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富
無數(shù)專家老師都在諄諄教導經銷商,要向大企業(yè)學習,向先進企業(yè)學習,做精細化營銷,終端要廣泛鋪開,高標準陳列,促銷活動常年搞,等等。
這些話對不對?站在理論角度,都對,但站在做生意賺錢的角度,這些做法就有問題了。天天鼓吹經銷商要多鋪市多賣貨的,要么是自己沒做過生意的白面書生,要么是廠家使了錢的吹鼓手。
首先,營銷模式和盈利模式完全就是兩回事。營銷模式是研究如何把貨賣出去,盈利模式則研究怎么把錢賺回來。貨賣出去就一定賺錢嗎?不一定,因為還要涉及到毛利率,應收賬款,尤其是銷售成本,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沒準就把利潤吃掉了,這也就是常說的增量不增利,成本遞增率超過業(yè)績遞增率。
作為廠家,對經銷商的核心定位就是銷售工具,在管理上,追求的是聽話、配合。對經銷商的引導核心是圍繞著“多賣貨”,以及賣高端、賣新品,以及配套的多加人、多加車、多鋪市,等等。
商業(yè)盈利的核心是匹配。引導經銷商做營銷精細化,廣鋪網(wǎng)點,持續(xù)增量,但這與大多數(shù)經銷商的后臺情況不匹配。所謂經銷商的后臺,即是內部管理,業(yè)務團隊的數(shù)量質量及穩(wěn)定性,財務對成本及資金周轉率的控制水平,公司對終端客戶的實質掌控能力,風險預判預防能力,應收賬款管控等等環(huán)節(jié)??偠灾?,后臺粗放,問題頻出,在這樣的基礎上,去擴大鋪市面,推新品,提升業(yè)績,做也許能做到的,但管控不到位,內耗和成本居高不下,最終必然是一地雞毛。當然了,只要經銷商把款打了,貨進了,鋪下去了,廠家是穩(wěn)賺不賠的。
基于經銷商實際的后臺管理水平,外部營銷搞精細化就是死路一條。從匹配的角度考慮,經銷商則可考慮這樣的操作方向:
1.牢固建立單一廠家生意額不超過三成的底線。要充分考慮到任何廠家都會崩盤或是隨時調整在當?shù)氐那澜Y構,超過三成的生意占比,就等于把經銷商死死捏住了。
2.對當前的廠家群,可參照三三制來劃分,即是大品牌暢銷品等,占三成;二線品牌及功能型定位的產品,占三成;補充型及每年引進的新產品,占三成。
3.別被廠家洗腦了,自己也跟著反竄貨。竄貨才是經銷商賴以生存的王道,一箱貨加幾塊錢就拋,圖的就是快速周轉。
4.鋪那么多終端干嘛?你有那么多專業(yè)且穩(wěn)定的業(yè)務團隊來照顧嗎?即便都能照顧過來,這投產比的賬算得過來嗎?只做有限的生意,鋪部分有質量的終端就行了。千萬不能為了達成廠家鋪市要求而鋪市,堅決不能為了廠家銷售人員的獎金,自己墊下去上百萬的資金。
5.別以為自己有辦法能多占廠家的便宜。搞點費用,虛報點退換貨損耗什么的,經銷商的整體財務核算能力玩不過廠家的專業(yè)班子。廠家匯總的是十幾年以來,與全國數(shù)以千計的經銷商往來經歷,你那點小算盤,人家早就提前算進去了。
6.為了完成任務而拼命打款壓倉的事盡量少干。做經銷商,周轉率是第一位的,貨壓在倉庫里,錢壓在廠家或是下游客戶那里,這就是悲劇。至于廠家威脅你說不完成任務明年就取消你的經銷商資格,或是在當?shù)胤智惺袌觯敲?,這樣的廠家你還有必要一起合作下去嗎?再有,強龍不壓地頭蛇,你在當?shù)刈隽诉@么多年的生意,既然能把一個品牌做起來,就應該具備把一個品牌在當?shù)仄赖哪芰?。甚至,從與這個廠家一開始合作的時候,就要提前準備把這個廠家在當?shù)刈鏊赖念A備方案了。你沒有這個能力,廠家就必然對你提出各種要求,甚至廠家一個駐地業(yè)務員,都敢找你吃拿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