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我飲酒醉,兩眼是獨相隨 —— 網紅經濟
網紅的前世今生
2016年,有一個女生火了,這個集美貌與才華于一身的女子papi醬,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當之勢,坐上了年度網紅的頭把交椅。先是獲得了真格基金、邏輯思維等機構1200萬元的投資,隨后首個貼片廣告便賣出了2200萬元的高價。
縱觀互聯網時代,其實網紅經濟,從沒停止過,我?guī)愫唵位仡櫼幌?。網紅1.0時代,是在天涯、貓撲、榕樹下火起來的安妮寶貝、痞子蔡、南派三叔等等,那個時候主要玩的是文字。我小的時候,就是痞子蔡的鐵粉,還記得他的第一篇小說是《第一次的親密接觸》,你可能也看過這個故事。剛開始沒有書,我是用打印機打出厚厚的一摞紙看完的,輕舞飛揚死的時候,我哭得那叫一個傷心,把一厚摞打印紙都濕透了。到了2.0時代,有圖有真相了,鳳姐、芙蓉姐姐、奶茶妹妹大行其道。網紅3.0時代,是以段子手、電商模特、知名ID為主的短視頻配合圖文的時代,比如薛之謙、張大奕、羅胖等等。網紅4.0,便產自于這兩年最火的直播行業(yè)。前兩天我路過一個包子鋪,賣包子的小伙嘴里念念有詞:“一人我飲酒醉,兩眼是獨相隨”。
這里,要教你一個喊麥的技巧,就是活用“你、我、這、那”這四個字。比如有一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斑@首詩,如何用直播喊麥的形式演繹呢?請跟我一起:”鋤禾我日當午,汗滴這禾下土,誰知那盤中餐,粒粒他皆辛苦?!?
顛覆傳統(tǒng)的網紅經濟
你有沒有發(fā)現,曾幾何時,但凡明星,都是銀幕之上、舞臺之前被塑造出來的完美形象。而在當下這個注意力稀缺的移動互聯時代,人們更接受的卻是網紅身上所凸顯出的真實與貼近,俗稱“接地氣”。以往,運動員接受采訪,一般就是“感謝領導”、“感謝國家”,誰會感謝洪荒之力呢?這是一種我們原先并不熟悉的個體表達,無需判斷對還是不對,只需拿來娛樂消遣?;ヂ摼W讓“追星”的權利天平發(fā)生了傾斜,用戶開始有能力自己生產內容,自主消費內容,甚至圍繞網紅形成了一個生機勃發(fā)的全新產業(yè)鏈,這就是所謂的“網紅經濟”。
你可能也看到了,網紅經濟帶火了花椒、映客、一直播,也救活了微博、美拍和陌陌,還成就了“快手”的彎道超車。這個市場不僅僅屬于草根:比如董明珠姐姐動不動就上個開機畫面,比如王健林大大時不時來個小目標,再比如大洋彼岸的特朗普,每天在推特上刷存在感。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認為,特朗普之所以能夠打敗希拉里,就是因為他更懂得網紅經濟。
一句直播喊麥,幫你記住網紅經濟:
一人我飲酒醉,兩眼是獨相隨。
要想當網紅,我們得想清楚:第一,為什么要當網紅——因為人的品牌更有溫度,人的故事更好講;第二,怎么當網紅——一個詞是爆,一個詞是刷;第三,當網紅怎么變現——你可以接廣告,也可以做網紅電商等等。(具體細節(jié)剖析稍等待更新)
有人說,有些網紅歷久彌新,有些網紅瞬間過氣,這中間,只隔著一個“認知”的距離。這個觀點,你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