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課題研究者/潘文富
老板們對員工有過信心、有過希望、也有過失望、甚至還有絕望。在經歷過多次的冰火兩重天之后,在員工和公司的關系定位上,幾乎每個老板都曾反復思考過,究竟是把員工定位成與公司共同成長共同發(fā)展的合作伙伴關系;還是把員工定位成執(zhí)行工具:只是階段性使用,有問題就更換。這兩種模式都有成功的先例,對員工冷酷無情或是情同手足的老板都能成功。那么,我該選哪一種?
客觀的來說,只有對固定不變的事物,才能定性定位,但人是可變的。人的思想、情緒、狀態(tài)、行動力等等都會變。甚至天天都在變,昨天員工干活認真努力,今天又開始摸魚打混,明天還不知道怎么樣,這種持續(xù)變化的存在,這就很難對人進行一次性的定性定位。
當然,員工的變化也是有原因的,員工從入職、在職、到離職。在這整個過程中,對公司的認識、對行業(yè)的認識、對老板的認識、對同事的認識、對自我發(fā)展的認識、都是在不斷加深的。自然也就會導致員工的自身狀態(tài)出現各種變化。作為老板,不可能跟進每位員工的自身變化情況,只能從整體管理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回到剛開始那個話題,如何看待員工與公司的關系問題,簡單點可以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是希望員工長期留任在公司里,與公司一起發(fā)展;還有一種就是主動設定員工的在職期,時間一到,要么員工能自我提升,跟上公司的新發(fā)展新要求,要么走人。當然,從情感及管理習慣的角度來說,大多數老板還是希望員工能穩(wěn)定在公司里。而筆者的意見是把員工分成兩種:啤酒和白酒。按照兩種酒的不同性質來定性和對待。
白酒釀造成本高,但可以長期儲藏,可以隨開隨飲;啤酒釀造成本低,但保質期短,打開就必須喝完。我們可以把員工簡單分為這兩種:白酒型員工和啤酒型員工。所謂白酒型員工就是自身較為穩(wěn)定,能保持學習進步,能跟上公司發(fā)展和環(huán)境變化,可以持續(xù)為公司做出貢獻的,對于公司而言,是可以長期持有的。而啤酒型員工則是有熱情、沖勁大、執(zhí)行力強、但很快氣就會撒光,有限的熱情很快就揮發(fā)完了,馬上就得要安排離開公司了。
當前的員工隊伍中,90后占比越來越高,絕大多數是屬于啤酒型員工,有新鮮感、有熱情、對自己在公司的發(fā)展有憧憬。但是,也很快能喪失信心、抗打擊能力差、不愿意吃苦、不愿意慢慢的培養(yǎng)鍛煉。面對這個類型的員工,老板在管理思路上就不能慢慢來了,而且要充分迎合啤酒型員工的特征,突出以下幾點工作:
1,
量化崗位職務工作量及對應的待遇收入情況
2,
透明化晉升標準
3,
健全崗位說明書,每個崗位該干什么該對哪些事情負責,一次性說清楚
4,
相關的工作執(zhí)行說明,全部形成完整的執(zhí)行說明書,隨用隨取隨看,所有的標準流程和方法,所有會涉及到的問題,都要白紙黑字的說明清楚。因為啤酒型員工在職時間短,沒有時間慢慢學,所以要做到快速學習快速上手。
5,
對啤酒型員工原則上不做長線考慮,所以提前就得準備好對應的新員工儲備和交接體系。
6,
減少各類對啤酒型員工的負面或是打擊因素,例如老員工排擠或是難度大的執(zhí)行動作,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延長啤酒型員工的熱情持續(xù)期。
總體而言,在當前的員工群體中,值得長期留存的白酒型員工是非常少的,老板別主觀上把所有的員工都定位成白酒型員工,要是把啤酒型員工長期留下來,留下來也是成了廢物。啤酒就只能短期保存、快速飲用、扔掉空瓶子、迎接新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