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玉成大講堂
[3]環(huán)境與機運
一個人在成才的過程中,時時刻刻都離不開環(huán)境和機運。環(huán)境是成才者的空氣,是成才者的水。機運是事物的矛盾運動,運動中出現(xiàn)的轉折點就是成才者的機遇。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其中的“風”就是機遇,是自然界或人類社會的運動變化出現(xiàn)的一種新情況和轉折點。有志于成才的人在確定了具體目標后,要善于把握這個“風”,把握轉折點,以達到“起”的目的,進而實現(xiàn)“扶搖直上九萬里”的夢想。如何抓住機遇?馬克思說:“環(huán)境的改變和人們的活動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的理解為革命的實踐?!倍?,只有在這種實踐中,才能獲得機遇,即只有在我們的不斷活動中,環(huán)境才能改變,逐步變得對自己有利。這說明了機遇就存在于、產生于追求者的不斷實踐中、活動中、奮斗中、堅持中。這里即強調實踐、活動,又強調奮斗、堅持。任何事業(yè)的成功,首要的是行動,臨淵羨漁,不如退而結網;任何事業(yè)的成功,幾乎都需要100%的努力,需要持之以恒,因為最后的勝利貴在最后的堅持。但一般情況下,多數人卻不能堅持到底。因此,特別強調一下“堅持”的道理:堅持就是勝利,堅持就是順機運而待機遇,就是把自己的全部聰明才智和能力轉化為創(chuàng)造機遇、促進機運的力量,以實現(xiàn)既定的目標。
機遇在機運中產生,環(huán)境在變化中更新。今天的太陽不是昨天的太陽,人不能同時踏進兩條河流。成才的機遇昨天沒有出現(xiàn),今天就可能出現(xiàn);環(huán)境今天對你不利,明天就可能對你有利。而伴隨著環(huán)境機運變化和運動的則是追求者的堅定信念和志向,是努力工作學習和勤奮的積累,是豹子捕獵前的全部忍耐和緊張而又理智的準備。所謂機遇等待的永遠是有準備的頭腦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對于每個追求者來說,環(huán)境往往呈順境、逆境和一般情況三種。順境不必細說,只要把握住不驕不躁、居安思危,既勇于進取,又適可而止就好;一般情況也不用贅述,關鍵是要抓住主流工作,按部就班地努力下去,但要有所創(chuàng)新,日有所進;而對待逆境則是應該引起注意的。因為,我們通過觀察和研究,發(fā)現(xiàn)80%的杰出人物在成長中都經歷過逆境。
被稱為偉大的解放者的美國總統(tǒng)林肯(1809——1865)曾以維護聯(lián)邦統(tǒng)一,逐步廢除奴隸制度,宣布《解放宣言》而著稱于世。他的一生,是充滿坎坷的一生。他1809年2月12日生于肯塔基哈丁縣南面諾林河邊的一間簡陋的小木屋里,7歲時,為生活所迫,全家遷至印第安那州斯潘塞縣鴿子河邊一塊人煙稀少、野獸橫行的高地。林肯的母親是個私生女,在他9歲那年去世,父親又娶了一位妻子。雖然繼母對林肯也很愛護,但不懂感情的父親,卻一直都對他看不起。林肯全部上學的時間加在一起也還不過一年。但林肯不顧父親的鄙視,也不管條件的艱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看書,把在鴿子河能找到的書都看遍了。林肯18歲時,隨鄰居來到奧爾良,開始思考一種不合理的現(xiàn)象——黑奴制度,23歲顯出對政治的極大興趣,決定競選伊利諾斯州議會議員。后來取得律師資格,擔任公職并從事律師業(yè)務。他的競選生涯并不順利,先后爭取了近20年,一直到50歲,到將要絕望的時刻,才大功告成。
意大利詩人喬祖埃??柖琵R,190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他出世不久,父親就被憲兵抓走。因為父親是秘密革命團體意大利燒碳黨的成員,卡爾杜齊受其影響,渴望民主自由,對苛政和人間的不平等有著強烈的反感。他在佛羅倫薩中學畢業(yè)后,于1858年進入比薩大學。大學畢業(yè)的前一年,年邁的父親才從黑暗的牢房里被放出來。由于家境艱難,卡爾杜齊只得靠教書和出版著作維持生活,此后被舉薦到波倫亞大學講修辭學。后來,他寫作不輟,終于成為著名的詩人和文藝批評家。
被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布赫稱為“中國第一打工仔”的四川省政協(xié)委員劉延林的“川惠科技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已是資產過億。劉延林1964年出生在四川省廣安縣一個貧窮的家庭,他的理想是在60歲前躋身于全球十大華人富豪之列。他創(chuàng)業(yè)初期也曾經歷挫折。因為家貧,15歲的他就輟學打工,把學習的機會留給了弟弟妹妹們,兩年后,他用打工掙來的錢做小本生意,不料虧得一塌糊涂。1985年初春,他來到廣東惠陽縣淡水鎮(zhèn),在那里與人合伙以很低的價錢買了一個急于出手的磚窯,成為老板??砂肽曛螅痔澚速~,合伙人急著要求退出,事情鬧到法庭,法庭判決:劉延林在一年內全部退還那些合伙人的本金,磚廠和所有的債務全部歸在他身上。劉延林沒有被挫折所壓倒,硬是咬牙挺了過來,迎來了淡水鎮(zhèn)建設的黃金時期——許多大企業(yè)和重要單位紛紛來這里落戶,縣委也搬了過來。他的磚價錢提高到原來的一、兩倍,還供不應求。這以后,他逐步扭轉了被動局面,又搞房地產、搞服裝、搞道路工程、搞高科技研發(fā),一步一層樓,,贏得了事業(yè)的輝煌發(fā)展。
可以說,上述人物的經歷都很具典型性。我們看到,逆境雖然給他們造成了極大的困難、挫折和痛苦,但卻沒有奪去他們的斗志,反而使他們愈挫愈奮。這正是杰出人物不同常人的地方。
逆境——挫折、困難、不幸,除了無情的一面,實際上還有“多情”的一面。我國古代思想家孟子曾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動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意思是說,人類社會的歷史將要把歷史的重任交給你,就必須使你從各方面受到鍛煉,通過各種干擾,給你以考驗,使你改進各方面的不足、不適應。增長各方面的才干。這雖是擬人化的表述,但實際上,困難、挫折往往有著這種神秘的功能,從客觀上造就和陶冶著人才。人們常說“天機不可泄露”,這其實就是“天機”。如果泄露,就不會收到神奇的效果。但通過學習、思考、研究,如果真的悟透了其中奧秘,就會如虎添翼,主動地迎難而上,從而更有助于成才成功。
“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始著《離騷》;不韋罷黜,世傳《呂覽〉》;孫子臏足,《兵法》修列;韓非囚秦,《說難》、《孤憤》?!对姟啡倨?,大抵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边@段話十分明確地表明了成就和逆境的因果關系。
站在追求平安生活的角度來看,逆境往往是罪惡的,是不利幸福生活的,但站在成才角度說,逆境的出現(xiàn)則是自然的、客觀的。它在事物的矛盾運動變化中往往是不可避免的。逆境是富貴者生活的敵人,是追求成才者的朋友。
懂得了這層道理,每個立志成才者就能正確地面對困難和挫折,就能將意志和信念堅持到勝利前的最后一分鐘,就能在失敗后,還能準備新的崛起。
文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