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邏輯
有了明確目標,下一步組織相應內容。 內容組織要有側重,可按重要程度分三類:1)必學內容,指的是達成課程目標直接相關并必須掌握的內容 ;2)應學內容是指為了更清楚理解主題所要掌握的內容;3)有益的內容指對理解主題有所幫助的內容。 舉一個生活中老外第一次到中國學習中文的例子。首先他/她必須學會最必要的三個單詞:你好、謝謝、不要。在此基礎上學習問路“你好,去王府井怎么走”以及買東西“請問這個多少錢,謝謝” 。什么屬于有益的內容?比如學幾句地道北京話 ,學個繞口令或一段相聲。
確定了內容, 下一步是設計教學形式。如何組織教學才更有效? 講授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式,除此之外還有更多教學形式可以選擇。有情境練習、案例分析、競賽、拓展等多種形式可以采用, 使我們的內容得到更好的呈現(xiàn)。這些方式你用過哪些?都有效嗎?
好的內容和形式就像一顆顆閃亮珍珠,這些珍珠是“半成品”,如何展示給學員, 邏輯結構幫助“串起一個個珍珠”成為一條精美的項鏈。如何安排教學邏輯結構?學習過程要符合成人學習過程的自然規(guī)律, 并與之一一對應, 學習順序是目標介紹、內容講解、技能練習、測試及總結四個步驟。介紹對應需求,激勵你學習的動機;講解對應多感官刺激引起外在觸發(fā);練習和嘗試產(chǎn)生反應;測試及復習對應鞏固強化。陳述目標目的建立與你需求和益處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興趣,并強調你作為學習者的責任;內容講解讓你全方位了解知識、概念和模型。教學過程就像導游,內容講解時景點的詳細介紹,并通過參觀、講故事,觀看視頻等多種方式全面展現(xiàn)開來;教學中一定安排學員自己動手能力練習和嘗試,技能練習就像旅游中的自由活動時間, 你可以購買紀念品,你自己練習討價還價,有時買到心怡的紀念品,有時不免要吃虧上當;最后是教學評估、回顧、總結,并過渡到下一步分內容,就像旅游中總結一天收獲,為第二天行程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