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兒童胃腸、肝病和營養(yǎng)學會,針對18個月以內的寶寶,頒布了一系列的輔食添加指導建議,雖然是根據歐洲兒童生長發(fā)育做出的說明、我覺得對我們中國寶寶同樣值得借鑒。
這份指導建議給了我們重新思考的機會,在寶寶的輔食喂養(yǎng)過程中,我們不能只注重吃什么、吃多少,還要在這個關鍵時期幫他養(yǎng)成好的進食行為和習慣,——這是大多數父母容易忽略的問題
1、希望媽媽堅持全母乳喂養(yǎng)至少6個月
2、對所有嬰兒來說,輔食的添加不要早于17周,同樣也不要晚于26周。
3、“輔助食品”,應包括除母乳或嬰兒配方奶、較大嬰兒奶粉以外的所有固體和液體食物。如果把母乳代替品也歸類為輔食,既不利于輔食的添加,又容易讓寶寶造成混淆。
4、沒有充足的證據顯示,給過敏高風險或一般嬰兒避免或延遲提供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比如魚和蛋,可降低過敏的發(fā)生。
5、母乳和配方奶喂養(yǎng)的寶寶按照相同的輔食建議添加輔食。
6、對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來說,輔食添加期間,身體需要的90%的鐵應來自輔食食品,所以輔食應該提供重組的可被寶寶身體利用的鐵元素。
7、鮮牛奶中鐵含量匱乏,所以不能作為12個月以內寶寶的主要液體食物,但是輔食中可以含有少量鮮牛奶成分。
8、麩質食物的添加不要早于4個月,不要晚于7個月,可以降低乳糜瀉、I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率。
9、喂輔食食品時,父母要示范給他如果裹、吞、咽。
10、接受素食的寶寶,需要每天接受適量(不少于500毫升)的奶品或其他奶制品。
11、4歲以前的寶寶不應該接受嚴格的素食喂養(yǎng)。
12、不鼓勵把米粉或其他輔食放在奶瓶里喂寶寶。
13、不要求寶寶每次必須吃多少。
14、讓寶寶看到你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