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對眾言曰,說明“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包括《法》、《論》、《經》等內容。談天是談宇宙的宏觀規(guī)律,說地是說地球的運動變化,度鬼是指使鬼解脫,使人的靈魂得到解脫,解決的是人生的玄妙問題(即思維科學問題)和人的終極關懷問題,也是對人的苦難的關懷問題。第五十八回《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寂滅》說真假猴王拉扯著去見佛祖,佛祖正在講法:“不有中有,不無中無,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為有,非無為無,非色為色,非空為空??占词强眨词巧?。色無定色,色即是空;空無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為照了,始達妙音?!边@段佛論的含義是:不執(zhí)著有中的有,不執(zhí)著無中的無,不執(zhí)著色中的色,不執(zhí)著空中的空。是講對什麼都不要過于執(zhí)著,不執(zhí)于一,一切都在變化運動中(我現在場強大了,終要散小、寂滅)。有與無、色與空都是一體兩面,都是暫時的狀態(tài),形色是人的意識感官——也即思維認識的結果是一定時間里客觀事物在人的頭腦中的反映,沒有思維認識,這一切就沒有任何意義。進一步講,非有就是有,非無就是無,非色就是色,非空就是空。這里非即是,是既非,是相對的,是統(tǒng)一的,一體的,只是叫法不同而已。與非有非無非色非空相對的是無有空色,所以說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無定色,色即是空??諢o定空,空即是色。因為不停的運動變化,色與空互相交換,所以又可以說色就是空,空就是色。佛祖的思維是站在了事物運動變化的高度考慮問題,而不是不承認色空的相對靜止。問題考慮到極致,深透到極點,即得出知空不空,知色不色的結論。這種境界,名為照了,也就是看看透了一切,才開始聽懂高妙的聲音。
從佛祖的甚深般若(思考研究中),我們再加考慮,可知物質世界無非是色與非色有與非有的集合體,色與空都是一種狀態(tài),都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在人的意識中,前者顯像,后者無形,但物質不滅,他們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認識到了這一點,就能更深透地認識世界的本質和人的本質以及人類社會的本質。在這里,人的思維具有決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