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俊,殷俊講師,殷俊聯系方式,殷俊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危機管理與風險管理專家
4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殷俊:假洋鬼子達芬奇危機的收宮 
2016-01-20 46508
假洋鬼子達芬奇危機的收宮

 

2011710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播出《達芬奇天價家具洋品牌身份被指造假》。央視新聞稱,央視記者經過了長達半年多的調查后發(fā)現,達芬奇公司銷售的天價卡布麗緹等家具有相當一部分根本就不是意大利生產的,而是由廣東東莞長豐公司代理生產。

對于央視10日的報道,713日,達芬奇公司在北京召開了情況說明會,在會上,達芬奇家居總經理潘莊秀華堅稱達芬奇代理的意大利品牌全為原裝進口,但也承認與東莞長豐合作生產過美國品牌好萊塢家具。中途,面對一位消費者的厲聲斥責,潘莊秀華突然聲淚俱下,開始痛訴發(fā)家史,對央視曝光的材料不合格、運作方式造假等內容卻始終不予正面解答。

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14日公布了對達芬奇家居公司進口業(yè)務的初步調查結果:這家公司不僅從多個國家進口家具,還通過保稅區(qū)從國內廠家進口家具。

上海市工商局714日已初步認定達芬奇家居存在三大問題:一是涉嫌虛假宣傳,二是部分家具產品被判定不合格,三是大部分家具產品標志不規(guī)范。

718日,達芬奇公司發(fā)布《致消費者的公開道歉信》,稱公司正在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核實情況,對于企業(yè)自身問題將依照相關法律法規(guī)承擔責任,絕不推卸。不過,對產地是否造假、是否接受退貨、如何給予消費者賠償等核心問題卻避而不談,在信中并未提及。

2011722日,達芬奇家居發(fā)布長達62頁的《公開信》回答媒體和公眾的質疑,從內容上看全部是在為自己辯解,認為央視報道失實。例如從未偽造過任何報關單或原產地證書、公司代理的卡布麗緹家具均是意大利制造并進口至中國等等。

  201183日,達芬奇家居發(fā)表致媒體的溝通信,認為有部分媒體是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妄下結論,誤導公眾,目前沒有任何政法部門認定達芬奇存在造假行為。但對于央視和其他媒體的報道,依然沒有拿出有力的證據證明媒體報道失實,還是一個勁兒地只喊冤。

2011831日,上海市工商局公布對達芬奇家居的初步調查結果,顯示其家具產品質量不合格,且在產品標簽標注和廣告宣傳方面存在不規(guī)范行為。

9月,達芬奇官方微博卻突然發(fā)力,先是否認造假,發(fā)布關于《東方早報》報道不實的嚴正聲明,又解釋一日游并非欺詐,而是報關模式不同。

11月,達芬奇又在微博上表示要追責廣東衛(wèi)視的虛假新聞誣陷,要求其公開道歉,否則將向法院提起訴訟。

12月初還向新聞出版總署、廣電總局進行了舉報,自稱100萬元擺平造假門,同時向北京市公安局報了案,要追究相關人員的刑事責任。

1223日,上海市工商局下達裁定書,確定達芬奇存在部分家具產品質量不合格、產品標簽標注和廣告宣傳不規(guī)范3項違法行為,決定沒收不合格產品,并處以133.42萬元罰款。當晚,達芬奇即發(fā)表聲明,除再次稱央視報道是虛假新聞以外,更對上海市工商局檢測所用標準、檢測方法表示質疑,拒不承認處罰罪名,并揚言要對上海市工商局提起行政訴訟。在其后幾天里,達芬奇家居與上海市工商局通過微博發(fā)起了一場公開論戰(zhàn),直斥上海市工商局濫用權力。

201202月,新聞出版總署通報了中央電視臺《達芬奇密碼》報道調查情況,調查組認為,根據現有調查證據,中央電視臺的報道內容基本屬實。根據現有調查證據,調查組尚未發(fā)現李文學索取或收受錢物。達芬奇公司舉報的100萬元公關費用打入其聘請的公關公司股東個人賬號,后轉回該公關公司帳上。該公關項目負責人也表示,此錢款系公關公司的公關服務費,與李文學無關。但是,在《達芬奇密碼》報道中也存在個別采訪對象的身份未經核實、結論不夠嚴謹等問題。

針對新聞出版總署最新公布的“達芬奇”報道問題調查結果,211,達芬奇公司董事黃志新稱,達芬奇公司對新聞出版總署的調查結果進行了開會研究,經過討論,公司相關方面達成一致,決定不對新聞出版總署的調查結果進行回應。黃志新表示,一直關注達芬奇事件的媒體應該知道是怎么回事。達芬奇隨后悄悄交了上海工商的罰款,此事終于告一段落,但達芬奇已經從人們的視線中漸漸淡出,永遠洗不掉造假的印痕。

達芬奇危機可謂一波三折,最終以這樣的方式收宮,讓人匪夷所思!

713日的情況說明會上,達芬奇的危機公關有五個明顯的缺陷:一是速度太慢,二是領導人親自當發(fā)言人,三是一上來和媒體展開對抗,四是邀請意大利的經銷商向中國的媒體和消費者施加壓力,五是領導人哭錯了時機!

然而錯誤還不止這些,我們知道危機發(fā)生時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時間越短越好,可達芬奇卻多次主動挑起是非,不惜擴大危機的影響。

危機發(fā)生時,達芬奇采取了與政府、媒體、客戶對抗的方式。我們知道,危機存在時公眾不會關心危機本身,只會關心自身的利益,而且公眾面對職能部門指責企業(yè)時,一般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同時達芬奇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又具有可替代性,這樣的主動挑戰(zhàn)如果達芬奇真的沒錯,這樣的做法最后可能會得到看似公正的判決,但隱性會失去很多東西,如客戶、市場、形象、信譽的!但關鍵是達芬奇真有錯呢,這就像一個無賴一樣,明明自己有錯,卻百般狡辯!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