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哈佛商業(yè)評論》創(chuàng)刊90周年之際,我們似乎可以借機反思一下,自問一個基本問題:那些管理更佳的組織,是否更容易成功?
過去10年我們一直在通過研究尋找答案。這種努力看似愚蠢,因為答案不是明擺著嗎?當然是肯定的。但是作為科班出身的經濟學家,我們相信,有必要對長期以來的假設進行再驗證,看它是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至少從1911年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發(fā)表《科學管理原理》以來,企業(yè)界一直在試圖遵循各種正式的最佳管理實踐。諸如復雜理論和權變理論等學術理論紛紛涌現,而管理實踐方面的創(chuàng)新更是層出不窮,比如分權化預算法、業(yè)績評估以及精益制造等。為了給研究找到一個可檢驗的假設,我們在對數千個組織進行研究時,主要考察它們是否遵循三條基本的管理實踐,這三條普遍被認為是構成管理實踐的核心要素。
目標:該組織是否基于嚴格且可行的短期業(yè)績基準建立長期目標?
激勵:該組織是否為表現優(yōu)異者提供升遷機會和獎金,是否對業(yè)績不佳者進行再培訓或者調崗?
監(jiān)控:該組織是否積極收集并分析業(yè)績表現數據,從而找到改善的機會?
我們的研究人員詢問經理人一組開放式的問題。通過這些精心設計的問題,我們希望挖掘出其組織是否實施這些管理實踐及其實施細節(jié)??傮w上,我們得到了三點結論。
首先,根據我們的標準,全世界很多組織的管理都非常糟糕。管理有效的公司會將生產效率及其他指標設為目標,基于這些目標來決定薪資調整和職位升遷,并不斷考核結果,而很多公司上述這一點都沒有做到。
第二,好管理和卓越業(yè)績表現之間有很強相關性,這在生產率、資本回報以及公司存續(xù)等指標上可以體現。確實,根據我們?yōu)楣芾硭皆O定的五分制標準,管理水平每增加一分(相當于從后三名上升至前三名),相應的生產效率就會提高23%(見后文“好管理帶來高回報”)。
第三,管理水平可以影響一國國力。例如,我們的研究顯示,美國和歐洲在生產效率方面的差距約為30%,其中將近1/4源于管理差別。
根據五分制的管理評分標準,當管理水平每提高一分,就會推動全球制造商業(yè)績改善。研究者基于企業(yè)的三項基本管理實踐的執(zhí)行情況進行評分,即目標、激勵和監(jiān)控。
管理實踐評分提高1
+23%
生產率
+14%
市值
+1.4
年銷售增速
在明確了好管理能帶來實際業(yè)績改善的結論后,我們再來回答一個更棘手的問題:這些簡單原則是否適用于復雜的全球性問題,包括教育和醫(yī)療低效問題?顯然,這是一個大大的問號。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沿用了對制造商的研究方法:試圖在學校和醫(yī)院里,找到管理三原則和業(yè)績改善之間的相關性?;趯Ξ數亟浝砣说牟稍L,我們發(fā)現,好管理確實能改善業(yè)績表現,甚至是在私人行業(yè)以外。
在評估管理實踐之初,我們主要關注中型制造商,既包括獨立企業(yè)也包括跨國公司,員工人數從50人到5000人不等。我們的100多名研究人員收集了2004年以來的數據,收集的樣本公司超過8000家,分布于20個國家,既有發(fā)達國家也有發(fā)展中國家。
糟糕管理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在法國有一家約500人的私人制造企業(yè),其經理人感到很無奈,因為公司無法調動起那些冷漠員工的積極性。在工會的壓力以及勞動法規(guī)保護下,這些員工的工作實際上都成了鐵飯碗。在平衡生產線方面,這位經理惟一能做的就是將差員工和明星員工調配在一起,但是這種做法導致明星員工不能獲得小組獎金,最終選擇了用腳投票。他說,公司變成了懶人收容所。
而在另一家公司,經理人的獎金制度過于復雜,形同虛設。該制度涵蓋了利潤率、銷售增速、庫存周轉率和員工流失率在內的20多個指標,其中很多指標的考核周期不同,評估方法也前后不一致。經理人告訴我們,他們對這些指標視而不見,而“似乎是隨機發(fā)放”的年度獎金根本沒有什么激勵作用。
借助我們和麥肯錫合伙人約翰·道比(JohnDowdy)及史蒂芬·道根(Stephen Dorgan)一起開發(fā)的業(yè)務評估工具,我們密切關注18項管理實踐。這些實踐可歸為三大類:目標,激勵和監(jiān)控(參見后文“詰問經理人”)。在對經理人進行電話采訪后,我們基于五分制對每家工廠每項管理實踐的執(zhí)行情況進行評分,然后每個工廠給出一個總平均分,低分最為常見。美國公司中,僅有15%的公司得分在4分以上,而美國以外的公司,這一比例還不足5%。超過30%的美國公司以及超過70%的巴西、中國和印度公司,得分在3分或3分以下。這些公司甚至連最基本的業(yè)績表現數據都不收集,幾乎沒有激勵措施。
在對20個國家8000多家制造商的工廠經理進行訪談后,我們掀開了一線經理人管理實踐的面紗。下面是相關訪談話題及問題的舉例。
目標關聯性
目標如何落實到每個員工?
目標明確性和可比性
是否有人抱怨目標過于復雜?
后果處理
如何處理某一業(yè)務領域不斷出現的失誤?
樹立人才至上思維
高級經理如何體現吸引以及培養(yǎng)人才是重中之重?
末位淘汰
對于差員工,能容忍多久?
員工價值獨特性
在你的公司工作有什么特別之處?
人才保留
當一位明星員工要離開時,公司會做什么?
持續(xù)改善
通常情況下如何發(fā)現并解決問題?
業(yè)績追蹤
通過哪些關鍵指標追蹤業(yè)績?
業(yè)績對話
對于一個既有問題,如何找到問題根源?
在一項相關研究中,我們與世界銀行合作,在紡織業(yè)樞紐城市印度塔拉普進行了一項管理實踐試驗,我們向66家制造商發(fā)出邀請,其中有28家工廠(分屬于17家公司)接受了邀請,我們將這些工廠隨機分成干預組和控制組。分到干預組的14家工廠可以獲得一位咨詢師高質量的免費咨詢建議,這位咨詢師5個月中會有一半的時間在現場,診斷問題、指導經理人并協助貫徹管理實踐。咨詢建議來自最基本的精益制造理論,沒有什么前沿或復雜理論?;旧希@些公司會學習之前提到的三原則:設立目標,建立激勵機制以及業(yè)績監(jiān)控。作為后續(xù)跟蹤,未來一年多的時間,每月我們都會對這28家工廠進行一天回訪。
試驗開始時,工廠設施多污濁不堪且生產效率低下。很多工人一天要工作12個小時,每天的報酬僅5美元,而且生產事故頻發(fā)。例如,我們聽說在一家紡織廠,由于一條抑制帶有問題,導致一段橫梁從車上掉下來,砸傷了一名工人的腿。由于沒有病休工資,他和他的家庭出現了嚴重的財務困難。雖然工資水平很低,但這家公司利潤微薄。在這個地區(qū),貸款違約并陷入破產的公司屢見不鮮。
干預措施讓那些接受幫助的工廠改頭換面。平均來看,這些工廠的廢品率下降了逾50%,庫存水平降低了20%,產量增加了10%。另外,CEO們普遍感覺這些工廠更容易管理了,可以添置新設備,擴張產品線。前面提到的那家砸傷員工腿的工廠,生產率提高了近20%,據我們估計,其平均利潤增加了約30%(在這些公司,利潤水平通常是高度機密)。那家公司又開設了第二家工廠,從競爭對手那里挖來100名紡織工人,承諾的工資水平比對手高10%。生產安全方面也有所改善。例如,對工廠清潔狀況進行日常檢查,避免機油和棉花廢料纏繞在機器上,以防止火災。
看到好管理在制造業(yè)經營方面產生的效果之后,我們將研究擴大至其他組織。目前我們訪問了美國、英國、德國、意大利、瑞典和印度的1000家學校,以及上述國家及法國的1300家醫(yī)院,并遵循對制造商的做法,給每個組織評分。
我們對管理水平的評分結果顯示,整體來看,學校和醫(yī)院在管理上甚至比制造業(yè)企業(yè)還要糟糕。舉一個典型例子,英國一位護士告訴我們,她所在的醫(yī)院不是每層樓都放有床上用品,雖然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一天晚上,她到另外一層給一位患者取新床單,返回時發(fā)現另一位患者死于急癥突發(fā)。院方并未建立監(jiān)測或改正這類錯誤的流程,兩年后,床上用品的相關政策還是老樣子。
公共部門在賞罰方面同樣糟糕。美國一位高中校長告訴我們,一位老師講課聲音非常小,以至于學生都聽不清,學習成績很差,如果哪位學生被安排到了后排,家長就會投訴。校長多次對這位教師進行培訓,但是毫無效果。根據工會規(guī)定,解雇一個人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這種糟糕的教學狀況年復一年繼續(xù)著。
當然,一些教育機構會根據明確的目標定期對學生和教師進行評估,并提供適宜的激勵措施。與之類似,很多醫(yī)療保險機構也會針對各類流程設定目標,比如訂單輸入和誤差減少,并根據嚴格的監(jiān)控對員工進行獎懲。將管理實踐和結果比較之后發(fā)現,評分較高的學校考試成績更加優(yōu)異:管理評分每增加一分,學生的考試成績就會躍升大約10%。醫(yī)院的情況也類似,管理評分每增加一分,收入急診室的心臟病患者的30天死亡率就會降低0.5%。
我們沒有對所研究的學校和醫(yī)院進行干預,但是其他研究這樣做過。例如,哈佛的羅蘭·弗萊爾(Roland Fryer)在德州城市休斯頓的學校進行了管理試驗。在一項研究中,讓該市最差學區(qū)的9所學校采用一些簡單的技術,比如收集和分析每周成績數據(令人驚訝的是,這種做法并不常見),這樣一來教師們可以迅速幫助落后的學生。在這些接受干預的學校,數學成績、出勤率和畢業(yè)率等指標均遠遠好于仍沿用老方法的控制組的學校,不合格學生下降了逾70%。針對教師的現金激勵舉措在印度和肯尼亞等發(fā)展中國家取得了成功,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成績(美國的結果更加復雜)。
通過西雅圖弗吉尼亞梅森醫(yī)學中心(VirginiaMason Medical Center)的例子可以看出,當一家醫(yī)療機構齊心協力努力改善管理實踐的話,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受豐田生產系統(tǒng)啟發(fā),該醫(yī)學中心2002年引入諸如大范圍績效監(jiān)控和每周團隊例會在內的一些措施。這些改變顯著改善了醫(yī)護水平。以胸部科室為例,從患者撥打第一次電話到出具診斷書,之間的間隔從3周縮短至3天。這些改變也提振了員工的士氣,這家醫(yī)院在連年虧損之后實現了盈利。
在塔拉普,我們對一些公司實施干預后,輕而易舉地證明了好管理的價值。但是,我們急需將這一結論告訴給世界上成千上萬業(yè)績落后的公司、學校和醫(yī)院。好管理的認知率非常低:研究中,79%的組織聲稱自己的管理高于平均水平,這和我們的評分結果有很大出入,不論是在管理實踐上還是在整體業(yè)績表現上。
最有可能帶來業(yè)務改善的是本地經理人。要想知道自己與別人的差距究竟有多大,這些組織必須嚴格評估自身的管理實踐,并與其他組織進行比較。經理人可以通過我們在worldmanagementsurvey.org網站上的管理評分表,根據國家和行業(yè)迅速給自己把脈。
當然,認知僅僅是一個開始。在找到短板之后,經理人應該有條不紊地著手努力。我們看到一些組織有了良好的開端,它們從尋找需要改善的流程著手(例如,產品研發(fā)是否過于緩慢),然后設計一些規(guī)則,監(jiān)控短期和長期進步。理想的情況下,每個人都對目標了然于心,比如,我們研究的一家公司就曾把目標貼到了CEO的門上。這些目標應該被轉化為公司目標、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并經常且有目的地去追蹤它們。通過這一做法,公司能用涉及所有職能部門的、及時有效的行動計劃取代同事之間的互相指摘。
不過,你不能奢求立竿見影的結果。通用電氣、麥當勞、耐克和豐田都不是一夜之間就成為行業(yè)領頭羊的。它們建立了明確的目標和有效的激勵機制,并在以后的很多年持續(xù)監(jiān)控業(yè)績表現,總是在尋找改進的空間。小的改變有助于推動之后更大的變革。例如,在印度紡織工廠,我們通常先在工廠一角的幾臺機器上進行變革試點,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克服他們對精益制造的抵觸。試點項目產生的積極結果為變革整個工廠鋪平了道路。
很多情況下,諸如產量限額和關稅壁壘等國家政策(這些政策削弱了競爭)會強化糟糕的管理。例如,在印度,高關稅壁壘使得低成本的中國紡織品無法進入印度市場,這就給印度國內的廠商提供了一把躲避國際競爭的保護傘。政府可以發(fā)揮積極作用,降低針對某類行業(yè)的補貼、取消對某些公司的稅收減免以及降低貿易壁壘。
在教育和醫(yī)療行業(yè),好管理實踐往往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帶來翻天覆地的效果。例如,馬士德瑞特許學校(Mastery Charter Schools)接管費城3所中學3年之后,這些學校的考試成績提高了50%,暴力行為下降了80%。弗吉尼亞梅森醫(yī)學中心CEO加里·卡普蘭(Gary Kaplan)和他的管理團隊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改善了該醫(yī)學中心的情況。經理人和一線員工一批一批前往日本學習豐田生產系統(tǒng),回來后再與其他員工一道改善患者看護。
另外一個問題 在研究中,我們還要解決的另外一個問題是,為什么有些組織具有變革的動力,而有些組織沒有。最終,我們發(fā)現了一種模式:領導者通常會先倡導變革以應對極具挑戰(zhàn)性的情況。例如,由于地處地震活躍帶,弗吉尼亞梅森醫(yī)學中心不得不加固其老舊的建筑,使它們能抵御地震災害。由于這一項目耗資巨大,醫(yī)院領導層意識到首先需要實現扭虧為盈。這一動議加上經理人們希望改善醫(yī)療服務水平的迫切愿望,促使弗吉尼亞梅森醫(yī)學中心實現了組織轉型。
本輪全球經濟衰退正是前文提到的那種極端挑戰(zhàn)。毋庸置疑,經濟衰退帶來的嚴峻挑戰(zhàn)至少能促使部分公司、學校和醫(yī)院審視并大刀闊斧的調整管理實踐。盡管“呼吁更好的管理”聽起來有些平淡無奇,但是鑒于好管理實踐對收入、生產率、在全球范圍內提供急需的服務的潛在影響,這一口號實際上相當大膽且激進。
---轉于哈佛商業(yè)評論
你的企業(yè)有沒有這樣的困惑?
同樣是做企業(yè),為什么有的企業(yè)賺錢了,而有的企業(yè)卻虧錢了?
同樣是一個行業(yè),為什么有的企業(yè)賺錢很多而且輕松,而有的企業(yè)賺錢不多而且費勁?
同樣是一樣賺錢的企業(yè),為什么有的企業(yè)財富實現上體現了乘數效應,而有的企業(yè)卻僅體現加法效應?
為什么有了財富卻富不過三代?
發(fā)送“X”給我,讓《企業(yè)財富工場特訓營》告訴你答案
>> 如果感覺不錯,就大方分享吧
課程、特訓營、顧問和投融資業(yè)務咨詢,請聯系:
電話:010-64495082
手機:15011006695;
業(yè)務助理QQ:2417702459
業(yè)務助理微信:fengpengcheng-hh
E-mail:uibe_zbyy@sina.com
新浪/騰訊微博:資本運營專家馮鵬程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