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滴滴和Uber中國合并正好一個月,8月1日下午,滴滴出行通過官方微博正式宣布收購Uber中國。各中原因坤鵬論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分析過不只一次了。今天我們重點不是關注他們合并的問題。
坤鵬論現在關注的,是他們合并以后將要做什么事情。
一、專車司機不滿越來越多
合并以后的滴滴出行,專車司機感觸最深的一點是:不賺錢了。
這其實并不難理解,之前是燒錢搶市場,司機、乘客是滴滴、Uber必須要掌握的資源,對于出行行業(yè),補貼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所以司機掙的多,乘客還花的少。
其實當市場還處在更混亂階段時,這種情況對比更鮮明。當滴滴和快的還沒有合并的時候,打車不花錢是常有的事情,甚至打車還有可能掙錢??恳恍┳鞅总浖?,司機每個月收入上萬甚至更多也不是問題。雖然平臺方也不斷打擊,但總體上收入還是很可觀的。但這背后的問題是,出行領域并沒有產生這么大的價值,讓司機和乘客同時可以受益。
司機多掙的錢和乘客省的錢,是平臺補貼給他們的。不管出行行業(yè)也好,共享經濟也罷,這些場外資金只是助燃劑,而不是行業(yè)價值。
自從滴滴與Uber合并以后,滴滴在出行領域占據絕對的壟斷地位。這種情況下,再燒錢,投資人是肯定不會同意的。所以其實并不是專車司機不掙錢了,乘客不省錢了。恰恰相反,這才是出行行業(yè)的本質。一個專車司機,月入兩萬是不合理的。
并且,滴滴、Uber、快的等,這幾年燒了投資人這么多錢。這錢不是白燒的,都得十倍、百倍的掙回來。專車司機的“不賺錢”將是一種常態(tài),而且管理也將越來越嚴格。
沒有補貼以后的滴滴,是否還能像之前那樣碾壓出租車行業(yè),還是發(fā)展成一個出租車叫車APP?
坤鵬論在滴滴和Uber合并的時候寫過一篇文章《不管你怎么罵和YY 滴滴死不了 它將是最大出租車平臺》,當時就說過,滴滴跑不了做出租車,事實證明我們是對的。
就在昨天下午,也就是8月31日,滴滴出行宣布:
已同北上廣深杭等十余個城市的近五十家出租車企業(yè)達成戰(zhàn)略合作,將攜手在智能派單、流量融合等方面展開探索,共同提高司機收入和運營效率,提升乘客出行體驗。在原有“搶單模式”的基礎上推出“智能派單”。
其實滴滴最開始起家的時候就是與出租車司機合作,發(fā)展到后來才開始推出專車業(yè)務,把私家車包括進來,甚至開始重點做專車業(yè)務。事實上,私家車司機要比出租車司機難管理很多,不僅難管理,事兒還多。繞了一大圈才發(fā)現,還是出租車最靠譜。
專車司機們,你們有什么想法沒有?還想和平臺鬧騰掙不到錢么?再鬧騰,連現在的錢都掙不到。
雖然在出租車、專車之外,滴滴還有順風車、代駕、試駕、公交和企業(yè)用車業(yè)務,但這些業(yè)務的發(fā)展前景明顯不如專車。當然,更不如出租車。
不過滴滴的野心,肯定不只是出租車,向其他方向擴張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二、在線租車是方向
當大家都在猜測滴滴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是大數據、無人駕駛等一系列高大上目標的時候,滴滴悄悄在租車領域進行試水。
8月23日的時候,滴滴出行已正式確認,旗下租車業(yè)務已于7月開始與一嗨合作在上海試運營了。滴滴租車的特點是,省去了用戶大量時間和跑去取車的繁瑣,提前兩小時預約,直接將車送到面前。
對于租車行業(yè)而言,這個用戶體驗的改進非常不錯。
租車領域其實是滴滴最容易滲透的一個領域,而合作也是最快速的方式。滴滴本身只是一個能提供客戶的平臺,挖掘客戶需求,將不同需求的客戶導給不同業(yè)務塊,是最容易實現的。
滴滴在租車領域的滲入,確實給這個行業(yè)帶來了不小的變革,比如租車的手續(xù)簡化了,還提供了免費上門送車服務。
之前柳青說過,滴滴未來發(fā)展的目標就是讓大家不需要買私家車。對租車的滲透,可以理解為向這個目標又推進了一步。
坤鵬論認為,汽車租賃領域滴滴可以有所作為的地方還是挺多的。所以雖然現在是和行業(yè)內企業(yè)合作,但未來會不會自己做呢?這是非常有可能的。介入的方式可以采用收購一家現有公司,引入金融杠桿把規(guī)模做大。
坤鵬論突然想起來,當年360安全衛(wèi)士與卡巴斯基合作過,在360安全衛(wèi)士中集成殺毒功能。當時360方面表示,殺毒功能不會自己開發(fā),而會選擇與第三方殺毒公司合作。后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三、也會發(fā)展物流業(yè)
滴滴一直都在圍繞出行這個領域布局。目前看來似乎還沒有涉及到物流業(yè)。不過坤鵬論認為,涉及物流業(yè)也是早晚的事情。
8月16日,還有一個消息傳出來,中國郵政與滴滴出行宣布達成戰(zhàn)略合作,中國郵政成為滴滴出行的戰(zhàn)略投資人,雙方將立足各自優(yōu)勢領域,整合資源和運營經驗,探索并展開全方位、多層次合作。
所以如果有一天滴滴宣傳進軍物流業(yè),大家千萬不要覺得很詫異。物流也是非常掙錢的一個行業(yè)。只是不清楚滴滴會從什么角度切入。
坤鵬論大膽預測一下吧,滴滴很有可能會從城市快遞切入,以小件物流為主。這個切入點會比較繁瑣,要做的細致工作比較多。物流骨干網絡目前并不是滴滴的優(yōu)勢,加上中國郵政以后會發(fā)展成什么樣子還不好說,也不排除未來滴滴整個物流骨干網,全國配貨。
四、大數據+金融
在坤鵬論看來,如果滴滴不做金融,那簡直沒天理了。滴滴的金融業(yè)務至少可以從幾方面切入:
1、沉淀資金使用
與錢近的業(yè)務,不倒騰出點沉淀資金簡直對不起自己。就像電商一樣,最終掙錢的發(fā)現并不是買貨賣貨,而是供應鏈貸款,是金融。
滴滴也是一樣,可以想辦法讓司機的錢在賬上沉淀一段時間,哪怕平均下來每個人沉淀一天,積少成多也是不少錢。利用這些錢可以做很多事情。
在這方面,支付寶、微信既是滴滴的前輩,又是滴滴的股東,教個一兩招不是問題。
2、融資租賃
汽車行業(yè)是除房地產行業(yè)以外另一個需要大資金的行業(yè),在之前的文章中坤鵬論就曾說過,融資租賃肯定會是滴滴金融版塊里的重要一塊。特別是切入租車領域以后,坤鵬論更堅定了自己的看法。租車領域需要那么多汽車,如果都是自己花錢買,對資金量是有一定要求的,自己掏那么多錢,太沒天理了,所以融資租賃是一定會存在的。
除了融資租賃,二手車市場也是可以涉及的領域。
柳青的目標是讓大家不需要習私家車,那車賣給誰呢?可以賣給滴滴或與滴滴合作的租車公司。至于錢,那肯定不能是自己出,融資租賃嘛。
3、貸款
說起貸款業(yè)務,那滴滴的大數據就有價值了。至少可以貸款給專車司機,讓他們買車。汽車貸一直被認為是比較優(yōu)質的放貸資源,滴滴手握這么多司機,怎么能不為他們提供一些貸款呢?對于一個沒錢,卻想開專車的人而言,只要你有良好的征信,滴滴可以為你提供一筆貸款,用于買車。買完的車在滴滴平臺上登記成專車,然后滴滴每月定期從收入中劃扣用于還貸的款。
哎呀,又是一個大生意,而且這個故事也很好講。
至于出租車這塊,就看滴滴有沒有實力能滲透進去,如果能,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
4、保險
汽車險被認為是現在最難切入的保險產品,已經不僅僅是紅海了,已經紅的發(fā)紫了。如果只有一個企業(yè)能切入汽車保險產品,那這個企業(yè)只能是滴滴。
這里面,大數據又派上用場了,保險公司最多就知道一輛車每年是否出過險,出過什么險。
滴滴除了這些信息,還可以知道這輛車跑了多少公里,大都在哪些區(qū)域內跑,什么時間點跑的多,路況怎么樣,甚至司機的駕駛習慣都可以掌握。有了這些信息以后,就可以做一些定制化的保險產品。
這個問題我們之前也討論過,比如一輛車上了保險,但這輛車并不常用,就周末用一用,一年下來跑了不到5000公里,按目前的汽車保險,他是一分錢也不少交的??墒聦嵣希@類車出險的幾率相對要小很多,有沒有一種可能將這種車的保險金額減少呢?
目前的保險產品是沒有這種個性化產品的,因為保險公司不了解這些情況。但滴滴了解呀,所以如果滴滴能依靠背后的大數據在汽車保險領域開發(fā)一些個性化產品,說不定對汽車險會有比較大的沖擊。
滴滴一直在說自己的大數據怎么牛,如果不把這些大數據與金融結合一下產生杠桿價值,要大數據有何用?
版權信息:江禮坤,的一個在互聯網行業(yè)游走了十幾年的老兵,擅長互聯網營銷,目前專注互聯網創(chuàng)新模式及傳統(tǒng)企業(yè)與互聯網融合與轉型,歡迎各種交流與思想上的碰撞,微信:27342537。若想看作者更多文章,可以百度搜索江禮坤的博客或關注公眾微信:坤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