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階段:成年早期(18~25歲):親密對孤獨的沖突
西安心理咨詢 企業(yè)EAP(員工幫助計劃) 李望舒
只有在上一階段樹立了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與他人發(fā)生親密關(guān)系的風(fēng)險。因為與他人發(fā)生愛的關(guān)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與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體。
這里有自我犧牲或損失,只有這樣才能在戀愛中建立真正親密無間的關(guān)系,從而獲得親密感,否則將產(chǎn)生孤獨感。
在這個階段出現(xiàn)的問題很多:不敢愛,愛無力,恐婚癥等。
大多數(shù)人都把愛的問題看成是如何被愛的問題,而不是看成主動去愛和愛的能力的問題。于是,愛的問題就是如何能被愛,如何變得可愛。
而成熟的愛,是保持人的完整性、人的個性條件下的融合。愛主要是給予而不是接受。給予比接受更快樂,是因為在給予的行為中表示了生命的存在。正是在給予的行為中,體驗到自我的力量、財富、能力等。
一個在我這里咨詢的二十八歲的來訪者說:我害怕與父母分離,覺得那樣就找不到我自己了。她現(xiàn)在仍然是爸媽的乖寶寶,從未涉足戀愛一步,卻在潛意識里有豐富的性幻想。也就是說,她的生理早已成熟了,心理卻嚴(yán)重滯后。
我們往回推論一下,就是這個“大孩子”的自我同一性沒有建立好,因此對于分離無比懼怕,那種感覺就猶如三歲的孩子不小心走失了,找不到爸媽一樣的恐懼無助。她的心理層面沒有斷乳,跟爸媽的關(guān)系如同連體兒。分離,讓她去建立自己的戀愛關(guān)系,意味著要對他人負(fù)責(zé)和付出,在自我還沒有成長好之前,猶如一個自己還沒有吃飽的人要去喂養(yǎng)對方,這完全是超過自己能力的不可思議的事?,F(xiàn)在很多身為獨生子女的年輕人,他們的恐婚癥,都是基于這樣的原因。他們樂于在家里享受獨生子女的專寵,不管多大,在爸媽眼里仍然是孩子,如果要跨進(jìn)婚姻,那就意味著成長和責(zé)任。但拒絕跨入婚姻,又會被父母的焦慮和社會輿論所壓迫,于是只能在咨詢室里重頭來過,把青春期該搭建的人格結(jié)構(gòu)進(jìn)行重新搭建,但這中間要付出怎樣的代價和經(jīng)歷怎樣的痛苦糾結(jié),只有來訪者和陪伴他們的咨詢師知道。
另一個比較夸張的四十二歲的男性來訪者,結(jié)了六次婚又離了六次婚。他說,我無法真正跟一個女人建立心靈上的親密感,之所以我頻繁地進(jìn)出婚姻,是因為我非??释业侥欠N心靈的皈依。
正如幼兒的愛遵循著這樣的原則:“我愛你因為我被愛?!币簿褪钦f,我有被愛的需要,才去愛你。很多成人仍然秉承著幼兒這一原則,去愛一個人的時候,他的背后潛藏著的是某種需要。比如排遣孤獨,生理問題的解決。而比較高級的成人的愛則遵循著這個原則:“我被愛因為我愛。”
成人的這種高級的愛進(jìn)化到一定程度,就變成了慈悲?!按取笔墙o予眾生快樂,“悲”是拔除眾生的苦難。就是說,我給你快樂叫做“慈”,幫助你解決你的苦難叫做“悲”。什么叫大慈大悲呢?就是沒有條件地給予你快樂,不分彼此地解脫你的苦難,這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佛教對“愛”的理解。
這種“愛”已經(jīng)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李望舒心靈花園微信號:LWSXL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