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歲上下)自己摔倒后大哭,為人父母的你會怎么辦?由此又帶給我們哪些思考呢?
對這個問題,不同性格的父母有著不同的態(tài)度和表現(xiàn):
果斷型和動力型的父母一般的行為:是你自己跌倒的怪不了別人,你要自己負責。和諧型和忠誠型父母一般認為:順其自然、隨遇而安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孩子應該選擇自己的方式去解決這件事。溫馨型父母最有可能立馬去幫助孩子爬起來,并很在意孩子是否受傷,而且會把日常孩子行走路線中容易摔倒的物品清理干凈。思想型父母只會想一些外在的因素,如孩子穿著會不會不合適?地面是否太滑了?可能不去考慮孩子的感受了。完美型父母可能會自責自己物品沒有放好,才讓孩子摔倒。會馬上把孩子抱起來,并把物品擺放整齊。
教育要得法,授之魚不如授之于漁。面對以上行為表現(xiàn),我們要讓父母知道溺愛不是愛,要教育孩子勇于承擔責任,培養(yǎng)孩子反求諸己、嚴于律己的好作風。只有讓自己孩子學會反思,分析自己性格,弄清事件起因,勇于面對問題,善于負責任,才會正確的看待自己和看待別人,身心才能健康的發(fā)展。鑒于此,作為父母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承擔了責任,就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認可。讓孩子可以從你的精神中分享愉悅,得到快樂,讓承擔責任成為孩子快樂的動力源。
剖析父母性格我們不難看出:
動力型的父母看見孩子的表現(xiàn),心里很高興??刹簧朴诒磉_感情的性格,卻沒能用語言表達出對孩子的認可,孩子沒有感受到父母的關注。
完美型性格的父母可能覺得這是孩子本身就應具有的品質,不用過多的贊美。孩子感到很失落。
思想型和忠誠型父母可能心理明白,但是嘴上不會說出來。因為他們過于理性, 不太喜歡說一些情感的話題。孩子覺得與父母很難溝通。
性格決定人生,也影響孩子成長。無論你是什么樣性格的父母,當孩子做對一件事情的時候,你一定要給予贊賞和認同。也許你的性格會讓你不舒服,但為孩子轉變你的性格,那又何嘗不是訓練自己,提升自己呢?孩子能健康成長,父母倍感快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