的原則。如何有效的管理俱樂部的會員,在公司俱樂部活動中“精準打擊”核心會員,提高俱樂部成員的情感轉化率,在下面的案例里大家可能有找到答案。
樂購(Tesco)超市公司是英國最大的食品超市公司之一,在中國的分店也遍布大江南北。在該公司二十年前推出他的客戶忠誠計劃里,利基俱樂部是一個經(jīng)典的戰(zhàn)略。
利基俱樂部,利基一詞“Niche”來源于法語,國內的翻譯五花八門,在哈佛商學院案例分析中是采用這樣的譯法,在這個案例中泛指細分,高度專門化的意思。
樂購超市通過軟件分析,將這些客戶劃分成了十多個不同的“利基俱樂部”, 比如單身男人的“足球俱樂部”、年輕母親的“媽媽俱樂部”等。“俱樂部卡”的營銷人員為這十幾個“分類俱樂部”制作了不同版本的“俱樂部卡雜志”,刊登最吸引他們的促銷信息和其他一些他們關注的話題。一些本地的樂購連鎖店甚至還在當?shù)貫椴煌銟凡康某蓡T組織了各種活動。
目前,“利基俱樂部”已經(jīng)成為一個個社區(qū),大大提高了客戶的情感轉換成本(其中包括個人情感和品牌情感),成為樂購有效的競爭壁壘。
看完了這個案例大家不知道有沒一點想法,就拿現(xiàn)在的連鎖藥店來說,是不是他們也可以打造自己的“利基俱樂部”,把那些會員劃分成“小心肝俱樂部”、“哈嘍(胃)俱樂部”、“三高俱樂部”來管理呢?如果這樣的話,一些無效的服務成本會大大降低,營銷的廣告也會更精準,同時,會員也將得到更體貼的服務,肯定會大大提升客戶的忠誠度,對品牌的粘性也會增加,不是嗎?
以上是本人的微信公眾平臺,請大家多多關注,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