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大尋訪談錄三
問:現在房地產行業(yè)很不規(guī)范,如何做好房地產策劃?
答:確實現在房地產營銷行業(yè)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我聽說過好多關于地產營銷的真實笑話,有一個地方上的“策劃大師”策劃一個樓盤時,取名叫“玉樹風鈴”,為了配合這個案名,并產生戲劇性,它策劃讓這個樓上家家戶戶都在窗子上掛一個風鈴,還有的建議將房子的外形改成手機的形態(tài),搞酷一點,以此來保證暢銷。
這從側面反映了地產營銷的混亂。如何做好房地產,我們機構以前曾做過不少樓盤策劃,我給大家分享一下。就可以明白地產策劃究竟是怎么回事。還是根據五層次策劃的原理來開展,首先是廣告策劃,2004年我策劃過一個大理的別墅盤叫中和坊,因為剛好座落于蒼山最高的中和峰下,所以樓盤的名字就叫中和坊。是昆明星耀地產開發(fā)的項目。
但是這個項目一開始銷售不成功,為什么呢?因為大理是中國有名的蘭花之鄉(xiāng),蘭花交易量巨大,開發(fā)商于是認為,當地蘭花老板肯定要轉移和投資多余的資金,所以只要盯住這些土老板肯定不愁賣。
因此一開始,這個樓盤將主力客戶群定位于大理當地人,所以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大理地區(qū)推廣銷售,結果幾個月過去了只賣出了幾套別墅。最后沒辦法,代理這個樓盤的廣告公司老總懇求我來解套。
我到現場看完后找到了癥結:因為這個項目所在地是蒼山腳下,大理古城旁邊,屬于旅游區(qū)規(guī)劃控制范圍,所以其建筑規(guī)劃也受到制約,必須做成青瓦白墻的白族傳統(tǒng)民居的風格。
問題就因此出來了,當地老百姓有自己出錢蓋房的習慣,建一套磚混結構的民宅,連土地成本加建筑成本,總共算起來也只需要二十來萬。中和坊所建的聯排別墅最小的戶型就要四十幾萬,其建筑風格大致相同,主力消費群又定位于當地,幾乎同樣的產品憑什么我要多花兩倍的錢來購買?
所以銷售失敗是情理之中的。如何解套呢?這個問題只需要在廣告策劃的層面就可以解決,我把他們的銷售方向做了調整,將主力消費群定位于昆明市場,當地作為輔助市場。
根據這個市場策略,我給了他們兩個廣告主題,第一是針對昆明市場的叫“可能是中國距古城最近的別墅”,不需要任何畫面,一幅大字報式的戶外廣告牌掛在了市中心商廈的樓頂上,這個廣告馬上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和爭議,商廈門前則搞了一個活動賣場,把售樓部搬到這里來,結果短短一個星期就賣出了十幾套。
接下來的三個月,就通過這一個廣告牌、一個賣場就銷售了60%的產品。為什么要用這個廣告主題呢?因為我現場考察發(fā)現這個樓盤最大特點是距世界聞名的大理古城很近,步行只需要五分鐘就可到達,這與同期銷售的、最大的競爭樓盤大理感通別墅相比,是中和坊最大的賣點所在,因為前者離城較遠,但其自然景觀和社區(qū)環(huán)境卻遠遠優(yōu)于中和坊,所以如何突出距離優(yōu)勢就成為致勝關鍵了。
但是,我們如果只用“步行五分鐘即到古城”,會顯得平常了,為了制造新聞效果,所以提升出了“可能是中國距古城最近的別墅”的新聞廣告標題,結果這個廣告一出來,引起了人們廣泛的議論,有人說“五分鐘就到古城,說明這是旅游區(qū),旅游區(qū)也賣別墅了,古城怎么保護,太不像話”,有人說“不會吧,中國一定還有離古城更近的別墅”。
結果一個廣告標題、一個廣告牌就把中和坊從數以百家的樓盤廣告里脫穎而出,成了大贏家。
另外一個廣告主題是針對大理市場的,這個標題叫“自己蓋的叫房子,中和坊蓋的叫別墅”,然后通過文案強調老百姓自己建房,缺乏共有社區(qū)和現代化生活方式,以此突出中和坊別墅和當地民宅價值的不同,促使買家進場。這樣經過半年多時間,兩地同時作戰(zhàn),很低的廣告投入就全盤售罄。而早于中和坊一年就開始銷售的競爭對手感通別墅,至今仍在請明星、搞大制作,成為地產廣告的“長青樹”,幾年來廣告不斷,但是房子不動。
另外,2004年初,我在策劃大商匯這個商業(yè)地產項目時,我發(fā)現昆明是中國戶外廣告牌最多的城市,其中80%是房地產廣告,清一色是艷麗奪目的畫面。
當時我想,物以稀為貴,當所有的廣告牌都以優(yōu)美的畫面為主,我們可不可以只用文字來完成傳播。
結果,在推廣大商匯期間,我力主采用大字報式的戶外廣告表現形式,效果極為顯著,在一大堆五光十色分不清你我的畫面中,大商匯一句話“到大商匯,做大生意”的純大字報廣告牌,一下字成為了最抓人眼球的廣告,并且因為省略了大量的畫面,所以有更多空間來擺放文字賣點,這對消費者來講很重要。房地產營銷跟快速消費品不一樣,絕對不是營造一個感覺就可以打動人的,而左右消費者決策的是更多的文字信息。
因為,沒有一個推銷員到別人家里面去,靠幾幅畫面就可以把東西賣出去,相反是滔滔不絕的把文字信息用聲音傳達給客戶,文字比畫面更有銷售力,這是人性使然。
由此使用了大字報的廣告形式,即戶外廣告不要任何畫面,只出現文字,標題放大,賣點以小文字擺在標題下。這一方式在房地產營銷中產生了奇效,現在成為昆明戶外廣告的時尚。
第二個層面是營銷策劃,有的樓盤僅靠廣告策劃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現在很多中國的房地產營銷策劃,大部分還局限于廣告這個層面。
2004年我全程策劃了一個昆明房地產項目“麗水天錦”,這個項目開發(fā)商用換建公園的方式獲得了項目開發(fā)權,但是因為一是公園造價高,成本提高,價格必須往上漲;二是因為是在二環(huán)內有公園作依托,房價當然要高。
所以其一期均價定在3400元/平米,二期均價定在4000元,這個價格大大超過了當時昆明同地段的樓盤均價,因此銷售風險很大,加之成本擺在那里,價格低不下來。按常規(guī)的操作,很難在低迷的樓市中,在近百家樓盤中爭取到計劃內客戶。
怎么辦?2004年6月我為這個樓盤量身定做了全國絕無僅有的“加價回購計劃”,雖然后來這個項目最后在容積率上沒有批下來,至今還是只見廣告不能銷售,但這種銷售方法開創(chuàng)了一個營銷方法的先河。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套“加價回購計劃”:
一、
計劃內容
1、凡購本案房子,由發(fā)展商提供“五年后每套加價5萬回購”的保障條件;
2、回購日期定于“五年期滿的第一年的第一個月之內”進行,過期不再辦理
二、 可行性
1、回購早已成為商鋪的銷售法寶
2、經律師咨詢完全可行
三、 必要性
1、競爭之必需:項目共1000余套大戶型住宅,有地段及環(huán)境雙重優(yōu)勢,但也有高層、大戶型的雙重消費抗性,優(yōu)勢劣勢基本持平,那就相當于普通樓盤的質素了,加之現階段樓盤競爭激烈。如果我們按普通的方式賣,只會有產生普通樓盤的銷量,在中后期會遇到很大的阻力。
2、客戶之必需:項目購買人群分為三類:
一是中高端人群如國企高層、金領、個私企業(yè)主等,這群人絕大部分都有二至三套以上住宅,大部分持有高檔物業(yè),在市區(qū)幾乎都有住宅,這群人是我們的絕對消費群,但經過幾年來翠湖周邊近萬套的開發(fā)量,和大量市中心豪宅的出售。這群人購房欲望已釋放得差不多了。他們消費類型近似的本案,其數量一定是少數;
二是小康家庭,這群人基數很大,他們是本案潛在客戶。這群人對本案有極大的消費欲望,但他們消費本項目來說存在困難,即使項目一步到位的綜合品質非常吸引他們,但如果經濟能力受限,他們也會望湖興嘆。
所以,只有用特殊措施刺激其購買,把這群潛在客戶變成正式客戶,讓買不起翡翠灣的人也來買,我們才能保證項目銷售順利。
3、銷售之必需:
99度+1度:本案普遍是60-80萬一套的房子,在行情低落的情況下,如何讓人無所顧慮地掏錢買房,是本案銷售的關鍵。本案地段及環(huán)境的優(yōu)勢,足以吸引很多人來看盤;但必須加上特殊的營銷方法,才能保證臨門一腳,完成從看盤到買盤99度+1度的質變。加價回購完全打消了買家后顧之憂,從而敦促其快速購買。
四、安全性
1、強勁的增值空間保障——回購幾乎不可能發(fā)生,100%安全!
周邊樓盤比較分析:
近鄰江岸小區(qū)原價6萬元的房子,經過九年后增值為十二萬,價格翻了兩倍;
地段遜于本案的北辰小區(qū),原價30萬的房子三年多后現增值為45萬,原價60萬的現增值為80萬。
本案地段環(huán)境都優(yōu)于前二者,預計五年后至少增值20萬,五年后加價5萬回購,對發(fā)展商來講絕不會吃虧。從收益考慮,買家也絕不會將房子回賣給發(fā)展商。
2、搬家成本及裝修成本保障——回購幾乎不可能發(fā)生,100%安全!
買家置業(yè)后一定要進行裝修,裝修不會低于五萬,再加上搬家成本存在,這兩項成本加起來也超過回購成本了。
3、中產地產案例保障——回購幾乎不可能發(fā)生,100%安全!
中產地產三年前實行與“加價回購”相似的“無理由退房”,其結果退房者極少,反而大大促進了樓盤銷售。所以中產一直堅持了下來,并成為企業(yè)核心理念。
“無理由退房”的實行,是在交訂金到交房期間,買家一是無裝修成本,二是無搬家成本,三是樓盤還未真正升值??梢哉f,比“加價回購”退房的概率大得多,但其實際產生的退房情況卻很少。這充分證明了“加價回購”的安全性
4、一個月定期回購時間保障——回購幾乎不可能發(fā)生,100%安全!如業(yè)主5年后選擇退房,就不用交納營業(yè)稅了,物業(yè)維修基金和契約稅總共為7%。這樣看來,到購房人手中的錢可達到13%,高過了銀行3年期存款的利率總和(3.24%×5)9.72%。
從這點來說,市民花錢買房要比存在銀行賺得多。但如果市民選擇貸款買房,支付的利息可能比賺到的要高,也就沒有什么賺頭了。所以,可以杜絕炒房者鉆我們的空子。并且回購期只為一個月,過時不候。
5、從法律上看,住宅加價回購沒有受到限制,因為其交易過程相當于二手房買賣,沒有違規(guī)的地方。買這類房產自住風險不大,但如果按揭購房,在加價出手前,除非一次性還掉余款,否則,轉按揭將需要銀行的支持。
結論:“加價回購計劃”對翡翠灣來說,從必要性、安全性考慮都勢在必行!如在一開始就使用,這是保障消費者利益的“先進的企業(yè)理念”,可大大加速樓盤銷售;如后期賣不動再來使用,則變?yōu)樘兹∠M利益的“促銷”,前后對照,效果大打折扣。這個案例說明了一個五層次策劃的一個道理,廣告策劃解決不了的問題,只能上升到更高的一個層面即通過營銷策劃來解決。
第三是產品策劃,昆明有一個樓盤叫怡泰A區(qū),項目位于昆明北市區(qū)的中軸線上,總共就40畝地。
一開始我?guī)退麄冏霾邉?,發(fā)現一個致命問題。
這個開發(fā)商是比較成熟的開發(fā)商了,但是還是犯了大錯,因為開發(fā)商原來在昆明做了兩個非常轟動的小戶型樓盤,銷售很火,一下子打出了名氣,積累了成功的經驗。
但是這一次老板想,以前都是做小戶型,現在換換思路做做大戶型試試,老板也是成功人士,成功人士有自己的圈子,這個圈子里陸續(xù)有七八個朋友告訴老板,你這個項目位置不錯,如果你把戶型做到150以上,我們都來買一套。所以老板就下了決心做大戶型,這個項目是純小高層住宅,共360套房子全部搞成了150平米以上的小高層大戶型。
我介入策劃時,戶型設計圖都已全套完成。我一看,不行,讓老板改面積。我說,當時2004年昆明樓市即將到達最頂峰,盛極必衰是根本的規(guī)律,現在首要問題是快速出貨,而不是惜售增值。
因為哪怕最小的150平米的房子按當時均價來算也要在五十多萬元了,這個價在昆明可以買到聯排別墅了,這是個什么概念?
房地產產品的更新發(fā)展經歷了一個由低到高的階段,首先最初的房子就是平層,后來發(fā)展出了復式、躍層、花園洋房、聯排別墅、獨立別墅等由低到高的幾種產品類型。
現在,同樣的價格你只能賣給人家最低級的大平層,因為帶電梯,所以公攤和物管費都大,而同樣的價格,別人卻可以賣給消費者聯排別墅,你說消費者會選誰?
我們只有把產品線均衡了,按60-80平米、90-120平米、130-220平米劃分產品層次,大中小戶型都有,以90-120平米為主力戶型,因為這個面積區(qū)間在昆明最好銷售,剛好可以做三房,對普通老百姓來講,是可以住一輩子而又最實用的面積。
因為你一共40畝地,是個小盤,不存在不同層次人群同質而居的情況。所以,以此乘著行情快到頂之前快速跑貨,降低風險。
但是老板不愿再多花幾十萬來改圖紙,并且也不相信行情會下滑,所以堅持己見。
我告訴他,還有一個辦法,如果你不愿再花大錢,我們可以做一個微調,你能不能把一些房子做成三個陽臺,在臥室增加一個陽臺,一個陽臺2米×4米,造價也就兩千來塊錢,但是可以給一套房子總價增加兩萬到五萬元,做一部分,所以并不會影響到建筑立面,并且更重要的是,可以為你整個樓盤創(chuàng)造一個獨特的賣點:革命性的三陽臺住宅,以此淡化大戶型的銷售抗性。
這樣做是有現實依據的,
一是解釋了你的房子為什么都是大戶型;
二是我們大陸的設計師抄襲深圳的設計師,而深圳的設計師又抄襲香港設計師,現在我們流行的臥室飄窗就是這種抄襲的結果。
我們想想看,香港是什么地方,世界金融中心,人口密度極大,空氣又不好,所以,它的臥室不設計出陽臺來而是用飄窗替代,就是因為空氣不好,防塵防污。
二是香港寸土寸金,樓與樓之間間距很窄,如果陽臺做多了,就變成握手樓了,安全系數降低,所以它的很多房子都是做成飄窗,而不做陽臺。
但是,到了大陸就完全不一樣了,我們這里三四十米的樓間距非常普遍,加上昆明空氣質量遠比香港和大陸其他地方好得多,所以,在臥室多做一個陽臺,既可以多享受一份浪漫陽光,也不必顧忌私密和安全問題。
因為普通房子是二陽臺,一個功能陽臺加一個休閑陽臺,但是功能陽臺挨著廚房,只能晾衣擱菜不具備享受性,剩下一個休閑陽臺因為緊挨著客廳,公用性太大缺乏私密性。所以從人性出發(fā),我們需要一個私密陽臺,這個陽臺做在臥室最好。這套思路最后老板還是沒采納,產品策劃不行,營銷和廣告也解決不了問題,所以,我退出了這個項目。
結果怎樣呢?這個樓盤賣了兩年半,只賣出去了1/3,雖然地段很好,但是卻成了昆明賣得最差的樓盤之一。與此相反,另外一家叫中產的開發(fā)商采納了三陽臺的建議,在地段不算好的區(qū)域,僅一年多就賣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