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覺得手機是“碎片時間殺手!”
比如等人的時候,我會拿出手機刷朋友圈;
比如坐地鐵的時候,我會拿出手機背單詞或看電子書;
比如上廁所的時候,我會拿出手機看新聞;
我們似乎漸漸忘了,當手機這個東西出現(xiàn)之前,我們是如何打發(fā)這些碎片時間的。
所以,小編開始好奇:如果沒有手機這個東西的存在,我們?nèi)绾未虬l(fā)碎片時間?
1、觀察周圍人的穿著、表情
小編有時候走腦太多,走心太少,我覺得所謂走腦就是“凡事都想是什么?為什么?如何做?”,所謂走心就是“覺察當下的感受”。
小編的時間管理之道是兩個字:平衡!
所以我忙碌一上午之后就會出去走走,這時候腦袋什么都不想(很難做到,真的?。?。
只是去觀察迎面走來的人,他們的穿著、表情、帶給我的感受。
或者認真觀察下樹葉的綠色,風(fēng)中搖擺的姿態(tài)、小螞蟻爬行時幾條腿的動作等等。
我的一部分碎片時間是這么打發(fā)的,極有意思!
2、閱讀口袋書,包括英語1000句之類
如果沒有手機的存在,口袋書應(yīng)該會比較流行。
比如說連環(huán)畫、背單詞的紅寶書、小說,等等。
有空的時候拿出來翻幾頁,用零碎的時間充電。
3、與人交談
總有一些耐不住寂寞的會主動和身邊人交談,你看看身邊一些不會用手機的老年人,就有這樣的習(xí)慣。
人都是渴望與別人的鏈接,手機用虛擬的方式實現(xiàn)了這一點。
這讓我想到了黑客帝國動畫版里的一幕,人類都市的生活是虛擬出來的,人真實的狀況是:機器人的電池。
建議您可以嘗試與陌生人交談,或許會為您的生活打開一扇窗。
4、玩游戲
小編記得《野蠻女友》里兩個人實在無聊了,就在火車上畫一條線,然后猜下一個旅客左腳還是右腳邁過那條線。
小的時候還沒有手機的存在,即使是課間休息十分鐘,我也會:
追自己的影子,踩別人的影子;
坐在自行車橫梁上想象地上的裂縫是鴻溝,我和自行車不斷的飛起、落下的跨越它們;
和小朋友們打沙包、跳繩、跳格子;
長大以后貌似只有上班時間、下班時間、午飯時間,好在學(xué)了番茄工作法之后會給讓自己工作25分鐘休息5分鐘。
但這5分鐘做什么?很多人都失去了想象力。
5、發(fā)呆
提起發(fā)呆,大家就會想到麗江,然后就想到要花掉全部的年休假,才換來幾天的發(fā)呆。
但小編覺得當下即道場,隨時隨地都可以用碎片時間發(fā)呆。
我常坐在馬路邊發(fā)呆,腦袋里什么都不想,也喜歡從18樓往遠看著發(fā)呆,視線完全沒有焦點。
如果工作太耗腦力和精力的話,發(fā)呆是回補佳品。
結(jié)語:
愛他,就送他一部手機吧,因為手機是碎片時間的天堂。
恨他,就送他一部手機吧,因為手機是碎片時間的地獄。
如果沒有手機,我們其實還會干類似的事情來打發(fā)時間,比如閱讀、與人交流、玩游戲等等。
只不過手機太容易讓我們“沉溺”其中了,可是,這又能怪誰呢?
您可以留言告訴我:如果沒有手機這個東西的話,您會如何打發(fā)碎片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