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xiàn)在都經(jīng)常在微信和知乎這樣的地方閱讀,這種于閱讀習慣使得我們閱讀的內容,價值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會發(fā)現(xiàn),只要你的內容足夠好,人們就愿意轉發(fā)和推薦。
而這種變化讓人們對內容越來越尊重,也有人通過做出好內容獲得了很大的影響力。那怎么才能做出真正的好內容呢?近期,“三節(jié)課”的創(chuàng)始人黃有璨分享了他對好內容的思考,我們這就來思考學習一下。
1.用內容和用戶建立“信任感”
好內容或者是好媒體,它所包含的應該是信息、思想、知識、價值主張等等,而不是單一的資訊。
單一的資訊就好像是路邊賣的那種不知名的小點心。
你要是正好路過,正好餓了,也正好有空,可能回去吃,但吃完之后,你不會對它留下任何印象。
但如果你提供的不只是資訊,而是思想、知識、價值主張等,你可能會更容易得到用戶們的認可。這種認可如果長期累積下來,你的用戶就會信任你。這種信任感是可以轉化到任何東西上的。
所以,如果做內容,盡量不要只做單一的資訊?;蛘哒f,就算你做資訊,背后也應該有你的思想和價值主張。
2.用內容與用戶交朋友
如果你想讓用戶信任你,你們的關系最好像朋友那樣。
所以在做內容的時候,你要考慮,在你最好的朋友面前,你會怎么表現(xiàn)和表達,然后用這種立場做內容。
自己在朋友面前是一個性格很鮮明的人,該哭哭,該罵罵,該笑笑,偶爾還會自黑兩句。內容和自己真實性格差不多的特質做內容的時候,更容易受到用戶的喜歡和認可。
3.相信內容的價值和力量
要相信內容的價值和力量,不要只是把內容當作一種工具和手段。要讓用戶認可你的內容,而不是用你的內容吸引用戶眼球。
如果你只是靠吸引用戶眼球,短期流量雖然很高,但你的個人價值是有一個上限的,且這種上限會到來得很快。
就像有些自媒體大號,通過吸引眼球,短期爆發(fā),流量特別大,但時間長了,用戶對它的感知其實很弱,很難建立信任的關系。如果你是靠內容讓用戶認可你,那就不一樣了,這時候你的價值會越來越大,隨著時間的變化,認可你的人一定會越來越多。
再比如標題黨的問題。標題的作用,其實是給用戶提供一種對內容的預期,所以標題可以適度放大一些內容價值,但絕對不能過度放大。
假如你的文章70分,你用標題放大到75分或者80分沒問題,但不要為了點擊量渲染成100分。這就等于你給了用戶一個沒辦法兌現(xiàn)的預期,肯定會傷害用戶。一旦被標題黨騙了幾次,用戶就不會再信任你的內容了。
4.內容符合本心
讓自己更有節(jié)制,讓你做的內容更符合你的本心,盡量多做自己喜歡和相信的內容。不要逢迎討好,也不要一味自High吹牛。
重要的是,在這種符合本心的狀態(tài)下,你是“合一”的,心里不會搖擺,更容易做出好內容。
舉個例子,同樣轉載一篇內容,有人會加上很多自己的解讀,會按照自己的習慣來排版,但有人卻只是簡單地復制粘貼。前者的內容,能讓用戶感覺到人的存在,但后者就沒辦法給用戶感知。就算用戶有感知,也是對原作者的認可,和轉載的人沒關系。
所以其實做內容的人就是做自己,如果你展現(xiàn)的不是真實的自己,讓用戶怎么相信你呢?
所以說,如果你想在內容上做出一點兒事情來,要相信內容的價值和力量,而不要只是把內容當成一種工具和手段。你可以用內容與用戶交朋友,每次做一篇內容,或推薦一篇內容的時候,你可以想想,如果你面對的是你最好的朋友,你是不是愿意把這個內容推薦給他?而且你要有節(jié)制,做的內容要符合自己的本心,多做自己喜歡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