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變革關鍵點—教練式領導力匯談模式訓練(進階2天)
陳恒霖 咨商心理學博士、昆山科大教授
培英國際教練領導力學院院長、國家特考咨商心理師
美國加州政府(Sacramento, California)認證組織教練
課程目標:
1.了解不同教練式領導力匯談模式。
2.學習與應用教練式領導力匯談模式。
課程重點:
學習組織教練、WDEP、SFBT、EARS等四大模式
課程特色:
1.教練匯談模式操作學習
2.教練匯談模式實務案例體驗
預期效益:
1.理解教練匯談四大模式
2.能熟練一種教練匯談模式
3.領略「領導不費力、管理有效率、溝通有能力」
延伸課程:漏斗式課程量身設計(逐步篩選優(yōu)秀潛力者)
1.初階課程:中高階主管(20人以上,16小時)
教練式領導基本觀念、領導與管理之溝通
如何發(fā)現(xiàn)潛在人才?─人才發(fā)展策略與建構
教練角色與功能有哪些?如何評估改變與教練績效?
2.進階課程:有潛力的明日之星(10~20人,16~32小時)
教練會談技術(專注與傾聽、同理心、提問、重述、摘要等技術)
如何運用組織教練模式?(三階段九方法)
不同教練模式之應用(組織教練、WDEP、SFBT、EARS模式)
3.高階課程:組織接班團隊(3~5人,60~150小時)
一對一教練、教練領導力在組織中的應用與督導、建立企業(yè)教練文化
教練匯談模式之內(nèi)涵:
某天當你想要開車到一個陌生的地點旅游,你會如何前往呢?也許會找張地圖查看目的地與出發(fā)地之間的距離有多遠?需要花費多少時間抵達目的地?或者上google map規(guī)劃路線,上路前打開導航系統(tǒng),引導你一路往前直達目的地?有了地圖、網(wǎng)絡信息及導航設備,你會很放心也很開心地上路對嗎?
教練的過程好比一個旅程,你所使用的教練模式是一種方法,幫助你達成教練目標。教練與受教練者(同仁或部屬)可以一起設定目標,但目標的設定,可由受教練者自己來主導,教練在旁協(xié)助引導及澄清。目標的設定來自受教練者,此種主控權會激發(fā)出受教練者完成目標的動力,一旦有了實現(xiàn)目標的動力,教練的效果自然就會呈現(xiàn)。這種效果是「激發(fā)」出來的,而非「制造」出來的。
模式是一個在教練對話過程中的概念架構。你要清楚知道,教練過程是一個瞬間接著一個瞬間(moment by moment)的快速對話,讓你能夠掌握對話瞬間的過程是如何進行的,包括:教練自己能知覺自己對話的意圖(intention)、迅速聽懂受教練者對話的含意(非表面上文字的意義)、受教練者對話后的反應有哪些、了解對話的此時此刻(here and now)兩人之間是如何互動、教練與受教練者下一步要往哪個方向前進、教練運用的策略與步驟是什么等等。
不管你使用哪一種教練模式,都要切記使用這些模式不是單方向的、也不是一定有先后順序的,教練模式的應用常常是視對話過程中受教練者的反應,而來來回回地交叉應用。
使用模式時務必保持彈性,不要反被模式所框住,而出現(xiàn)僵化的反應。簡言之,教練模式是教練在進行教練時,彷佛腦海中有一幅地圖,它指引你前進的方向,讓你知道現(xiàn)在的位置,知道下一步往哪里去,何時要大拐(上海話:向左轉)、何時要小拐(上海話:向右轉)、途中遇到狀況時要如何改道。只要你的起點(現(xiàn)實狀況)與終點(教練目標)不變,你可以在教練的旅程中,以當下的狀況采取彈性的方式來運作。
領導者能應用并熟練教練匯談模式,有助于和同仁及部屬有效率的溝通,協(xié)助他們設定目標,發(fā)展?jié)摿?,提供資源,有效達成組織目標與績效,對組織內(nèi)部將有爆炸性的影響力。
教練匯談模式課程安排:
日期 | 時間 | 教學大綱 | 教學內(nèi)容 | 教學方法 |
D1 | 上午 | 組織教練模式─績效教練(performance coaching) | 聚焦行為與人際、專業(yè)知識、實務技巧: 1.參與式教練 2.賦權式教練 3.機會式教練 | 交互式教學 小組討論 角色扮演 |
下午 | 組織教練模式─領航教練 (executive coaching) | 聚焦洞察決策與選擇(慣用模式)、角色認知、領導資產(chǎn): 1.反思式教練 2.工具式教練 3.觀察式教練 | 交互式教學 影片教學 小組討論 角色扮演 | |
D2 | 上午 | WDEP模式 | Want:探索需要 Doing:決定行動 Evaluate:評估行為 Planning:改變計劃 | 交互式教學 小組討論 角色扮演 |
SFBT模式 | 對人的假設 模式之假設 基本精神 實用的語言技巧 | 交互式教學 小組討論 角色扮演 | ||
下午 | EARS模式 | Elicit:詢問正向的改變。 Amplify:擴大正向改變。 Reinforce:增強并重視正向改變。 Start again:回到開頭聚焦在已做出的改變。 | 交互式教學 小組討論 角色扮演 | |
Q & A | 問題解答 分享回饋 | 交互式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