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松超,楊松超講師,楊松超聯(lián)系方式,楊松超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國學智慧應用專家
45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楊松超:程朱理學阻礙中國千年發(fā)展?看看你的誤解有多深(轉載)
2017-08-15 7662

       今天你到互聯(lián)網(wǎng)上隨便一檢索,立即便會發(fā)現(xiàn),程朱理學已經(jīng)成了中國社會的萬惡之源:有人控訴“程朱理學鼓吹纏足、戕害婦女”;有人指出“程朱理學壓抑了中國人的開拓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人痛罵“程朱理學徹底把中國人奴化,人成了逆來順受的奴才”;有人痛心疾首于“程朱理學阻礙了中國一千年的發(fā)展”;還有人考證出“抹胸的產(chǎn)生與程朱理學的興盛不無關系,理學是中國女性乳房發(fā)育不良的罪魁禍首”……

        顯然,程朱理學被妖魔化太久,被誤解太深了。該正本清源了。

       1、程朱理學究竟是什么?

      我們可以說程朱理學是一門系統(tǒng)化的哲學及信仰體系,后世學界將程朱理學說成“客觀唯心主義”,將陸王心學說成“主觀唯心主義”(不要問我什么意思,我也不懂),便是從哲學的角度解釋理學。

不過,我們其實可以從更“薄”的層面去理解程朱理學,將程朱理學還原為一門政治哲學。理學雖然強調“內圣”,但“內圣”只是出發(fā)點,歸宿還是“外王”,從“內圣”開出“外王”。這應該是我們理解程朱理學的一個邏輯起點,從這個邏輯起點出發(fā),我們對程朱理學中一些不近常理的說法才會豁然開朗。

程朱理學是一門政治哲學,換言之,這門學說其實是講給君主、講給治理國家的士大夫群體聽的;宋代理學家特別講求的“理”,也是用來約束君主與士大夫的。

       2、程頤為什么要提“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

       北宋理學家程頤說過一句話:“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痹S多人據(jù)此認為程朱理學極端反對女性改嫁。這里存在多重誤解。

程頤本人其實并不反對婦女再適,他有一個侄女成了寡婦,程父幫她再嫁,程頤因此盛贊父親“嫁遣孤女,必盡其力”。朱熹也不反對女子再嫁,他說:“夫死而嫁固為失節(jié),然亦有不得已者,圣人不能禁也?!?

究程氏本意,“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并非對庶民的要求,而是強調士大夫的氣節(jié)。晚清的徐繼畬就這么解釋程頤為什么要提出“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宋承五季之后,世風靡靡,夫婦一倫輕褻已甚,故伊川(程頤)立此嚴峻之防,使士大夫有所矜式,非為愚夫愚婦言也。”

實際上,程頤還主張,大夫以上,至諸侯、天子,同樣不應該再娶,“大夫以上無再娶禮。凡人為夫婦時,豈有一人先死,一人再娶,一人再嫁之約?只約終身夫婦也”。這個高標準亦不適用于一般平民。大夫以下的平民是可以“不得已再娶”的。對于“愚夫愚婦”,儒家的主張向來是“體民之情,遂民之欲”;“禮不下庶人”,用不著那么講究。

        3、朱熹為什么要說“存天理,滅人欲”?

        南宋大理學家朱熹主張“遏人欲而存天理”,此話先是被明清時代的俗儒奉為教條,演化為絕對主義的“存天理,滅人欲”;后又被近代的啟蒙主義者當成“禮教吃人”的罪證。

但實際上,朱熹對天理與人欲的區(qū)分,并不是今天許多人想象的那般極端、刻板。朱熹自己解釋說:“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憋@然,朱熹并不反對正當?shù)娜诵孕枨?,而是反對沒有節(jié)制的欲望。

從公共治理的角度來說,朱熹的主張是有道理的。人有欲望,但人生活在相互的關系中,如果欲望不加節(jié)制,特別是統(tǒng)治者的欲望如不受限制,則必將對他人構成威脅或傷害。所以人們在交往、結群的過程中,會形成道德、倫理、禮法。道德、倫理、禮法都是為了節(jié)制人性中過度的欲望,從而達成大眾福利的最大化。優(yōu)良的公共治理秩序,有賴于人們對道德、倫理、禮法的遵守;而一個各人聽任于自己欲望的社會,也必然會變成叢林世界。

總而言之,程頤說“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也好,朱熹說“存天理,滅人欲”也好,都是針對君主與士大夫提出來的道德標準,他們是統(tǒng)治者,是社會精英,承受更為嚴格的道德約束也是應該的。

        4、程朱理學是不是鼓吹女子裹小腳?

       纏足的興起,跟宋代理學家毫無關系。我們在宋朝的理學著作中找不出任何支持女子纏足的言論。恰恰相反,我們可以看到一部分理學家是明確反對纏足的。元代筆記《湛淵靜語》說:“宋程伊川家婦女俱不裹足,不貫耳。后唐劉后不及履,跣而出。是可知宋與五代貴族婦女之不盡纏足也?!背桃链幢彼未罄韺W家程頤。程氏家族直至元代,都堅持不纏足。

南宋的車若水在他的《腳氣集》中也提出,“婦人纏足不知始于何時,小兒未四五歲,無罪無辜,而使之受無限之痛苦。纏得小來,不知何用?”這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對纏足陋習的控訴。提出控訴的車若水可是南宋大理學家朱熹的再傳弟子。

        5、程朱理學影響了宋朝社會風氣?

       許多人言之鑿鑿地指出,由于受到程朱理學的束縛,中國從宋代開始走向內向、保守、停滯。甚至有研究服飾史的學者宣稱,因為程朱理學的影響,宋代女性的著裝趨于拘謹、呆板,包裹嚴實。

但實際上,如果你去看宋畫中的宋朝女性,便會發(fā)現(xiàn)她們的著裝性感得很,通常都是內衣外穿、酥胸微露。宋代的思想流派也可謂百花齊放,理學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學派而已,而且,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朱熹的學說受到朝廷的排斥,一度被列入“偽學”加以查禁,對宋代社會的影響十分有限。

注:原作者:吳鉤

來源:https://guoxue.ifeng.com/a/20170516/51100184_0.shtml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