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臺灣趙智平老師
價值流是使一特定產品(不論是產品、服務,或者產品和服務兩者的結合)通過任何一項商務活動的三項關鍵管理任務時所必需的一組特定活動。這三項任務是①在從概念,產品企劃、設計,到投產全過程的解決問題任務,②在從接單、制定生產計劃再到交貨全過程的訊息管理任務。③在從原材料到產成品,送到用戶手中的物質轉化任務。精益思想必須超出企業(yè)范疇,去查看創(chuàng)造和生產特定產品所必需的全部活動。確定每件產品(或確定每一產品系列)的全部價值流是精益思想的第二步。
圖 02是一機加工的價值流圖,圖中顯示了①解決問題任務:去毛刺工序的爆炸圖標指出毛刺的改善活動,以去除這一個無價值的活動。②訊息管理任務:進入與出自生產控制中心的箭頭表示客戶下單、下達采購單與發(fā)放生產指令的訊息管理。③物質轉化任務:下方從供應商起經工藝流程到客戶的大箭頭指向表明原物料、加工到交付的物質轉化任務。最下方的凹凸折線的數(shù)字則指出門到門(供應商到完工交付客戶)的時間。
圖 02機加工的價值流圖
價值流分析能顯示出沿價值流的三種活動:
1. 能創(chuàng)造價值的步驟,如機加工改變物理形狀的過程。
2. 雖然不創(chuàng)造價值,但是在現(xiàn)有技術與生產條件下不可避免的步驟, 如為保證品質,焊接處要檢驗(稱為1型浪費) 。
3. 不創(chuàng)造價值而且可以立即去掉的步驟(稱為2 型浪費),如去毛刺 。
關于訊息管理任務,大野耐一對生產計劃的觀點[1]“生產現(xiàn)場的計劃好象是為了改變才訂立的。造成生產計劃出現(xiàn)變動的因素很多,其中有估計上的錯誤、業(yè)務管理上的差錯、出次品如返工以及設備故障、出勤變化,等等。”
為此,豐田生產系統(tǒng)只對總裝線進行排程,不對上游工序排程,因此,上游工序不知道即將生產什么,只有等待下游的看板,決定生產什么。豐田供應鏈亦是以總裝線排程為主導的補貨機制,補充超市存貨,根據(jù)消耗(看板數(shù)量)補貨。
由于,需求終究會有變化,總裝線的排程還是會有些微的調整,例如,10%的調整,豐田透過看板這個“自主神經”系統(tǒng)引導上游工序生產內容,因為上游工序要由下游工序的看板決定生產什么。
在豐田的訊息管理任務是總裝線的平準化排程與看板,參見圖 03。
圖 03豐田訊息管理任務:平準化與看板
(待續(xù))
1. 精益思想與精益生產-前言(1/6)
2. 精益思想與精益生產-識別價值(2/6)
3. 精益思想與精益生產-識別價值流(3/6)
4. 精益思想與精益生產-暢流(4/6)
5. 精益思想與精益生產-拉動(5/6)
6. 精益思想與精益生產-盡善盡美與結語TOCLSS(6/6)
合作聯(lián)系:
老師常駐深圳,助理徐老師(zoey) QQ:2447055266電話:13430891610(注明單位名字+姓名+職務)
臺灣趙智平總裁網(wǎng)博客:https://zhaozhipingtoc.chinaceot.com
臺灣趙智平講師新浪網(wǎng)博客https://blog.sina.com.cn/jp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