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思想解放運動(革命)
原因:辛亥革命的失敗,使先進知識分子認識到必須進行思想革命才能真正救國。
時間:1915年9月
標志:陳獨秀創(chuàng)辦《新青年》(原稱《青年》雜志,第二期改名為《新青年》)
內(nèi)容:①前期:提倡科學與民主,反對專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②后期:宣傳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中國的先進分子不約而同地把眼光從西方轉(zhuǎn)向俄國。宣傳馬克思主義。
主要陣地:《新青年》
活動基地:北京大學
作用:1.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的大解放運動。
2.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fā)展。
3.為五四運動的爆發(fā)奠定了思想基礎。
4.為后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被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所接受,看到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
5.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
6.啟發(fā)者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