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思潮涌動,只因想到了作為一名
培訓師的我,找到自己做
培訓的靈魂。
這一切是從一件件小事堆砌起來的。小事一:一天我與朋友吃飯,待我們坐下后,餐廳最后一張桌子都擠滿人,后面的所有顧客都要叫號排隊,正當我們吃得歡快,看到遠處走來了一位熟悉的面孔,一位留洋回歸的朋友與她朋友也排隊拿號。這時我們也吃得差不多,我邊與朋友打招呼,腦子里涌出了一個想法:是否叫她直接坐我們的位置?礙于當時人較多,不能大聲聲張,故,我走到朋友旁,寒暄了幾句后提出讓她們直接坐我們的位置,但她拒絕了。小事二:晚飯結賬,朋友問酒家拿停車票,服務員說,一輛車只能拿一張,我朋友立即靈機一動“我們兩輛車”(事實上只有一輛車)。拿了兩張停車票。小事三:到機場排隊過安檢,很長一條隊。突然從后面來了兩個人,徑直的奔到前面一婦女前插了進去,轉身跟后面的小伙子說“我們認識的”。。。。。。小事很多很多,都是生活上經(jīng)常遇到的,甚至乎工作上也經(jīng)常能夠遇見類似。我們都見慣不怪了,并且自己都已成為習慣了,但這些習慣就是正確的嗎?不然,從這些小事里我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缺乏正確的價值觀。作為一名職業(yè)培訓師,作為一名專注于職業(yè)化的職業(yè)培訓師,首先需要倡導的就是正確的價值觀“中正”。中——得當;不偏不倚?!?a target="_blank">書·呂刑》:“明啟刑書,胥占,咸庶中正?!?span> 蔡沉集傳:“咸庶中正者,皆庶幾其無過忒也?!?正——正直;忠直。《管子·五輔》:“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諂諛。”《東觀漢記·申屠剛傳》:“性剛直中正,志節(jié)抗厲,常慕史鰌 汲黯之為人。” 晉 袁宏《三國名臣序贊》:“ 公琰殖根,不忘中正。”中正,儒家思想的核心。清朝皇帝用來警示自己的言行舉止,激勵自己做個好皇帝。養(yǎng)心殿上的“中正仁和”匾正是雍正所書。中正好比價值觀的一個標準,一個行為準則。所以,作為一名培訓師的首要傳導的就是“中正”。在中正的基礎上,進行人心的改變與喚醒,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如果改變不了一個人的心態(tài),任何技能培訓都無法最終落地,因為受訓的學員沒有轉變他原來的認知。所以說,任何培訓都要先從喚醒學員意識認知開始切入。當切入到意識認知后,培訓師即可以進行狀態(tài)層面的塑造。比如說,如何做到積極主動,如何進行優(yōu)質服務,如何提升執(zhí)行力等等,指的是我們呈現(xiàn)的課程,呈現(xiàn)的內容。最后在課程中和課程后,對學員不斷地加以肯定與鼓勵,就能形成一個提升改善的閉環(huán)。
培訓靈魂:
1、正確價值觀“中正”——2、意識認知“喚醒”——3、塑造呈現(xiàn)“狀態(tài)”——4、不斷加以“肯定”
傳導培訓,就是傳導一種理念和文化。結合到企業(yè)本身,就是要形成統(tǒng)一的、正面的、特色的企業(yè)文化,無論是技能類的培訓:銷售技巧、XLS、PPT、專業(yè)技能等,還是精神層面的培訓:壓力管理、心態(tài)塑造、凝聚力、領導力等,都是企業(yè)文化所要呈現(xiàn)狀態(tài)的傳承與詮釋。所以,從今年開始,我的企業(yè)內訓課程,除了軀殼和頭腦外,會添加我自己培訓靈魂。創(chuàng)造出,通過培訓行為來積累和引導企業(yè)文化,創(chuàng)建企業(yè)集體人格的課程。
以上的思想碰撞與結晶,需要感謝我的好友文杰,他給了我很多的啟發(fā)與思考,讓我的思維得到深化,激發(fā)了我對培訓涵義的重新定義,由衷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