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一,守一講師,守一聯(lián)系方式,守一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黃帝內經》養(yǎng)生 實踐專家
41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守一:方法療效:真氣運行養(yǎng)生實踐方法主要治病機理簡析
2016-01-20 52254
真氣運行養(yǎng)生實踐方法主要治病機理簡析 人體疾病的治療靠的不是醫(yī)生,而是自己。因為人為萬物之靈,身體固有的潛能非常強大,具有自我檢查、調節(jié)、修復、重建等一系列自我療能。人和醫(yī)生所要做的是就是營造適當?shù)臈l件,確保人體自我療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中醫(yī)學認為,人之所以生病,是由于真氣虛衰、陰陽失調、氣血不和、經絡不暢,臟腑虧損、或虛或實、正邪相爭引起的?;凇饵S帝內經》等中醫(yī)典籍所創(chuàng)的真氣運行養(yǎng)生實踐方法就是通過凝神調息的方法,從培補真氣入手,貫通經絡,調和氣血,燮理陰陽,補益臟腑,促進生命活動的有序化,發(fā)揮自我療能,從而達到治病健身、延年益壽的目的”。其主要治病機理簡析如下: 1、培補元氣,祛除病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黃帝內經》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闭f明無論什么疾病,都是正邪斗爭的具體體現(xiàn)。如果人體真氣(即正氣,為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又是動力的源泉)虛衰,不足以抵御趁虛而入的外邪,由此而變生百病。如果真氣充足,邪氣就不會侵入,機體生理功能旺盛,疾病也就不會發(fā)生。該方法注重靜心養(yǎng)氣,培補真元;從培補后天脾胃元氣入手,以后天補先天;下焦丹田真氣充足旺盛,并對全身各臟腑經絡、四肢百骸溫養(yǎng)賦予能量,足可起到固本培元、匡扶虛衰、祛除病邪之功。 2、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中醫(yī)痰瘀留滯、氣血阻礙、經絡不暢,均由于“不通則(病)痛”,典型的關節(jié)炎病癥就是由于病邪滯留于經絡骨節(jié),氣血不流暢所致?!饵S帝內經》載:經脈“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該方法在培養(yǎng)真氣基礎上強調運行真氣,貫注任督,以打通小周天為基礎,進而旺盛的真氣自然循經流注于奇經八脈、十二經絡乃至全身所有的經絡(包括孫絡)之中。經絡通暢了,血液也就活了,微循環(huán)障礙改善,氣血調和得以周流全身,生生不息。一旦痹阻的血脈骨節(jié)經氣流暢,風寒濕熱等病邪沖刷殆盡,則疾病得以治愈,人體各部分的正常生理功能恢復。這就是“通則不痛”。 3、陰平陽秘,補益臟腑: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由于真氣虧虛而又不能補充,本身就會導致機體臟腑經絡機能的紊亂;陰陽偏盛或偏衰,失去正常的平衡,就會產生許多疾病。通過該方法的鍛煉,可取得心腎相交、腎陰腎陽不虧、陰脈之海、陽脈之匯的任督兩脈經氣環(huán)流等陰平陽秘之效,精氣神旺盛,疾患消除,身體健康。同時,通過練功使心神安寧,“主明則下安,以此養(yǎng)生則壽”,協(xié)調臟腑的功能,使各臟腑各安其職,發(fā)揮各自應有的作用,呈現(xiàn)出“抑亢助虛”的雙向調節(jié)效應,從而使相應的病癥得到改善。如此,陰氣平和,陽氣固密,臟腑平衡,精氣旺盛,身體健康,性情平和,心神安寧。 4、呼吸順暢,放松靜心:吐故納新,靜以養(yǎng)生 真氣運行養(yǎng)生實踐強調“自然呼吸、注意呼氣”,這一方法特色符合人體生理自然科學規(guī)律,有助于生命活動有序化。人通過呼吸,吐故納新,進行體內外氣體交換。在全身放松、自然呼吸的基礎上,人為地鍛煉“注意呼氣”,可促進呼吸變得更加均勻深長。同時,通過外呼吸推動人體內呼吸,人體氣機隨著呼吸運動而升降出入,真氣在體內旺盛暢通地運行,也可使得全身更加放松,呼吸更加均勻而深長,呼吸頻率甚至可達到每分鐘2-3次。練功有成者外呼吸若有若無,全身皮膚毛竅的呼吸功能大大增強。這極有利身體健康,尤其是對于肺活量小、耗氧量大的人來說,呼吸順暢而均勻深長,可多吐出濁氣,多吸進氧氣,更好地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能量的化生和蓄積。 另外,練功強調全身放松,調心凝神,消除思想雜念,以一念(注意呼氣)代萬念,誘導幫助入靜,這種自我調節(jié)、控制大腦神經的訓練有助靜心。加上真氣旺盛,腎精元氣通過督脈不斷補益腦髓,極大地增強元神的力量,大腦本能的調節(jié)管制力量得到更好的發(fā)揮,精神得以安寧。同時,外呼吸順暢而均勻深長,人體內呼吸旺盛(真氣在體內經絡旺盛地暢通運行),氣血調和,陰平陽秘(心腎相交、水火相濟)、更加容易放松入靜,人體整體處于平衡和諧的狀態(tài),讓人氣定神閑、身心舒暢愉悅,性情平和,心靈寧靜。 根據(jù)《黃帝內經》“恬憺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意思,安靜下來,什么也不去想,靜極生動,真氣便從之而生,更加旺盛地暢通運行;內守自身,神不外馳,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疾病就無從產生。事實上,當人處于一種相對入靜狀態(tài)時,不但可減少氣血的消耗,人體固有的潛能還可得到充分的發(fā)揮,人體內一切都會變得井然有序、平衡和諧。由此,靜(心)以養(yǎng)生,和宇宙自然渾然融為一體,在虛無靜定中生命生生不息……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