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同理心呢?很多人說,同理心?是不是換位思考?是不是同情心?
這么說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對。
所謂同理心,是正確敏銳地洞察對方的感受、賦予問題的意義和重要性、并表達這種洞察使對方能夠感受到。應(yīng)避免被對方表面的形象或行為所欺騙,避免詮釋。
同理心的內(nèi)涵是什么呢?第一,同理心是營造傾聽、接納、溫馨、和尊重的態(tài)度,使對方愿意表露感受、表達看法;第二,同理心是進入對方的感受世界、站在對方的立場體會和了解對方其所表達;第三,同理心是將自己的了解表達給對方知道。第四,同理心事一種生活方式。
從操作角度看,“同理心”可以分解為:
1、能設(shè)身處地感受他人的情緒,理解他人的意圖。
2、以恰當?shù)姆绞奖磉_自己對對方情緒與意圖的感受、理解與尊重。
在理解同理心的時候,要避免這么幾個問題。第一,同理心不等于老好人。第二,同理心不等于有錯不糾。第三,同理心不等于拍馬屁。第四,同理心不等于繁文縟節(jié),第五,同理心不等于刻板公式。
為了測試一下各位的同理心,我出幾個場景,大家試試自己同理心的能力。
案例1:
孩子(哭泣):多多把我的(玩具)卡車搶走了。
各位讀者,你會怎么回答呢?我們看看以下兩位家長的回答。
家長1:沒關(guān)系,你還有那么多玩具嘛,去玩別的玩具。
想一想,如果你是孩子,聽了這句回答,心里會是什么感受。
家長2:你肯定很不好受,你不喜歡他這樣做。
再想一想,如果你是孩子,現(xiàn)在聽了回答,你又會如何感受,是不是感覺 第二種回答讓自己得到了很大的安慰呢?
案例2:
孩子:自從明明去度假以后就沒人跟我玩了。我不知道在這兒能玩點什么。
家長1:去跟別的小朋友玩去嘛!.豆豆、,歡歡都可以玩啊。
家長2:你很懷念跟小明一起玩的時候,你想知道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可做。
各位讀者:你區(qū)分出來上面兩位家長的不同了嗎?只要你把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你就會有明顯不一樣的感受。
如果這兩句話你學會同理心了,我們再來做幾個練習:
案例3:
兒子(14歲):媽媽,當你還是個女孩的時候,你喜歡什么樣的男孩?是什么讓你真正喜歡一個男孩?
媽媽1:好好學習,現(xiàn)在別胡思亂想。
孩子:(沉默)不再交流。
媽媽2:聽起來你想知道怎么才能讓女孩喜歡你,是嗎?
孩子:是的。不知道為什么她們似乎不喜歡我,我想知道原因。
媽媽2:(在前面同理心的基礎(chǔ)上繼續(xù)跟進):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開始注意和喜歡一些學習好、身體棒、愛鍛煉、愛幫助人的男生。(趁機灌輸價值觀。多聰明的媽媽。呵呵。)
怎么樣,各位,找到點感覺沒?好,我再給大家出個難點的同理心訓(xùn)練。
案例4:
朋友:我記得我父親晚年時,尤其是父親臨去世的兩年里,那時我下班回家,常常看到一個情景:在傍晚黃昏昏暗的氣氛里,父親坐在家里唯一的一個長沙發(fā)上,目視前方,久久一語不發(fā),就那樣坐著,久久的坐著...當時的我覺得奇怪,父親坐在那兒想什麼呢?直到父親去世多年以后,我才明白,爸爸坐在那兒那個情景的含義。爸爸是一個事業(yè)型的男人,他的一生都撲在工作上了,可是當他晚年時,他才發(fā)覺,他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方面:自己的家庭。他的兩個孩子都有病,可是他老了,他自己也沒有回天的能力了,面對這個事實,他很痛心,很矛盾!但是他又是一個堅強的男人,于是他只有那樣靜靜的坐著,在思考,在回憶……就那樣一語不發(fā)。
大家先不看參考答案。假設(shè)在一個午后的黃昏,你的朋友跟你說了這么一大段話,你會怎樣對他同理心呢?是干巴巴的應(yīng)對一兩句浮在表面的話,還是真正理解了他的感受并反饋給他?兩種感覺可是大不一樣哦。也許從此你就收獲了一個死黨,但也許,你從此跟朋友變成了泛泛之交。
參考答案:聽起來你父親離去之后你才能真正理解他,你講出這些話非常非常不容易,里邊包含這么多的情感。
怎么樣,各位,看完參考答案有什么感覺?
我要說的是,同理心是裝不出來的,它不是一種技術(shù),而是一種人格狀態(tài)。是真正的用心去理解了對方后做出的精準回應(yīng)。若干年前,戀愛的時候,我曾經(jīng)喜歡過一位優(yōu)秀的男士,但因為他太不會同理心了,最后分道揚鑣。我覺得他好冷,像個美麗冰冷的大理石,讓我大失所望。
學會同理心的好處是:增進我們的人格魅力,有效理解他人,解決他人的問題,潤滑人際關(guān)系,使家庭和睦,工作順利,事業(yè)興旺,是高情商的重要指標。
讀者朋友們,讓我們來一起學習同理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