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才有一間小書房,那是他最喜歡的天地。某天,他忽然因為書房太小而苦惱起來。怎么辦呢?他想了想,決定在書房四周鑲上鏡子。
果然,自從鑲了鏡子,李秀才覺得書房開闊起來了。不料沒有多長時間,他便又覺得書房小了,而且好像越來越小,人待在里面,簡直壓抑至極。這是怎么回事呢?為什么以前感覺寬敞,現(xiàn)在倒感覺小起來了呢?李秀才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某天,他外出辦事回來時偶然遇上了一位非常有智慧的禪師,便忙不迭地向他訴起苦來。隨后,他便帶著禪師來到了他的書房。禪師慢慢地踱了幾步,然后轉(zhuǎn)過身來對他說道:
“你以前之所以會感覺小,是因為除了眼前的書籍之外什么都看不到;安了鏡子之后,你除了書還能看到你自己,所以你會感覺大起來;再后來呢,由于每天都只能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別的事物,所以你又會感覺小起來。”
“正是這樣!正是這樣!”秀才服氣地點點頭,“那請大師告訴我怎么辦吧,我現(xiàn)在可真是煩透了,連進書房都成了一件讓我畏懼的事。”
“你抬頭看看世界,少顧盼一下自己,書房自然會大起來,所以,你何不把鏡子里的水銀拿掉呢?”禪師建議道。
秀才一聽大喜,連稱妙計,然后立刻安排人把鏡子摘去,把臨街的墻打掉,換成了落地窗。此后,他每天都會拿出一段時間來觀察外面的景象。但是不想一個月后,苦惱又來了。這回是因為外面的世界太精彩、太有誘惑力,以致他每天都無法安心坐在書桌前讀書和思考了。沒辦法,郁悶的秀才只好再次去找禪師。
禪師聽后大笑:“你何不給自己的心里裝上水銀呢?”
秀才的眼晴里閃過一絲迷茫,顯然,他不理解禪師的意思。
于是禪師解釋道:“鏡子可以幫人看到自己,窗子可以讓人看到世界。只看自我,就會坐井觀天;只看世界,就會迷失自我。所以說兩者都看才是最好的辦法。而如何在窗與鏡之間轉(zhuǎn)換,關鍵不是實物,而是你的心。”聽到這里,秀才頓時領悟了。
既不迷失于大千世界,又不苦囿于自身之小,是人生的大境界。而要想將自己自然融于外物之中,自由轉(zhuǎn)換于人我之間,最好的辦法莫過于在心里裝上一扇窗子、一面鏡子——前者可開可關,后者可向可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