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14世紀,英國奧卡姆的威廉對當時無休無止的關于“共相”、“本質(zhì)”之類的爭吵感到厭倦,于是著書立說,宣傳唯名論,只承認確實存在的東西,認為那些空洞無物的普遍性要領都是無用的累贅,應當被無情地“剃除”。他所主張的“思維經(jīng)濟原則”,概括起來就是“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 許多東西是有害無益的,我們正在被這些自己制造的麻煩壓跨。事實上,我們的組織正不斷膨脹,制度越來越煩瑣,文件越來越多,但效率卻越來越低。這迫使我們使用“奧卡姆剃刀”,采用簡單管理,化繁為簡,將復雜的事物變簡單。
我們在處理事情時,要把握事情的實質(zhì),把握主流,解決最根本的問題。不要把事情人為地復雜化,這樣才能把事情處理好。
生活理念
作為一種思維理念,當然并不僅僅局限于某一些領域,事實上,奧卡姆剃刀在社會各方面已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奧卡姆剃刀同時也是一種生活理念。這個原理要求我們在處理事情時,要把握事情的本質(zhì),解決最根本的問題。尤其要順應自然,不要把事情人為地復雜化,這樣才能把事情處理好。 愛因斯坦說:“如果你不能改變舊有的思維方式,你也就不能改變自己當前的生活狀況?!?/span>當你用奧卡姆剃刀改變你的思維時,你的生活將會發(fā)生改變。 在運用奧卡姆剃刀時應牢記愛因斯坦的一句著名的格言:萬事萬物應該都應盡可能簡潔,但不能過于簡單。如果將這一理念與中國儒家的《中庸》思想結合起來,那么會使我們的行為更趨于完美。
“奧卡姆剃刀”三法
對于組織在目標設置與執(zhí)行過程中因上述種種原因而出現(xiàn)的目標曲解與置換,有一個根本的解決之道,即“無情地剔除所有累贅”,這也正是“奧卡姆剃刀”所倡導的“簡化”法則:保持事物的簡單化是對付復雜與繁瑣的最有效方式。具體而言,有三種措施可以幫助我們避免目標曲解與置換現(xiàn)象的發(fā)生: 組織結構扁體化與組織結構非層級化已經(jīng)成為企業(yè)組織變革的基本趨勢。在新型的組織結構中,傳統(tǒng)的企業(yè)組織結構中嚴格的等級制度已經(jīng)不復存在,組織中上下有序的傳統(tǒng)規(guī)則被淡化,員工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分工合作關系,基層員工被賦予更多的權力,他們有可能參與部門目標甚至于組織目標的制定,組織內(nèi)的信息不再是上下級之間的單向傳遞,而是一種網(wǎng)絡化的即時式雙向溝通。在這種組織中,顧客的需要成為員工行動的向?qū)В藗兊男袨榫哂忻鞔_的目標導向。同時,由于員工的積極參與,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之間的矛盾得到最大程度地消除。 也就是說,組織需要從眾多可供選擇的業(yè)務中篩選出最重要的、擁有核心競爭能力的業(yè)務,在自己最具競爭優(yōu)勢的領域確定組織的目標。這樣,才能確保組織集中精力,就可以以最少的代價獲得最豐厚的利潤。反之,如果目標數(shù)量過多,往往會使經(jīng)營者難以同時兼顧太多的業(yè)務,從而顧此失彼。韋爾奇上任通用電氣公司總裁時,從簡潔高效的角度出發(fā),提出“非一即二”原則:必須把本產(chǎn)品做成本數(shù)一數(shù)二的產(chǎn)品,否則一律賣掉。3. 簡化流程,避免不必要的文書作業(yè)
事實上,由于個體受自身思維方式的限制,簡單的信息遠比復雜的信息更有利于人們的思考與決策。因此一個優(yōu)秀企業(yè)的主要特征,就是他們知道如何保持事情的簡單化,不管多復雜的事情都能將其變得簡單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