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婉園家庭教育 詹婉園親子教育 詹婉園情緒壓力管理 詹婉園情商與壓力管理 詹婉園國學智慧
京日報訊(記者袁京)家長要學著尊重理解兒童的情緒、幫孩子在家中練習社交技巧、引導兒童學會分享、對早戀行為提供經驗參考。我國首部《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昨天發(fā)布。在這份指導文件中,很有前瞻性地提出教育孩子過程中“父親角色”要回歸。
《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所涵蓋范圍既包括新婚期、孕期及18歲以下兒童的家長或監(jiān)護人,又包括離異和重組家庭、服刑人員家庭、流動人口家庭以及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等在內的特殊家庭以及災難背景下的家庭。
針對0歲至18歲的各個年齡段孩子的身心特點,《大綱》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指導內容及要求。其中的一些提法比較“前衛(wèi)”,如對0歲至3歲兒童,家庭教育要重視發(fā)揮父親的角色作用,利用生活場景進行隨機教育;而對于4歲至6歲年齡段兒童,在培養(yǎng)其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時,要開展角色扮演游戲,幫助兒童在家中練習社交技巧,并積極為兒童創(chuàng)造與同伴交往的機會;到了7歲至12歲年齡段時,要鼓勵兒童參與家庭財務預算,合理支配零用錢,防止欲望膨脹,形成量入為出的觀念,培養(yǎng)兒童理財?shù)囊庾R;對于有早戀行為的16歲至18歲的孩子,家長要學會提供經驗參考,幫助孩子提高應對問題的現(xiàn)實處理能力等。
另外,針對一些社會現(xiàn)象,《大綱》中還做出“預防”。如在0歲至3歲年齡段特別提到了“父親角色”。這是由于父親在兒童成長的各個階段都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所表現(xiàn)出的權威性、責任感、社會化等是母親無法給予的。社會上的一些男孩女性化、網絡沉溺等現(xiàn)象都是父愛缺失的重要表現(xiàn)。尤其是近年來全職母親的增多,男性離家庭漸遠造成社會偏差,所以提出父親角色要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