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清平,譚清平講師,譚清平聯(lián)系方式,譚清平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4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譚清平:模擬場景與應用寫作
2016-01-20 6386

模擬場景與應用寫作

 

 

一、應用寫作教學模擬場景說

應用寫作模擬場景教學說,就是把學生導入公務活動中的場景去,成為角色,讓其在實在的空間、實在的時間、實在的事件中感受一切,仿佛在真正展開的社會生活、工作事務中來學習應用寫作課程。這是把培養(yǎng)學生應用寫作能力,放在課堂主體上來的一種教學方法。

模擬場景教學說的提出,一方面是學生獲得寫作的素材和寫作主體感受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應用文體特殊性決定的。應用文的寫作動機的受命性,主題的專指性,材料的規(guī)定或限制性,體式、語體的約定性、規(guī)定性等寫作因素,都受特定的場景制約。未涉世的學子,遠離政務、遠離寫作因素,讓其在不具備或缺少必要的寫作條件下,生硬地從理論到理論來“做文章:,企圖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這無疑是竭澤而漁,刻舟求劍,怎么能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需要的寫作人才呢?

故此,應用寫作教學必須導入一個新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模擬“處理公私事務”的社會生活實踐場景。學生轉換為特定角色,進行應用文理論學習和擬文訓練。***通過感受公務活動因素去辦文、擬文的教學訓練。以達到應用寫作教學“知”、“能”轉化,培養(yǎng)其應用性思維能力,應用性語言能力的目標。這就是筆者倡導場景說的緣由。

二、應用寫作模擬場景教學例舉

模擬場景教學法既可解決知識理解難,寫作無主題、材料等問題,又可解決在課堂教學中能力培養(yǎng)問題。故此,場景說教學觀的運用,要貫穿在整個應用寫作實踐訓練中,且重在后者。

在寫作原理講授上,不是孤立地、靜止地講授文體、格式、語體特點和寫作要求,而是把它放置在一個場景下啟發(fā)教學,讓學生動態(tài)地、立體地學習知識、感受其特點和要求。

在寫作訓練上,運用模擬場景法,是教師在一個單元教學中 ,模擬一個工作事務需要****公文的場景,讓學生按導演規(guī)定的社會生活、工作情景,體會角色、體會主題、體會材料,感受一切政策因素、政事因素、工作因素、寫作因素等去作擬文訓練。

新教法是一個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方法,是把“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思考力、想象力、發(fā)展他們的智力”的要求落到實處的具體做法,也是應用寫作教學觀念的轉變,培養(yǎng)學生應用性思維能力,應用性語言能力的教學實踐。

三、模擬場景教學要貼近工作生活,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

所謂貼近生活場景的模擬設計要求,首先,不能遠離學生的感知能力。在操作實務上,以校園學習、工作、生活為主體,通過啟發(fā)教學后,把學生導入政務場景中去。其次,要有真實感和趣味性。例如指導學生擬經(jīng)濟合同,可將其分為兩組扮演合同雙方代表,甲乙雙方根據(jù)經(jīng)濟活動項目,細斟權利與義務、協(xié)商合同的條款,并擬文共同簽訂合同。最后,場景的設計要注意形式與內容的統(tǒng)一,形式上演習公務辦文的程序,內容上培養(yǎng)學生謀事策劃的運籌思維能力。這一點較為關鍵。例如學習請示與批復文件,形式上可同桌二人,一個代表上級機關,一個代表下級機關,擬寫請示和批復,這是辦文的場景模擬。但請示的內容應是其班級的一項工作事務,例如一個班擬辦一個文學社需要上級批準等。

所謂創(chuàng)新精神是指作文設計要有新意,著重對學生謀事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計劃”的教學,幾乎所有大中專教材的作文設計都是寫一篇個人學習計劃,或班級學習計劃。學習“計劃”這一文體,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似乎不知重復了多少次,作業(yè)難度不大,如果照本宣科,顯然缺乏創(chuàng)意。筆者習慣這樣的教法,在理論教學中導進“策劃論”的新知識、新概念,例舉古今中外典型的謀略事件及有代表性的學生、班級某項策劃的成功與失誤,提出計劃制定貴在真實、可行、具體,妙在有開拓精神,有工作新意的寫作要求,把計劃教學上升到謀事能力培養(yǎng)的高度上來,開闊他們的知識視野、激發(fā)他們的謀事熱情。在擬文作業(yè)設計上,真實地讓他們策劃構思一項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動項目,并寫出計劃書。學生們在這一章的學習中,因為有了展示能力、展現(xiàn)謀思的機會,所以熱情高漲,先后寫出《××校園歌手比賽活動計劃》、《××征文比賽計劃》、《××女子手工剪貼比賽計劃》、《××共青團支部郊游活動計劃》等一系列富有工作創(chuàng)意的計劃書來,通過教師講評、學生自評,對計劃中一些不符合實際、隨意想象,欠具體,操作性不強的缺點,立即著手修改、完善。這樣舉一反三,由點到面,再到跨文體的寫作實踐,學生便能寫出像樣的各種應用文了。教師如果能幫助學生精選一些計劃實施,就可讓學生進一步獲得應用文學習最高的興奮點­­­,享受運用寫作來處理工作事務并取得成效的樂趣。

人們常說,基礎寫作有文章的立意可供欣賞,而應用文則不然。這種說法不無道理,應用文的立意就是指文章的主旨或工作的辦事意向。辦事意向或創(chuàng)意精神越強,文章新意也就越高。只有親歷政務工作,才能領會個中的喜怒哀樂,俗諺道:“文章得失寸心知”,也許指的就是這個方面。

四、模擬場景教學,不排斥社會實踐訓練

如上所述,通過模擬場景實現(xiàn)應用寫作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法有成功的一面,但也有一定的局限,就像在游泳池、小河、湖水里游泳一樣,它只能是前期的一個必要階段。應用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應接受豐富多彩的社會現(xiàn)實的信息,不排斥、不輕視社會實踐訓練的重要性,相反,更要加強與重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

從學生寫作能力培養(yǎng)的定向看,大體可分為基礎寫作、應用寫作、專業(yè)寫作三個方面,應用寫作的社會實踐訓練一般應結合專業(yè)寫作進行。例如財經(jīng)類的經(jīng)濟活動分析、市場調查報告等。在教學操作中,筆者曾承擔了某洗滌用品消費市場情況的調查項目,帶領學生按廠家擬出的調杳表,走街串巷,一項項詢問答卷,收集資料,篩選、提出了自己(集體)的看法和對策,動手寫出市場調查報告,這讓學生能力得到了全面、有效的訓練。社會實踐教學中,教師同樣要精于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執(zhí)行,不能放任自流,教學效果才顯著。

筆者認為,人的能力雖取決于一定的知識,但只有知識而沒有能力就不能繼續(xù)吸取新知識并運用它。因此,能力是接收新知識并綜合起來投入運用的關鍵。應用寫作不僅是知識、技巧,更是一種操作性很強的復雜勞動。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社會實踐訓練對一個人的寫作能力的養(yǎng)成有巨大的作用。然而,這種教學是一種耗時,耗力、耗物的巨大工程,對一個應用寫作教師來說,也有力不從心難于實施的苦惱。

能力培養(yǎng)是當今應用寫作教學改革的重要討論點,有人提出了在課堂上掌握文體語體知識,在第二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的構想,也有人提出了先講后練、邊講邊練、練后講評、講評再練的分步教學法,通過講練結合提高寫作應用能力。可見,突破舊有教學模式,逐漸向基礎、能力方面轉化,已是當務之急,也是培養(yǎng)跨世紀應用寫作人才的需要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