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該文發(fā)于2014-04-16)
都說不知道中國夢是什么,中國夢太虛幻。但是我們實際上是真的不知道——中國人,到底在做什么,到底在怎么做?在開放世界的版圖上,是四斤換八兩,還是八兩換四斤?一直以來,我 們看上去都是四斤換八兩的——雖然這八兩也真的改善了中國人的整體生活品質。
就拿這次訪歐來說,你知道中國都拿了什么“大單”嗎?這些“大單”對我們的經濟發(fā)展有什么作用嗎?
據媒體透露,這一行拿下了與荷蘭、法國、德國、比利時簽署的120多項協(xié)議,協(xié)議內容涉及了許多領域,包括金融、交通、食品、能源、新興行業(yè)、文化合作等多個方面。每一項協(xié)議, 都是一筆“大單”,都不能小覷。
在這些“大單”中,有一項意義重大,那就是與德國聯(lián)邦銀行在法蘭克福建立人民幣清算和結算安排簽署的備忘錄。簽署了備忘錄之后就應該要著手落實了。
那么,這件事對中國來說意味著什么呢?對我們的生活和投資又有著怎樣的影響?
首先,這意味著中國經濟與世界的聯(lián)系更近了一步,畢竟一個龐大的制度落后的經濟體失去了與外部血液的互動是件不可想象的事情。在德國建立人民幣結算和清算中心的第一個好處就是 ,中國企業(yè)跟德國人做生意時,不用再把人民幣兌換成美元或歐元進行支付,而是直接用人民幣支付,不僅避免了匯率風險,而且節(jié)省了結算成本。這無疑是中德之間進出口貿易的一劑強心 針,因而中德之間的貿易量將會猛增。
其次,這意味著人民幣向國際化邁開了一大步,因為人民幣國際化終究是人民幣在國際范圍內的自由兌換,而不是國際貨幣在人民幣境內的所謂“自由兌換”。人民幣在境外與世界貨幣兌 換的國際化,短期看來與國內經濟發(fā)展關系不大,但是卻可以受益于于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加,可自由兌換的人民幣有望成為一種可與美元相抗衡的國際儲備貨幣,在德國建立人民幣結算和清 算中心就是向這個目標邁進的第一步。
如此,中國將不必再持有高達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了,其他國家也會減少本國外匯儲備中美元的比例??紤]到中國和歐盟的經濟規(guī)模,人民幣加上歐元會進一步打擊美元的“霸主地位” 。這樣美聯(lián)儲想“印鈔”就開動發(fā)動機的日子將一去不復返。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后,國人出境、出口企業(yè)結算以及對外投資時都無需再把人民幣兌換成美元或歐元等便可自由使用,這也會促 進中國對外貿易的發(fā)展。
從訪歐大單來看,中國是否正處在一個“二次開放”的時間節(jié)點上呢?
筆者認為,中國的第一次改革開放,可以說是對一片廣闊無邊的凍土的開墾,各種類型的外向經濟蜂涌進來,國人從陌生興奮到熟悉得厭煩。那么,2014年會是“第二個1978年”嗎?在貨幣和 金融市場的層面上來看,中國還依然是“新生兒”階段,但我們要從新興大國邁向經濟成熟大國,由人民幣結算中心所推進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是必要條件。
中國夢虛幻嗎?它看上去的確不是為了說著“好聽”的。如果中國夢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目標,那么,我們現(xiàn)在真的應該好好行動了,比如我們需要對四斤八兩和八兩四斤進行實實在在地稱 重,因為和精于算計的生意人打交道,大手筆早已經不適用了。中國人30年的西方經濟學學習,到底是小學畢業(yè)還是初中畢業(yè)?我們依舊需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