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管理者應樹立敢于承認錯誤的榜樣。作為管理者如果自己在出現(xiàn)問題時都不能承認錯誤,那么,其下屬員工也必定是推卸責任的問題員工。 對于一些問題員工來說,導致問題發(fā)生的是一些消極的因素,包括職業(yè)操守和性格上的小缺陷。推諉、愛找茬、夸夸其談以及消極悲觀都是這類消極因素的表現(xiàn)。對于這些員工,管理者要努力做到容人之短,人盡其用。
管理推卸責任的員工 推卸責任在我們的工作中頻有出現(xiàn),是一種相當普遍的現(xiàn)象。其實不僅一些問題員工經(jīng)常推諉,有些管理人員甚至公司領導都會經(jīng)常這樣做。因此,在員工之中出現(xiàn)推諉的現(xiàn)象并不可怕,關鍵是找到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
來自管理者的原因
很多情況下,員工中出現(xiàn)推諉的原因在于管理者。
其一,過分嚴厲的處罰。
過分嚴厲的處罰可能是推卸責任的直接原因。因為員工可能受過這種過分嚴厲的處罰,或者知道處罰的后果,因此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就推卸責任,甚至撒謊,以欺騙來隱瞞錯誤,企圖逃避懲罰。
其二,沒有正確地分派職責。
推卸責任也可能是管理者沒有正確分派職責或者確切定義職責,其直接后果就是找不到問題的責任人,員工們相互推卸責任。
其三,沒有明確員工的責任。
在分配工作的時候,管理者告訴員工如何工作,卻沒有明確員工的責任,所以出了問題之后,才會找不到責任人。
可供遵循的法則
因此,一出現(xiàn)員工推諉的現(xiàn)象,管理者為此要負很大的責任。那么,管理者如何把責任明確到每一個員工身上,讓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呢?通常有以下三個法則可以遵循:
法則一:員工的問題
當管理者幫助下屬解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時,員工的問題都不應成為領導的問題。員工的問題一旦成為領導的問題,那員工就不再有問題了,而作為管理者,不應該幫助一個沒有問題的人。
法則二:員工的責任
任何一次面談結束后,員工帶來的問題,也應該由員工帶出去。員工可以在任何約定的時間向管理者求助,然后雙方共同討論后決定下一步應采取什么行動。
法則三:員工的行動
在偶爾需要領導采取行動的情況下,應由雙方共同決定,管理者不應單獨采取任何行動。
在面對推諉的員工時,管理者應該恪守這三個原則,向員工明確他的問題和責任所在,讓他意識到只有自己主動地采取行動,才能解決問題。
解決方案
面對推諉的問題員工,還有一個解決方案可供管理者使用。方案的核心在于提高管理者自身的技巧:
第一,管理者應樹立敢于承認錯誤的榜樣。作為管理者如果自己在出現(xiàn)問題時都不能承認錯誤,那么,其下屬員工也必定是推卸責任的問題員工。
第二,在管理者給員工明確工作目標時,應以SMART為要求。S-specific(特定),M-measurable(可衡量),A-agree(雙方同意),R-realistic(現(xiàn)實),T-time(時間限制)。SMART 目標就是指這個目標一定要特定,要可衡量,要雙方都同意,要現(xiàn)實可以完成以及要有時間限制。將工作目標明確到了這個程度,推諉的現(xiàn)象也就不容易發(fā)生。
第三,將主動性轉給并一直留給下屬。許多管理者為了激發(fā)員工工作的積極性,經(jīng)常拋出“出了事我兜著”這種話,這很容易使員工把責任推到管理者身上。正確的做法是以“你來做你負責”代替“你來做,我兜著”。
第四,培養(yǎng)下屬積極主動的精神。在培養(yǎng)下屬的主動性之前,管理者必須確保他們有這種積極主動的精神。因此管理者要通過培養(yǎng)員工積極主動的精神來塑造員工的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