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思瓊,蔡思瓊講師,蔡思瓊聯(lián)系方式,蔡思瓊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名家風水規(guī)劃調理 傳承國學文化
5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蔡思瓊: 安徽呈坎古村落風水探源
2016-01-20 14370

 

                  安徽呈坎古村落風水探源

                         蔡思瓊

堪輿學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具體應用學科。古代的先民在實踐中非常注重人與自然的結合,非常重視自然和諧。講究陰陽配合,講究山水交媾,就是在人居環(huán)境中將氣候學、環(huán)境學、物理學和建筑學等學科有機結合。并且結合當?shù)氐木唧w情況,因地制宜,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各具特色的古文化建筑群落。安徽的呈坎古村落建筑就是其中的代表。

皖南古村落是以徽文化的代表,是徽商精心打造的,具有典型的地方文化特色的古村落。明清時期稱雄于商界近300年的徽商集團,是皖南古村落發(fā)展興盛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因素,他們是村落建設的投資主體?;?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black;" >文化以“程朱理學”為精神內核。理學思想對村落的選址、布局、建設、裝飾有著直接的指導和影響。

因此,皖南古村落是空間形態(tài)與意識形態(tài)的完美結合,其共同特質為:

1、以傳統(tǒng)堪輿學理論指導村落選址布局,背山面水,負陰抱陽,并且特別注重對水的應用,因為水主財,符合徽商經商發(fā)財心理,同時也符合村落建設的基本條件。

2、以家族、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同姓同族家庭聚居地,符合宗法制度;

3、重視教育,注重文化設施建設,有祠堂、書院、牌坊、水口園林等建筑,彰顯出文化氛圍濃郁;

4、建筑風格規(guī)范統(tǒng)一,但是建筑組合富有變化,木結構為主,建筑材料以磚瓦、石、木材為主;

5、建筑裝飾以磚、木、石雕為主,雕刻精致細膩,有很高的藝術水準,廳堂內皆有反映主人情趣、志向的堂名、對聯(lián)、陳設等,注重庭院園林的營造;

6、用程朱理學觀念統(tǒng)治、規(guī)范人們的思想、行為、道德水準,符合時代要求,體現(xiàn)歷史發(fā)展,濃縮地方特色和歷史縮影;

7、巨額的村落建設資金主要來源于徽商累積取得的巨大財富,也體現(xiàn)了徽商的團結和合作精神,以及重視家及家族的傳統(tǒng)觀念。

 

  上述特點集中體現(xiàn)了堪輿理論對古村落形成的影響。堪輿是古代人們在選擇居住地時,對氣候、地質、地貌、生態(tài)、景觀等各建筑環(huán)境因素的綜合評判,以及建筑營造中的某些技術和禁忌的總概括。在眾多的皖南古村落中,至今仍能形象地說明風水理論和程朱理學對村落選址布局、環(huán)境建設所起的作用。呈坎古村落的風水現(xiàn)象是形勢派與理氣派的綜合與互融,既有山川形勝的組合,又有村落朝向布局的組合。

 

呈坎,位于安徽黃山東南麓,古名龍溪,原為歙縣地,現(xiàn)屬黃山市徽州區(qū)管轄。元張旭《羅氏族譜序》記載:唐末,江西南昌府羅天真、羅天秩,舉家遷入歙縣,“擇地得西北四十里,地名龍溪,改名呈坎”,并“筑室而居焉”。作為羅氏家族的聚居之地的呈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呈坎羅氏,枝繁葉茂,人才輩出,成為歙縣八大名家之一。呈坎現(xiàn)有居民七百多戶,人口近三千人,其中四分之三仍為羅姓。呈坎古村至今仍保持了村落形態(tài)的完整性,尤其是古村落所具備的風水現(xiàn)象在皖南古村落中最具有典型性,其所保存的羅東舒祠和長春社屋在皖南古村落中具有唯一性。

呈坎村落的古建筑特色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村落名稱蘊含傳統(tǒng)風水理念

   呈坎,與古村名龍溪相比較,應該是龍溪更為響亮,為什么改為“呈坎”?完全是風水理念使然。羅天真兄弟原居江西,當時江西風水學說甚為流行,他們遷入歙縣后沒有貿然地定居一地,而是慎重地擇定了歙縣西北四十里的龍溪,并且將其改名呈坎。此村名到底是何含義?據(jù)《羅氏族譜序》說:“蓋地仰露曰呈,洼下曰坎”。其實,這只是敘其表,未涉其里?!墩f文解字》中“呈”:本意是“平也”,后引申為“顯”、“表”。從伏羲先天八卦所定方位看,“坎”應屬西方,其所對應物象應屬水。顯而易見,“水西邊的平地”就是“呈坎”二字的真實內涵。

二、充分彰顯“負陰抱陽”的風水內涵

  負陰抱陽是古代建筑選址和建筑格調的基本形式之一。無論是從地理位置還是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意識層面,都決定了建筑選址要通過“負陰抱陽”形式來體現(xiàn)方向性和空間感。坐北朝南,是“負陰抱陽”的基本形式,依據(jù)地理子午線取向,使用平面日晷定向,完全的南北向只限于皇家建筑與衙門建筑,這種思想來源于《易經》;“圣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正南正北體現(xiàn)了權力和尊嚴,也是理氣派風水理念的主體內容。由于地磁子午線與地理子午線存在一個偏角,這就決定了民間建筑物雖然大致面南,但完全坐北朝南的并不多,大部分偏東南的轉向。當然,在皖南山區(qū),由于地形復雜多變,完全以坐北朝南理念來體現(xiàn)“負陰抱陽”不太現(xiàn)實,于是,就靈活運用背山面水的風水理念作為體現(xiàn)“負陰抱陽”的另一種方式,也就是形勢派的風水理論。這種方式在朝向上沒有作出任何限定性的要求,但是注重了山水自然環(huán)境的組合。早在春秋時期的《管子》一書就對營造選址作了總結:“凡立國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廣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呈坎村落整體形態(tài)是坐西朝東,完全體現(xiàn)了背山面水的“負陰抱陽”形式。村西緊靠葛山、鯉王山,村北有龍山、長春山,村南有龍盤山、下結山,村東緊靠自北向南的潀川河,河之東是數(shù)千畝的田園。呈坎村背山依水,山環(huán)水抱,地勢平坦,但有一定的坡度,這種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良好的局部小氣候環(huán)境正是通過“負陰抱陽”風水理念的實踐所獲得的。體現(xiàn)了徽商建筑者的智慧和遠見。

 

三、符合理想風水模式的村落典范

 

我國傳統(tǒng)堪輿注重四靈獸的配合。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按照我國傳統(tǒng)的風水理論,無論城市、村落,還是住宅的選址,最理想的模式是:基址后面有主峰來龍山,亦稱靠背山,且來龍山后要有龍脈,即與大山形勢相連通,背后要有厚實的靠山,并且要俯首,就是玄武低頭;基址左右有略次于來龍山的山崗或土丘,俗稱為扶手,即左輔、右弼山,也稱青龍、白虎砂山,青龍在左,白虎在右,即左右要有青龍、白虎有情護衛(wèi);基址前有月牙形池塘或彎曲的水流,水流的對面有一座對景山,也稱案山。即前有寬闊的明堂,朱雀要翔舞。我們將呈坎古村落的選址與最佳風水模式進行對照,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竟然是如此一致的吻合。有風水理論要求的四靈獸。請看,村落背后緊靠的來龍山為葛山和鯉王山,高大的葛山與西北方向的黃山山脈連成一氣,黃山即是呈坎村的龍脈;村落左邊有龍山、長春山為青龍、為輔;村落右邊有龍盤山、下結山為白虎、為弼;村落前潀川河依村而過;潀川河前是工闊的平畈,遙遙相對的對景山是靈金山。呈坎古村所處的位置,正好處于風水理論所認為藏風聚氣的最佳位置一穴中。另外,特別要指出的是,呈坎的水形勢非常優(yōu)秀出色,風水理論認為“吉地不可無水”,潀川河是主干流,此外,還有數(shù)條小溪從各方匯入潀川河,“潀”者,水多之義也?!墩f文解字》釋分“潀”為“小水入大水”,實為眾水匯合?!对娊洿笱拧酚小傍D鹥在潀,公尸來燕來宗”之句,意思是“野鴨和小鳥停留在港汊之處,尊敬的祖先來這兒赴宴”。鳥瞰潀川河水系與呈坎村的關系,風水學上稱為“九龍戲珠”,也屬于風水書《水龍經》中所列的“舞鳳”型吉水格局,認為這種“舞鳳”水格局是“群流飛舞入垣緘,風舞鸞翔羽翮輕,更得穴中真氣結,不為仙客也公卿”。如果把呈坎的山勢比作一條起伏的龍(實際上,早已形象地稱為龍山、龍盤山了),那么潀川河水系就象一只飄逸起舞的彩鳳,真可稱得上是龍翔鳳舞、龍鳳呈樣。

呈坎村落建筑成功后,從此地出去的從商的多有盆滿杯溢,金玉滿堂;做官的也有官居顯要的,體現(xiàn)了風水的妙畫功能。呈坎文風昌盛,教育發(fā)達。歷史上,徽州有連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兄弟九進士、四尚書者、一榜十九進士者一科同郡兩元者等之說,這些都是徽州教育發(fā)達的真實寫照。

 

四、靈活運用風水理論調理完善村落形態(tài)

 

 人無十全,地無十美。即使大地的自然環(huán)境也有其不足之處?!?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black;" >風水理論出發(fā),可以選擇一些較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但是這些環(huán)境由于地理形勢上的微小差異未必能達到十全十美的境地。于是,在村落建設與發(fā)展過程中,運用風水理論作指導,對村落形態(tài)進行適當?shù)耐晟菩拚?,以達到完美的精神追求和環(huán)境營造,在皖南古村落中不乏其例,呈坎村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據(jù)《呈坎前羅氏族譜》所載,呈坎羅氏始祖原定居于葛山腳下,這與西遞胡氏始遷祖定居東山腳下、宏村汪氏始遷祖定居雷崗山之陽是一致的。當時呈坎的地形為一溪水沿山腳而流。后來,羅氏家族發(fā)展,兄弟二支繁衍成為前后二羅夾溪而居。以溪為界分出二羅的領域,但由于溪水沿山腳走,大大限制了以背山面水為格局的村落建設用地,并且當時前羅祠堂朝向不利,據(jù)風水師的意見,必須引水相克。再加上原來的河流水勢對村落呈直接沖射狀,非理想狀態(tài)。于是,根據(jù)風水理論的指導,同時也是出于村落發(fā)展建設用地的實際需要,羅氏家族不惜耗費巨資,在潀川河上修筑了七道石壩使河水改道,繞祠堂前面而過。這樣,不但擴大了村落建設用地,而且還將原來對村莊直射之水形改造成為冠帶形,完全符合了風水理論。無水或者水小的情況,或者形勢不佳的情況,要求化解調理,因此采用水來化解。

 

五、以人工補村落水口,彌補先天環(huán)境之不足

 

 天門地戶,天門開,地戶閉。地戶即水口。水口要求嚴實?!∷?,是皖南古村落的一個非常重要而又非常特別的組成部分。水口概念,源于風水理論,但在皖南古村落中,水口經過人工的補充,往往成為該村落的形勝之地。在皖南古村落中,自然形水口居多,如黟縣西遞的水口處,兩山夾峙,中間一小溪流出,實乃天然屏障。也有人工型水口,如歙縣棠樾村,在水口處人工堆筑七個大土丘,稱為七星墩,以形成鎖鑰。呈坎水口,既有自然形態(tài),又有人工刻意營造。呈坎村的水口營造,無論是上水口,還是下水口,都非常注重。村北的上水口,也稱為天門,山林籠密,并建有龍山廟。村南的下水口,也稱為地戶,是藏風聚氣的關鍵部位,所以,歷史上曾建有上花園、下花園、上觀、下觀。上觀有都天廟、隆興橋、釣魚臺、觀音廟、百步云梯和隆興觀等建筑;下觀則有廊橋、樂濟橋、女貞觀、關帝廟、文會館、文昌閣、藏經樓、大圣堂、曠如亭、石牌坊等建筑。上、下觀之間是大壩(南河堤)和小壩(北河堤),這兩道大壩、小壩使?jié)|川河在下結山自北向南轉而西行,至龍盤山后又復往南,使水口處水流彎曲,更符合“藏風聚氣”的要求。同時,也使?jié)|川河水形象地體現(xiàn)出了太極圖中的“S”形意念。為什么采取這么多的人工建筑來補足水口?這是因為南邊水口部位的龍盤山和下結山形成的水口形勢不夠嚴密緊湊,不補,就達不到藏風聚氣的效果。不補,就不能全面地體現(xiàn)風水理論對村落建設的指導作用。因此,以后天彌補先天不足,體現(xiàn)了人對環(huán)境的改造作用。

 

六、以“禮制”、“理學”為精神支柱的村落結構,濃縮時代精華

 

  任何時代的文化特色,都會在有濃厚文化底蘊的建筑風格中得到體現(xiàn)。皖南古村落,由于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因此在村落結構的形式上也不盡相同。但是,他們也有一個共認的組織規(guī)律和模式。這就是,從中原陸續(xù)遷入皖南山區(qū)的中原士族,盡管他們逃避戰(zhàn)亂,躲入了深山老林,但是,他們原來所遵守的“禮制”卻一直與之相隨,所以,他們在構建村落居住地時,仍然奉行“禮”所規(guī)定的的“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建筑結構布局,這種“左祖右社”,的結構布局,在皖南古村落中可以說是只有呈坎村碩果僅有了。村北,也就是村的左邊,氣勢恢宏的羅東舒祠傲然挺立,威武雄壯;村南,也就是村的右邊,長春大社英姿勃發(fā),風采依舊,羅用東舒祠被國內專家、學者贊為“江南第一祠”,是當之無愧的國寶,這充分說明羅氏家族當時對祖先的崇敬程度。另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羅東舒祠內右側的女祠,題額為“內則”,這也完全是根據(jù)“禮制”的內容而設的。羅氏家族規(guī)定女子可入祠,可上譜,未出嫁而亡的女子可入“姑姑祠”,在禮教盛行的時代,羅氏家族這樣對待女性,應該說是很開明的舉措。長春社是一幢始建于宋代的祭祀土地神和組織農事生產的特殊公共建筑,是皖南古村落中極為珍貴的完整實例。村中3街99巷的規(guī)整里坊結構布局,前羅文昌祠與后羅文獻祠東西相峙,前后呼應;村南長春社與村北羅東舒祠南北相對,首尾相望,充分體現(xiàn)了古徽州“禮儀之邦”的文化特征。

風水理論指導下營建起來的呈坎古村落,確實是鐘靈毓秀之地,近千年的歷史上,羅氏家族英才輩出,既有高官,也有隱士;既有富商,也有高僧;既有詩人,也有畫家;還有史學家、醫(yī)學家、教育家、軍事家、自然科學家等等。理學集大成者烹朱熹就曾題聯(lián)贊美呈坎“呈坎雙賢里,江南第一村”?,F(xiàn)代科學研究也證明,良好的人居環(huán)境對于人的智力開發(fā)有著積極的作用。由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黃山腳下的彈丸之地呈坎能夠孕育出南宋時期的方志學家羅愿和清代楊州八怪之一的羅聘等一大批在華夏文明史上都能占有一席之地的羅氏英才了。

   當然,也許有人會懷疑風水學術的科學性。風水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要與時俱進,需要在傳承的基礎加以挖掘發(fā)展。因為時代的發(fā)展,環(huán)境會發(fā)生變化,建筑風格也有中西結合,原有的風水格局也會發(fā)生變化,甚至有的地方出現(xiàn)大破壞,因此地不靈了,人也不杰了。當然,后天的努力也很重要,有好的環(huán)境,有好的風水,也需要積極努力進取,這樣才能夠發(fā)揮最大效能。盲目的相信是迷信,完全違背自然規(guī)律也是迷性。

 

 

作者簡介:蔡思瓊,江西贛州人。國際注冊風水師。中國風水家協(xié)會專家團專家成員,江西風水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國際研究院專家委員、國家高級建筑人文環(huán)境規(guī)劃師。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