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民健心網(wǎng)首席專家,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導(dǎo)師、應(yīng)用心理學教授肖漢仕博士轉(zhuǎn)自中國全民健心網(wǎng)并與您分享:
肖漢仕講課聯(lián)系郵箱zgqmjxw@163.com
怎樣才能成為好父母?我們知道一些教育孩子取得很大成就的竅門。例如,有研究顯示,父母夸獎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能力,孩子就會產(chǎn)生更強的努力精神,變得更有上進心。
盡管一些父母十分重視孩子的成就,但成功并不是多數(shù)家長的首要目標。遠比這個讓我們更關(guān)心的是,讓孩子變得友善、有同情心、樂于助人。調(diào)查顯示,在美國的歐裔、亞裔、西語裔、非裔族群的家長,都認為關(guān)愛他人比取得成就重要得多。這種情況在全世界都成立,研究人員向50個國家的人詢問人生的指導(dǎo)原則,發(fā)現(xiàn)他們最在乎的價值并不是成就,而是關(guān)愛。
盡管這一點在我們的生活中十分重要,但是教育孩子去關(guān)愛他人可并不簡單。以色列開展的一項研究涵蓋了600個家庭,研究發(fā)現(xiàn)重視友善、同情的父母,常常并不能教育出也認同這些價值觀的孩子。
是不是有些孩子本性就好,而另一些則不好?過去十年,我一直在研究那些經(jīng)常無條件幫助他人的人為什么能做到這一點。作為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的父親,我越來越好奇這些慷慨的傾向是如何發(fā)展起來的。
對雙胞胎開展的遺傳學研究顯示,我們表現(xiàn)出的慷慨、關(guān)愛他人的傾向中,有四分之一到超過一半是由遺傳決定的。這個比例為后天的培養(yǎng)留下了相當大的空間。一些家長養(yǎng)育出了友好、有同情心的孩子,而從他們的培養(yǎng)方式中取得的證據(jù),卻與很多極為善意的父母的做法截然相反,雖然后者會夸獎好的行為,對壞的行為做出反應(yīng),而且也會傳達自己的價值觀。
在兩歲時,孩子們就體驗到了某些道德情緒,也就是由對與錯激發(fā)的情感。研究顯示,要將關(guān)愛他人作為一種正確的行為進行強化,贊揚比獎勵更為有效。獎勵可能會誘導(dǎo)孩子,只在能拿到好處的時候?qū)θ擞焉疲潛P卻能傳達出,與別人分享的行為本質(zhì)上就是有價值的。不過,如果孩子表現(xiàn)出了慷慨的早期跡象,我們應(yīng)該給予怎樣的贊揚呢?
許多父母相信,應(yīng)當贊揚的是行為,而不是孩子本人。這樣一來,孩子們就能學會重復(fù)這種行為。的確,我認識的一對夫婦就很小心,會說“你做的這件事太有幫助了”,而不會說“你真是個樂于助人的人”。
但這是正確的手段嗎?在一項巧妙的試驗中, 研究人員瓊·E·格魯塞克(Joan E. Grusec)和艾麗卡·雷德勒(Erica Redler)研究了稱贊慷慨行為和稱贊慷慨品格,分別會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一群七八歲的小孩兒贏得了彈子球,把其中一些捐給貧窮的小孩后,研究人員會評 價,“哇,你分享了很多?!?/span>
之后研究人員隨機地向孩子給予不同類型的表揚。對于其中一 些,他們表揚了行動:“你把一些自己的彈子球給了窮孩子,這樣做真好。是的,這是一件善良、幫助人的事?!睂τ诹硪恍麄儎t表揚了行為背后的品格:“我 覺得你是那種只要能做到,就會幫助別人的人。是的,你是一個很善良、樂于助人的人?!?/span>
兩個星期后,再有給予和分享的機會時,那些品格受到稱贊的 孩子,要比行為受到稱贊的孩子慷慨得多。稱贊孩子的品格,能夠幫助孩子們把慷慨內(nèi)化為自身認同的一部分,孩子們通過觀察自己的行為了解到自己是一個怎樣的 人:我是一個樂于助人的人。這一結(jié)論與心理學家克里斯托弗·J·布萊恩(Christopher J. Bryan)主持的研究所得出的結(jié)論相吻合,布萊恩的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道德行為,名詞的效果好過動詞。要想讓三歲至六歲孩子在一項任務(wù)中提供幫助,讓他們 “當幫手”的效果,比讓他們“來幫忙”的效果好22%至29%。而告知參試者“不要成為作弊者”,與叮囑“不要作弊”相比,能將作弊的情況減少一半。當我們的行為成為個人品格的反映時,我們就會更傾向于做出道德的、慷慨的選擇。長此以往,它就會成為我們的一部分。
在兒童產(chǎn)生更強個人意識的關(guān)鍵時期,贊揚似乎尤其具有影響 力。研究人員瓊·E·格魯塞克和艾麗卡·雷德勒贊揚五歲大的兒童的品格時,任何可能的正面影響,都沒有產(chǎn)生持續(xù)的效果:他們可能還太小,無法將道德品格內(nèi) 化為穩(wěn)定的自我意識的一部分。而孩子到十歲時,稱贊品格和稱贊行為的差別就消失了:兩者都有效果。將慷慨與品格捆綁在一起,似乎對八歲左右的兒童最為有 效,兒童對自身身份的認識可能就是在這時開始成型的。
對好行為做出贊揚的反應(yīng),或許解決了一半的問題,但是對壞 行為的反應(yīng)也會產(chǎn)生重要的后果。孩子們造成破壞時,他們通常會感受到兩種道德情感中的一種:羞恥感或負罪感。盡管人們通常認為這兩種情感是可以相互替換的 同義詞,但心理學家茱恩·普萊斯·唐尼(June Price Tangney)牽頭開展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這兩種情感的原因和后果有極大的區(qū)別。
羞恥感是“我是個壞人”的那種感覺,而負罪感則是“我做了 錯事”的那種感覺。羞恥感是對核心的自我做出的消極判斷,這種情感破壞性極大:羞恥感會讓孩子感覺自己渺小、毫無價值,他們的反應(yīng)要么是對目標發(fā)起攻擊, 要么是徹底地逃脫當時的狀況。與此相對比,負罪感是對一種行動做出的消極判斷,可以通過好的行為彌補。孩子產(chǎn)生負罪感時,他們傾向于感受到懊悔和惋惜,理 解他們傷害到的人的感受,并且會打算糾正錯誤。
在心理學家卡倫·卡普洛維茨·巴雷特(Karen Caplovitz Barrett)牽頭主導(dǎo)的一項研究中, 家長們對子女在家時的羞恥感和負罪感體驗傾向做了評估。這些孩子得到了一個布娃娃,當他們獨自和布娃娃玩耍時,它的一條腿掉了下來。有羞恥感傾向的兒童躲 避研究人員,不肯自愿承認是他們弄壞了布娃娃。有負罪感傾向的兒童則更愿意修補娃娃,接近實驗者并解釋事情的經(jīng)過。有羞恥感的兒童是逃避者;有負罪感的兒 童是修復(fù)者。
如果我們想讓自己的孩子關(guān)心別人,在他們行為不當時,我們需要教育他們?yōu)榇硕摼危皇且虼硕邜u。在某項情感和道德培養(yǎng)研究的評估里,心理學家南?!ぐ?Nancy Eisenberg)提出,當家長怒氣沖沖地散去他們的愛意、或者試圖通過懲罰的威脅維護自己的權(quán)威時,孩子可能會開始認為,自己是壞人。由于害怕產(chǎn)生這種后果,有些家長根本不去管束孩子,這可能會妨礙孩子形成強有力的道德標準。
對不良行為最有效的回應(yīng)是表達自己的失望之情。根據(jù)艾森伯格教授和戴維·R·謝弗(David R. Shaffer)的獨立評估,培養(yǎng)關(guān)心他人的孩子的家長,會表達自己的失望之情,向孩子解釋為什么他們的行為是錯的,這種行為將如何影響他人,以及他們怎樣才能扭轉(zhuǎn)局面。這種做法能使孩子形成行為判斷標準,培養(yǎng)他們?yōu)樗酥氲乃季S和對他人的責任感、以及道德認同感,這種認同感有助于他們成為樂于助人的人。表達失望的美妙之處在于,它向?qū)Ψ絺鬟_了你對不良行為的反對,與此相伴的是你對對方的高期望值和改善品行的可能:“你是一個好人,即使你做了一件壞事,我依然明白你能做得更好。”
雖然批評不良行為、贊揚良好品格的作用相當強大,但培養(yǎng)一個寬宏大量的孩子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單單坐等機會以回應(yīng)孩子的行為是遠遠不夠的。身為家長,我們希望積極主動地把自己的價值觀傳遞給孩子。然而,我們當中許多人的做法都是錯的。
在一個經(jīng)典的試驗中,心理學家J·菲利普·拉什頓(J. Philippe Rushton)給140名在游戲中獲勝的小學和中學年齡的孩子發(fā)放了紀念品,他們可以把所有紀念品都留給自己,或者把部分紀念品捐給一名貧困的孩子。首 先,他們觀看了一個實驗者以教師的身份用要么自私、要么慷慨的方式玩這個游戲,之后再由此人向孩子們宣講索取和給予的價值觀,或是什么也不說。成人的影響 力相當重大,結(jié)果證實行甚于言。當成人表現(xiàn)自私時,兒童會照章學樣。言辭沒有造成太大區(qū)別——不管成人口頭上如何宣揚自私自利或慷慨大方的價值觀,孩子們 在觀察到成人的自私行為后,捐出的紀念品都會較少。當成人慷慨解囊時,不管慷慨的價值觀是否得到了宣揚,學生們捐出的紀念品都一樣多——即在聽了宣揚和沒 聽宣揚的情況下,他們捐出的紀念品都比基準水平高出85%。當成人的舉動慷慨時,即使他們隨后宣揚了自私的價值觀,學生們捐出的紀念品依然比基準水平高出 49%。兒童不是通過傾聽身邊榜樣的言辭,而是通過觀察他們的行動來培養(yǎng)慷慨品格的。
為了測試這種以身作則的效應(yīng)是否會經(jīng)久不衰,兩個月之后,研究人員觀察了孩子們再次進行同一個游戲的情況。以身作則或言論宣講會影響孩子們的給予模式嗎——甚至,他們對兩個月之前的經(jīng)歷還有印象嗎?
最大方的是那些看著老師不言不語地把紀念品給別人的孩子。
兩個月之后,這些孩子比那些觀察到同樣的行為,而且還聽了宣講的孩子要慷慨31%。此次調(diào)查傳達了一個一清二楚的訊息,即如果你不做出身體力行的慷慨之 舉,那么光宣講慷慨的意義在短期內(nèi)可能沒什么作用,從長期看,宣講的成效比不上閉口不言地捐助他人的行為示范。
人們往往認為,性格決定行為,然而在討論培養(yǎng)品行端正的兒童時,我們需要記住,行為也會塑造性格。正如心理學家卡爾·韋克(Karl Weick)喜好這樣問,“在我看清自己的行為之前,我怎會知道自己是什么樣的人?在我看清自己走向哪里之前,我怎會知道自己珍惜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