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丹紅,蔡丹紅講師,蔡丹紅聯(lián)系方式,蔡丹紅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蔡丹紅 2020年度中國20強講師
戰(zhàn)略、品牌、營銷咨詢培訓專家
47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蔡丹紅:中國老板們看中的是歷史、是過去 ,老外們看中的是未來
2016-01-20 31755
近日,當大家得知騰訊其實是被日本人所控制,阿里巴巴其實是被美國人控制……,心底泛起的是一種震驚、些許的擔憂甚至恐懼。仔細想想,其實這個世界正在融合,不知是否有人在收集信息總結一下,這些年我們中國人又通過資本滲透的方式控制了多少著名的洋品牌。比如聯(lián)想收購IBM,比如吉利收購沃爾沃。差異在于中國老板們的收購可能都是放在已經成名的品牌。而不是潛在的還不能斷定前途的商業(yè)項目。也就是說大部分中國老板們看中的是歷史、是過去,而老外們看中的是未來。

    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深層次原因應該與中國老板們的心理需求有關。一個從貧窮中突然暴富的群體,心理最大的渴望是什么,不是錢。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就是社會價值的認同。而收購已經被社會群體中廣泛公認的品牌就能夠最大程度地滿足這種心理需求。因此中國的老板們的收購必然與已經成名的品牌有關。

     第二個原因是:中國的老板的成長大部分是依托于提高更高的性價比的產品競爭力獲得的,當著產品競爭已經無路可走,無利可圖時,必然滋生的是如何擺脫血腥的價格戰(zhàn),而品牌競爭正是一個直接可見的出路。因此必然把前途寄托在品牌競爭力的提升上。而中國企業(yè)傳統(tǒng)的已經習慣的經營模式與品牌化的經營模式從理念到執(zhí)行有著本質的差異,這種方式中國的大部分企業(yè)都不適應,因此收購名牌顯然是一個有效的策略。

    但是,可能大部分企業(yè)沒有關注到,商業(yè)競爭的本質是盈利,而盈利的基礎是生意項目。品牌的競爭基礎是品類。而任何一個品類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如果收購的是一個生命周期已經接近晚期的品牌,就像炒樓的接到了最后一棒,其結局可想而知。也許在今天這樣的時代,中國的企業(yè)在做兼并收購或新項目投資決策時首先應該審視的是品類,然后才是品牌。對品類的生命周期進行深刻的研究,找到一個有強大生命力的新品類,方能真正地把握未來。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