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利益,該拿下,要拿下 —— 爭取
漲薪要爭取嗎?
說起職場上的利益爭取,其實非常多,搶錢搶糧搶地盤,亙古不變。我們今天簡單一點,就拿漲薪做個例子。有美國職場心理專家,對一部分世界500強公司做了調(diào)查。他們發(fā)現(xiàn),除了例行的年終調(diào)薪,只有28%的老板會主動為員工漲工資,而實際上,有54%的人獲得過“非常規(guī)加薪”,多出來的這部分,就是主動爭取來的。人常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句話,在絕大多數(shù)場景下,都有效。
當然,有一種例外,就是你確實遇到了那28%,愿意把你的利益想在你前面的老板。不要臉的說,老張就自詡是這種老板,我的團隊,幾乎沒有人主動提加薪,為什么呢,因為他們知道我會想在他們前面,如果還沒加,那一定有原因。我偷偷告訴你,像我這種老板,也有點不好對付,因為我們這種人特別反感你主動提,在我的理解里,你的升職加薪,是我的事情,你的事情就是把你的事干好。對付我這種人,有一招,就是主動爭取更大的責任,因為我們的邏輯里,責、權(quán)、利是必然匹配的,更大的責任,必然意味著更大的權(quán)益。對我來說,是很難做到,給你加了一大攤事,然后“黑不提白不提”,不升職不加薪的。對付這28%,你學會了嗎?
幾種錯誤的爭取方式
當然絕大多數(shù)的老板,確實是“裝傻”的高手,你不提,確實沒戲。所以,我們今天的重點,還是放在要如何有技巧的爭取上。我見過好多錯誤的方式,比較典型的,有下面這么幾種:
首先是“瞎攀比”。比如“誰誰誰業(yè)績比我差,進來的比我晚,憑什么工資比我高?”這么說,聽起來有理有據(jù),實際上是犯了職場的大忌。薪資保密是職場基礎(chǔ)規(guī)則,相互攀比,不但沒有職業(yè)素養(yǎng),還破壞團隊氛圍,除非你是不想在這混了,否則這種事,一定不要干。
其次是“求可憐”?!袄习灏?,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老婆要生二娃,孩子要送出國,還有房貸車貸沒還完……”我就奇怪了,公司又不是慈善組織,哪里來的義務(wù),幫你還貸養(yǎng)娃呢?更何況,我這當老板的一個娃還沒有呢,你都二娃了。你跟我“哭窮”,你不“找死”嗎?
還有一種最要命,就是“撂挑子”。威脅老板,不給漲錢就不干了。其實這跟兩口子過日子一個道理,動不動就把“離婚”掛在嘴邊,不該離的,都被你說離了。同樣的,你拿辭職威脅老板,就算他先答應(yīng)了你,但從今往后,你也再別指望他拿你當“自己人”了。在他的心里,你絲毫沒有職業(yè)精神,忠誠度已經(jīng)大打折扣。他會抓緊做好人才儲備,時機一到,就跟你結(jié)束這種“同床異夢”的日子。
所以,所謂:“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句話,其實我們一直都理解錯了。這個“會哭”,不是跟壓根不哭的那個比叫“會哭”。這個“會哭”,是跟“瞎哭”,“亂哭”的比,知道什么時候哭,怎么哭,這個叫“會哭”。
一句話理解職場溝通里的爭取
知道什么時候哭,怎么哭的孩子,有奶吃。
職場上爭取,你要注意:第一,天時,看勢頭選時機。選擇對的時間,永遠都不會錯;第二,地利,用稀缺說價值。暗示你的不可替代性,增加談判籌碼;第三,人和,用責任換利益。你多干事,就應(yīng)該多拿錢。
如果你是一個老板,你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員工,跟你提加薪,不給加,就走人。你是加呢,還是不加呢?加,或者不加的好處和壞處,都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