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俊峰,譚俊峰講師,譚俊峰聯(lián)系方式,譚俊峰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沙盤培訓專家、沙盤專利持有人
5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譚俊峰:從“學而時習”談職教改革
2016-01-20 45836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看來,學習本應是快樂的,但很遺憾,今日中國之學子少有能體會到這種學習的美妙,從小學到大學亦復如是。從學生們課堂上漫不經(jīng)心的表情和五脊六獸的掙扎中看,實乃無比痛苦也!

   根源何在?“習”也!

   中國之社會,信仰缺失帶來理想空化,進而功利主義無孔不入,教育大廈頃刻崩塌,應試大軍所向披靡,本應快樂的學習凈土成了理想無法扎根的不毛之地。

   學習為了啥?為了升學。升學為了啥?為了就業(yè)。就業(yè)為了啥?為了過得好。過得好又為了啥?反問你一句:你這人是不是腦子有病???啞然一笑。

   人生是需要理想的,喚起與培育這種理想乃教育之本。即便是以掌握職業(yè)技能和就業(yè)本領為學習目標的“職業(yè)教育”仍需建立在職業(yè)理想之上,而職業(yè)理想又以人生理想為基礎,如人生理想空化,一切只能如幻如影,如鏡中花,如水中月,一場空歡喜。

   想必孔子所指的那種因“習”而得到的快樂首先應是一種理想之樂,進而才是行動之樂。理想對應著教育的目的,行動對應著教育的方法,二者缺一不可。當下職教改革轟轟烈烈,方法手段五花八門,原則要點滿天飛,為什么仍覺一種無力感?因為無法將眾多的概念懾服一心,云何降服其心?理想也。

   缺少方法的理想主義不可取,缺少理想的形式主義亦不可取。理想與行動相比,缺失的更甚,培育其更難。當下的“校企合作”便是明顯一例,你再往臉上貼金也成不了美女,因為美女美在心靈。

   回頭再說這個“習”字。教育核心在于理解其義,而非記憶其義。“習”與“溫習”一毛錢關系也沒有。溫習會快樂嗎?肯定不會!試著給學生留道家庭作業(yè),把課上學到的“習”字回家在練習本上復寫一千遍,觀其快樂否便可得結論了。

   “習”的核心應在“用”與“行”。因為常?!皯谩被颉胺窒怼?,便會體會到這種“能力”或“本領”所帶給自己的快樂,尤其是“行”在“理想”上。試想,如果你是唱功非凡的人,在單位組織的聯(lián)歡會上一展歌喉,在眾人驚嘆的一刻,你會非常的快樂,這就是“習”之“樂”,這是屬于行為層次的。理想層次的一個例子如當年乒乓球世界冠軍王濤一拍取勝之后,激動得倒在地上,這種人生的巔峰體驗非常之珍貴,他一定非常非常的快樂,這也是“習”之“樂”,多年的刻苦訓練,難以言語的大賽壓力,一刻間釋放了,一生向往的運動目標終于實現(xiàn),這種快樂是理想層次的,只是少有人可以享受到。

   從教育理想的責任上看,當前職教改革的核心問題在于手段方法與概念理念兩張皮。無論是就業(yè)導向、任務驅(qū)動,還是雙師結構、校企合作,均缺少教育理念的統(tǒng)領。朦朧中似乎有個教育理想,但那是虛的,真正的問題沒人敢動,真正的障礙沒人愿動。如若這樣,純屬浪費時間,當然也會有所收獲,但不具備長期成長的戰(zhàn)略意義。

   例如雙師結構,拿個證就算是雙師了?管理源于實踐,缺少實踐的磨練你拿再多的證也沒個屌用。但我們的改革只看拿沒拿到證書,這就是問題。

   再如校企合作,德國的雙元制及他們的職教法律,無論在執(zhí)行上還是制度上都具有極強的標桿價值,然而改革中都是一窩蜂地亂叫,靜下心來了解其義的人少之又少,由教育部InWEnt長期獎學金留德學生寫的學習心得《德國職業(yè)教育那些事兒》當屬最深刻與全面的基礎讀物,但別說讀過,就是聽過的人也少之又少。那你又如何借鑒呢?

   中國政府之教育部門更有意思,你不想校企合作嗎?好,那民企咱不好指使,就讓國企先來吧,還可頂著承擔社會責任的美譽,于是國有企業(yè)成了校企合作的排頭兵??蔀槭裁村e了呢?

   理由有二:一是但凡不經(jīng)市場之手而由政府之手主導的,都是低效的或無效的,甚至是反效的,政府自身改革的主要項目就是管好自己,別亂插入;二是為何民企不愿意參與,那一定目前的合作方式存在問題,至少對企業(yè)缺少價值,如若這樣,能長久嗎?

   所以,職教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形式要與理念一致。不僅在“習”的行動層面做出努力,更要在“習”的理想層面尋求突破。

   “知行合一”不是簡單地提出幾個概念就算完事,其實我們連概念都沒有提出來過,提出的僅僅是“名詞”而已。

   什么是概念?概念是一種能力,或叫概念化的能力。例如隨便拿出一部手機,你都知道它是手機,不會認為它是手表,即便你從沒有使用過這一款。為什么呢?因為你掌握了一種能力,一種概念化的能力,能夠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zhì),你已經(jīng)掌握了手機的“概念”,一眼就能看透它。為了人們之間溝通的方便,我們對每個事物都賦予一個“名詞”。所以,不是提出幾個名詞化的改革概念就真以為掌握了概念化的能力。

   只有先建立起理念,才能在此基礎上改進行為。職教改革也只能在這個意義上才會具備發(fā)展的戰(zhàn)略意義,不然,只能變成短期“業(yè)績”的貼金紙。

   如果你了解了行動學習的實質(zhì),了解了職業(yè)教育的核心,你的改革就不是調(diào)整上課時間的長短,而應是重排教室內(nèi)學生的座位構成。你就會從為了滿足“專家”們的“意見”轉(zhuǎn)到符合職教的“概念”中來。

   學而時習,首先習在理想,正因如此,才有后面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當年周游列國不得志,但他不氣餒,為何?因為他知道他每一步都朝著自己內(nèi)心的理想而前進著。這才是人生的追求。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