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O2O的C2C?即出售或者提供自己的經驗、技能、專業(yè)知識作為服務內容,消費對象是個人。
這也成為中國頂級投資人李豐最青睞的領域,為什么?李豐說,因為中國還沒形成線下比較好的基礎、規(guī)律時,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就開始大規(guī)模引入了新興的商業(yè)模式。這就是中國創(chuàng)業(yè)者相較美國,彎道超車的最好機會。
我投得最多的是O2O的C2C。什么叫O2O的C2C呢?即所謂出售或者提供自己的經驗、技能、專業(yè)知識作為服務內容,消費對象是個人。
哪些是這個類型的呢?幾乎第三產業(yè)全是,比如說教育、金融、醫(yī)療,因為賣的是專業(yè)知識、技能、經驗等等。
C2C把專業(yè)分工重新細化
在服務雙方不成熟時
最大的好處是形成寬泛的品牌標準
C2C很有意思的是,它發(fā)揮的一個作用是把社會的專業(yè)分工做了重新的細化,這個毫無疑問對整個社會的發(fā)展是有進步的。
拿新東方舉例,我在新東方的時候,曾經有一個工作是負責全集團所有老師的管理、培訓、篩選以及考核,并且做一個教學體系。
你可以想象,讓一個老師在商業(yè)化的過程中同時具備管理能力、銷售能力(出去跟學生賣自己),同時具備專業(yè)能力,就是能把課講好,非常難的。俞敏洪老師同時具備了這幾件事中至少兩三件事,所以他做成了一個成功的企業(yè)。
第二件事是,這種行業(yè)還有一個特征,需求和供給通常都是極其個性化的。就是俞敏洪老師并沒有要求把C2C變成一個B2C,沒有要求在那個階段所有的人都用一樣的內容、形式、節(jié)奏、方法、語氣。
為什么C2C的第一個階段很重要?當服務提供方和消費者都是處于不成熟或者沒有典型挑剔意識的階段,C2C最大的好處是保持了最大的包容度,什么樣的老師只要滿足了下限都可以來講,反而造成了一個寬泛的服務品牌標準。
這個標準含兩件事,第一件事最差不會差到哪里去,第二件事經常會有你意料不到的好,最后還形成了初期品牌。
我為什么投O2O的C2C?
需求和供給過于個性化
被給予的重視和價值并不夠
我為什么會選擇O2O的C2C作為主要投資方向?其實基于兩方面因素的考慮。
第一,在所有的以技能、知識、經驗、專業(yè)作為服務內容的行業(yè)里面,需求和供給都過于個性化。
同樣的技能對于不同的人來說,愿意買單的程度、意愿、付費的價格是不一樣的。
以前在線下時,采取了非常標準化的定價。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這種標準化定價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忽略了不同顧客的個性化、緊迫程度等需求。
第二,在原來中國的線下場景中,這類型的行業(yè)被給予的重視和價值程度并不夠。
舉個例子,在國外最大的好處是:幾乎所有這樣的個人服務行業(yè)都有給小費的慣例。
這件事本質上說明了,大家對于同一個服務提供者的滿意程度、定價方式是不一致的。給小費也體現(xiàn)了,大家給予個人服務者以尊重和價值承認。
回到第一點,個性化的需求和供給問題上,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應用(手機)上起到了最大的作用:表達。以前個性化的需求、供給是很難被表達的。
什么是表達?對于需求方來說,他需要表達清楚:我到底是什么現(xiàn)狀,需要什么樣的服務、知識經驗技能。
服務供給方則需要表達清楚:我愿意為什么樣的人服務,我擁有什么樣的技能。這些都以前很難表達?,F(xiàn)在隨著手機普及、產品技術的應用,表達越發(fā)有效,產生了比以前高效得多的撮合和連接。
以上這兩方面在中國都還沒有形成,也是形成O2O的C2C的最大基礎。中國湊巧碰上了第二行業(yè)向第三產業(yè)轉型,大家越來越多地從產品消費轉向了廣義服務消費(娛樂)。
在還沒有形成線下比較好的基礎、規(guī)律時,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就開始大規(guī)模引入了新興的商業(yè)模式,直接產生了彎道超車效應。這是我們看好的
O2O 的 C2C 的主要原因。
為什么我不投O2O中的B2C?
B2C的由整體IT化水平決定,中間損耗多
C比B容易撬動很多
因為在所有的構建交易閉環(huán)的這種流程當中,最難的事情是我們把供需雙方的信息進行IT化,或者讓它能夠把它的信息表達成IT信息、數(shù)字信息。
以餐廳為例。如果完全把交易和服務封裝在體驗當中,以下信息必須做到實時獲?。?/p>
這個餐廳有多少座位;
現(xiàn)在多少人就餐;
將會有多少就餐;
平均每個桌子坐幾個人;
吃到什么程度;
各自吃了多長時間;
人均消費多長時間;
有多少個菜;
每個菜多少量……
這樣消費者來講才可以決策。
但把餐廳IT化實在是非常挑戰(zhàn)的問題,這意味著:
第一你要找到餐廳老板
第二你要賣它一個智能POS機,把交易信息有關的連起來
第三你要幾會服務員乃至后廚做菜的人把現(xiàn)有的狀況變成IT化信息。它的平均IT化水平就決定了比較不容易做成一個變成一個交易閉環(huán)。
在十年左右時間之前,因為我們國家的系統(tǒng)性要求,每一個航空公司都把自己的票務和座位系統(tǒng)接入了航信,使得航空公司的票務信息、價格信息變成了完整的IT化,這種情況下機票行業(yè)做成O2O是可以的。
在八九年之前,在文化部要求的情況下,我們出現(xiàn)了在電影院系統(tǒng)中的ERP系統(tǒng),使得在電影院中訂座位選座位這件事先被IT化了。IT滲透到整個行業(yè),你在前端才能夠實現(xiàn)我到底能不能買到這場電影票。
B2C的難點是由整體的IT化水平決定的,而且中間的損耗率太多。為什么我們要先投C2C?
原因很簡單,舉一個例子,就看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就行了,對于個人用移動設備所使用的軟件來看,如果它的撬動率足夠大的話,這個供給信息可以很容易在個人手機端被IT化,需求端也是一樣,在這種情況下,才能封裝起來,才能完成一個閉環(huán)。
我的結論就是,在有經濟利益的情況下,C比B容易撬動很多。就好比十年以前,為什么在電子商務當中啟動最快最大和最早的是淘寶而不是京東?
道理是一樣的,對于C來講,因為你在做電子商務的閉環(huán)的時候,它也一樣需要把自己封裝起來,就是把我的后端庫存、銷售的SKU、對SKU是什么樣的描述、定多少價格,現(xiàn)在有什么樣的活動、能接受什么樣的訂單等等,進行IT化。
對于C這種個體的小買賣來講,有主觀能動性變成IT化。
O2O的C2C不只是燒錢、刷單
標準化交易平臺只能靠大規(guī)模效應兌現(xiàn)
這類平臺后期定價錢很大
現(xiàn)在很多人提到對
O2O 的 C2C 的印象,就是 “燒錢”、“刷單”,真正用戶價值的沉淀并不多。
刨去中國目前
C2C 的競爭狀態(tài),理論上到后期形成大規(guī)模、高效率的撮合時,這種類型的平臺可以擁有非常大的定價權。
因為越難撮合、個性化程度、專業(yè)技能門檻高的供需,在線下也是很比較難撮合和實現(xiàn)高效交易的。一旦形成了一定的撮合規(guī)模、效率,最終平臺從兩邊取得的定價抽成、取費空間會非常可觀。
與之對應的是相對標準化的、簡單的技能的交易平臺,它們最終只能靠比較大的規(guī)模效應來兌現(xiàn)商業(yè)模式。標準化程度高的技能,在線下撮合、交易的效率損失不會太多。
“標準化”
意味著:供需兩端對于結果、過程期待的比較一致,在線下的定價和撮合交易已經有一定的效率了。因此只能靠更高效、更大量的信息匹配來完成商業(yè)模式的兌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