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賈同領(慧度)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原文解釋】冬天寒冷時要留意父母穿得、住得是否溫暖,夏天酷熱時要考慮父母是否感到涼爽。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請安;晚上要照料父母安睡。
“冬溫夏凊”是《二十四孝》中的一個故事。在東漢時期,有一個孩子叫黃香,九歲時他的母親就去世了。小小年紀的他在思念母親的同時,更加珍惜自己的父親,對父親的照料可以說是無微不至。夏天暑熱,黃香在父親睡覺之前,會先用扇子把其床鋪扇涼;冬天寒冷,黃香就先鉆進父親的被窩把被褥暖熱。那么小就會體貼照顧父親,在當地被傳為佳話。后來當地的太守劉護得知后大為感慨,就給皇帝上書表彰這個孩子的孝行。
看看黃香是怎么樣對待父親的,我們自己看著都覺得臉紅?,F在對父母的關愛太少了,反而是父母不分日夜的為我們操勞,我們的理由就是事情多,忙!真正在企業(yè)里,我們又去忙了些什么呢?
企業(yè)中,對照這一條,是指我們要多想一步,想上司之所想,急上司之所急。
雖然“屁股決定腦袋”,但沒有腦袋的前置思考,屁股所坐的位置又能如何進步呢?經常去思考某方面的事情,才可能會出現某方面的機會,得到自己所想的結果。我們從來想都沒想過的事情,機會也不會落到自己頭上。從心理學上講,這是“感應”,唯有所想才能有所機會,不是說“機會都是給有準備之人”的嗎?
一位上司組織下屬召開了一個項目方案研討會,上司講述了4個觀點,并進行了觀點的展開介紹。會后,交代一位下屬把所講的方案給闡述完整。這位員工,聽上司介紹的時候也沒有用心記,結果第二天整理的內容根本沒有把上司所要講的觀點表達出來。上司一看,火冒三丈,說把自己講的還打了個對折,現在還要再去重新構思。幸好,當時在場的另外一位下屬錄了音,他建議說要不他來整理吧?最后,這位員工整理出5個核心觀點,把上司沒有想到的一個點進行了補充,還把上司闡述時又交叉重復的內容進行梳理和切分。上司一看,眼睛頓時亮了。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不同?關鍵就是我們的思考角度和態(tài)度。如果只是就事論事的去做,沒有更多的思想,那也就說明更高一級的位置還不適合我們。
為上司著想,不是拍上司馬屁,這是對自己負責,對上司負責,是有責任感的體現。有些員工抱著給我多少錢就干多少事的態(tài)度,那從公司看來,你干了那么一點也就值那么多錢。日復一日,時間也就這樣過去了,浪費的不僅是企業(yè)發(fā)展的機會,也是自己永遠換不回的黃金歲月。很多人總認為自己是金子,被土埋了而已,可金子總要找個時間發(fā)發(fā)光給大家看一看吧。
從上司角度多思考,不是為了某種目的而故意“作秀”,而是把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當成習慣!如果只是“關鍵”時刻突出下自己、打壓下別人,引起更多上司的注意,這樣才是拍馬屁,即使因此而得到了進步的機會,也會讓其他員工所不屑,以后想讓眾人服就很難了,埋下了上司下屬不合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