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強,張小強講師,張小強聯系方式,張小強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精益化生產運營管理專家
6
鮮花排名
819
鮮花數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張小強:讓尊重成為一種習慣
2018-01-30 2241

2017-03-13(貴陽-重慶 航班上執(zhí)筆)


機場一幕:一對夫妻在過安檢口時,與機場安檢人員發(fā)生口角,互相爭執(zhí)不下,引來眾人圍觀,于是上前了解情況并居中調解,只因女的不愿摘帽給安檢人員免冠取照,按規(guī)定是不允許通過放行的,男的則上前指責盤問安檢人員,矛盾就此發(fā)生。在其它安檢人員與乘客的共同協(xié)助之下,女的終于同意配合安檢,而后夫妻雙方也對安檢小妹當眾誠肯道謙,小小“囧劇”結束,眾人離去。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即使路邊乞討的流浪漢也一樣。


常言道“尊嚴無價”,一個人的尊嚴代表著一個人的價值,一個流浪漢也許不會記得每一個扔給他硬幣的人,但對那個愿意以平等的態(tài)度和他說話的人,卻能夠一直記得。


法國一個小鎮(zhèn)有一天來了個流浪漢,他看上去走了很多地方,衣衫襤褸,肚子餓得咕咕叫,他向過路的人乞討,路過的人有的趕快繞道走開,有的扔了一點錢打發(fā)他。


一個老太太看到了流浪漢,翻遍了身上的口袋,沒有翻出一分錢,她很抱歉地對流浪漢說:“對不起,我跟你一樣……”說著指了指空空的錢包。


沒想到的是,流浪漢對老太太鞠了一躬,他說:“謝謝您,只有在您身上,我看到了真正的尊重?!?


同樣是鞠躬,發(fā)生在民國時期的一件事也值得我們深思。1917年1月,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蔡元培到校的那一天,整個學校的工友都列隊在道路兩邊,向他鞠躬,這時蔡元培走下馬車,摘下西式禮帽,也對這些雜工深深鞠躬。北大是當時中國最高等的學府,新校長沒有高高在上的官僚姿態(tài)。這種平等的心態(tài)為中國教育界吹進了一股新風。


古語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懂得尊重的人眼中,沒有三六九等,只有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點,尊重別人,正是尊重別人的閃光點。尊重會和包容相伴而行,尊重了他人的優(yōu)點,也意味著愿意包容他人的缺點。


一個總是笑話別人、揭別人的短處、用言語行動貶低對方的人,只會換來別人的仇恨和敵意;而真誠待人,包容他人缺點,喜歡贊美對方的人,則會換來別人相同的友情。人與人的關系有時很像回聲,你對著山谷笑,回聲也是笑聲,對著山谷大罵,遠處也會回敬同樣的惡言惡語。想要得到別人的尊重,想在別人的心目中變得重要,首先要要求自己尊重他人,人與人的相處,倘若能夠牢記對方的好,遺忘不快,他們的關系就會到達一種境界,而在現實中,人們往往氣量不夠,總是記著別人對自己的冒犯,而不是付出。

尊重他人,要以感恩的態(tài)度面對他人的付出,有些人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付出,認為別人為自己做的事都是自愿的、理所當然的,這種想法來自于這個人內心的自私。但是,互相尊重是人和人交往的前提,平等是人和人交往的基礎,一個人長久地付出,另一個人卻不懂得回報,感情的天平就會失衡,結果導致二人關系的瓦解。


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應該同時進行,一位蘇聯教育家說:“沒有自我尊重,就沒有道德的純潔性和豐富的個性精神。”一個不懂得發(fā)掘自己的優(yōu)點、尊重自己的人,自然沒有能力理解他人,而一個懂得自尊自愛的人,才能用高標準要求自己,其中,便包括尊重他人這項美德,他們會對身邊每一個人投以禮貌的微笑,對身邊每一個善意的舉動說聲“謝謝”,對他人的優(yōu)點報以敬意。尊重其實是一種習慣,有修養(yǎng)的人,總是對他人懷著永恒的尊重。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