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光,劉秀光講師,劉秀光聯系方式,劉秀光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講師 | 媒體評論家
4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劉秀光:社群商業(yè)經濟的創(chuàng)建熱點透析
2016-01-20 1985

從小米粉絲社群、羅輯思維,到2015年社群在全國遍地開花。社群經濟作為新興的一種商業(yè)形態(tài),越來越受到互聯網企業(yè)、明星大咖、各類社會機構及傳統(tǒng)企業(yè)的青睞。但問題也隨之而來——社群在建立之前如果定位不清晰,就很有可能陷入烏合之眾般存在的尷尬境地。

首先:明確使命——我們?yōu)槭裁淳墼谝黄?/strong>

一個群體和一個組織最大的區(qū)別就是:一個組織具有共同的目標。而“共同的清晰目標”是凝聚人的最大力量。

崔永元凝聚了一幫人,想要通過一群人的力量,反對轉基因。

秋葉凝聚了一幫人,想要通過相互的學習,提高PPT能力。

一個小區(qū)的大媽,也能凝聚一幫人,練習廣場舞,備戰(zhàn)廣場舞大賽。

一個大學生,凝聚一幫人,發(fā)起“自由擁抱運動”,希望能減少社會的冷漠。

總之,我們并不是“拉一幫人”,而是“先有一個使命和目標,拉一幫人一起完成”。我們之所以凝聚在一起,不是為了“溝通溝通”、“交流交流”,而是為了一起“改變些什么”、“提高些什么”、“獲得些什么”……


圖(劉秀光導師受奔馳汽車領袖論壇邀請分享社群經濟

二:設計儀式——我們如何達到目標

凝聚一群人做一件事,除了要有清晰的使命,還需要固定的儀式化行為。

基督教有禮拜日,家庭有過年,夫妻有紀念日,小米有橙色星期五(發(fā)布最新MIUI),總之,都有固定的儀式化行為。

所以,社群也是一樣:需要把活動儀式化。

如果你對社群的安排是:推送紅包優(yōu)惠,同時大家一起聊聊某個話題,然后偶爾邀請人進群分享。

社群的成員根本根本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難道是每天參與?),也無法形成固定的使用習慣,更無法對下次的活動產生預期。

而如果把社群的活動“儀式化”,每次以固定的方式做類似的事情,就會逐步提高參與,并且讓成員養(yǎng)成習慣。

三:提供反饋

現在你的社群有了清晰的使命,以及可以幫助社員完成該使命的儀式化行為,仍然需要做的就是為他們的行為提供反饋,讓他們逐漸提高對社群的參與和依賴。

反饋就是明確讓別人知道:我距離目標還有多遠,從而總結以下幾點:

四:起一個很吊的名字

名字是一個門戶,也是一個預先篩選精準用戶的關鍵詞。好的名字要達到吸引粉絲的目的同時可以排除無關人員的加入。

五:邀請進來的人是因為可圈可點的活躍

活躍度是社群最大的問題,篩選前期的群體是一定要是活躍度非常高的人。同時管理者負責活躍氣氛和制造話題,如果一個群里面缺少了定期的專業(yè)話題制造久而久之群也就死了。還要有非管理員的托來一起制造話題。其實很多人都是在潛水,但是這些人一直在關注,而且這批人占百分之60.同時要善于發(fā)現群里面的意見領袖,讓他們當大哥大姐。

六:隔三差五的線上線下活動

活動才是真正產生粉絲粘性發(fā)揮價值的根本,活動必須提前策劃,同時分析粉絲的數據,活動要根據粉絲的喜好走。同時要想辦法挖掘出粉絲的需求,根據需求創(chuàng)造活動。同時活動也要由上面的這些意見領袖參與發(fā)布。


七:要為大家爭取更多的福利

不僅僅是同各國價值觀或者情懷去經營群,同時還要為廣大群友爭取更多的福利。但是福利僅僅是錦上添花,根本的還是價值觀和情懷。只有福利的群是不緊密的。同時如果運用的不好,福利還可能成為群的負擔。

八:最開始以興趣為主

一開始不能太功利,興趣最容易讓不認識的人聚集到一起的東西。功利性的東西可以慢慢植入,把粉絲變成鐵桿粉絲在變成會員在給予群里的一些權利。一步一步來,這樣經營的粉絲才能真正幫助我們。

九:搞破壞的人直接拉黑

佛家亦曰:“沒有霹靂手段,難顯菩薩心腸”。破壞群友關系,騷擾其他人,亂發(fā)廣告的。對于這些人絕對不能手軟,必須要直接踢出。如果放任的話那么群主的公信力和群由的歸屬感就會嚴重降低。群的活躍度也就慢慢沒了??梢砸?guī)定特殊的廣告時間,同時發(fā)廣告要發(fā)紅包。

十:有意識的設置一些爭執(zhí)(進階)

爭執(zhí)如果利用的好是非常有效的增強社群凝聚力活躍社群氣氛很好的方法。一般的流程是:發(fā)現潛在爭執(zhí)點——挑起爭執(zhí)——最后管理員介入用公正的方法或者幽默化解整個的爭執(zhí)。不熟練的不推薦這樣。做的不好反而會影響整個群的公信力。

十一:價值觀,共同遠景的建立(進階)

當一個品牌或者社群越做越大的時候,一定是有一個共同的愿望或這價值觀來引導大家。就好像宗教一樣,有一個類似“教義”的東西萌生出來。比如帝吧的屌絲文化、小米的為發(fā)燒而生等等。體驗式微營銷創(chuàng)始人同時兼任北京大學EMBA特聘互聯網+咨詢顧問、電子商務協(xié)會研究中心委員劉秀光先生認為:“移動互聯網,無處不互聯,一切皆可植入營銷,移動互聯網時代企業(yè)營銷的三個特點:1、企業(yè)媒體化。2、產品病毒化。3、用戶粉絲化?!碑斠环N正確價值觀深入人心的時候,也就是這群真正開始產生影響力的時候,這時候會有大量相同價值觀的人涌入,產生大量的經濟效應。其實,社群的最根本的東西就是這個共同的價值觀。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