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清,黃桂清講師,黃桂清聯(lián)系方式,黃桂清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中國企業(yè)教育百強專業(yè)十佳培訓師做智慧的催化師
42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黃桂清: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2016-01-20 47984

第一節(jié)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

第二節(jié)  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

第三節(jié)  改革政治體制,發(fā)展民主政治,建設政治文明

第一節(jié)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
一、發(fā)展民主政治,建設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
1、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內在屬性。經濟上要發(fā)展生產力,政治上充分發(fā)揚人民民主。
2、社會主義社會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
3、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要靠發(fā)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來保證和支持。
    
第一節(jié)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
二、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本質上是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
 社會主義民主和資本主義民主的本質區(qū)別
1、經濟基礎不同:公有制和私有制。
2、階級實質不同:少數人還是多數人擁有權利呢?
3、主體不同: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
4、宗旨不同:為資產階級服務還是為廣大人民利益服務?
第一節(jié)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
 社會主義民主與資本主義民主的聯(lián)系:
1、都反對封建專制和特權。
2、資本主義民主的成熟做法和形式,可以為社會主義所借鑒和運用。
三、發(fā)展民主政治、建設政治文明的緊迫性和長期性(原因的分析)
1、我國還沒有擺脫經濟文化落后的狀態(tài)。
2、肅清封建專制主義思想影響的長期性。
3、經濟發(fā)展和人民群眾文化水平提高的長期性。
4、認清我國目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長期性
5、社會主義民主本身發(fā)展的長期性。
第二節(jié)  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
一、人民民主專政是中國特色的無產階級專政
 人民民主專政是指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廣大勞動者當家作主的國家政權。
 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實質上是無產階級專政。具體表現:
1、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
2、新型的民主、新型的專政。
3、擔負著保衛(wèi)社會主義制度,領導和組織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
第二節(jié)  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
 人民民主專政的顯著特點(中國特色):
1、階級結構:表明了我國的階級狀況。
2、政黨關系: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
3、政權組織形式: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4、概念的表述:符合我國的國情。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前提,是我國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
第二節(jié)  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
二、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組織形式。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核心內容是:一切權利屬于人民。
 我國的政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我國的國體:人民民主專政
 人民代表大會不僅是最高立法機關,而且是最高權力機關。
第二節(jié)  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
三、堅持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
 十六字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政治協(xié)商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
 其主要特點:
1、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是執(zhí)政黨。
2、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合作的政治基礎,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3、各民主黨派都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大政方針等的協(xié)商。
4、民主黨派都受到憲法的保護,享有憲法規(guī)定范圍內的政治自由、組織獨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第二節(jié)  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
四、堅持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定義: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指在中央政府的統(tǒng)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qū)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區(qū)域自治機關既享有行政單位所享有的權利,又享有法律規(guī)定若干自治權。
 民族區(qū)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務的權利。
第三節(jié)  改革政治體制,發(fā)展民主政治,建設政治文明
一、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目標
 建設社會主義文明關鍵在于制度建設。
 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起來。
 政治體制改革主要是改革國家政治領域具體制度中那些不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基礎要求的某些環(huán)節(jié)和方面。

第三節(jié)  改革政治體制,發(fā)展民主政治,建設政治文明
 政治體制改革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需要。
 政治體制改革是適應經濟體制改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需要。鄧說“我們所有的改革最終能不能成功,還是決定于政治體制的改革”。
 政治體制改革是遏制腐敗現象,把黨建設好的重要保證。
 政治體制改革是保證國家穩(wěn)定的需要。

第三節(jié)  改革政治體制,發(fā)展民主政治,建設政治文明
黨的十四大指出,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為主要內容,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黨的十六大指出,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
第三節(jié)  改革政治體制,發(fā)展民主政治,建設政治文明
二、政治體制改革的原則
1、以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為前提。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國的立國之本。
2、從中國的國情出發(fā)。
3、把握政治體制改革的性質。
4、在黨的領導下有步驟、有秩序地進行政治體制改革。
第三節(jié)  改革政治體制,發(fā)展民主政治,建設政治文明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特點
1、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具有決定意義的特點。
2、人民當家作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本質特點。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核心和精髓是人民民主。
3、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又一個顯著特點。注意:法治國家(15大提出的)和法制國家(以前的提法)的不同。
第三節(jié)  改革政治體制,發(fā)展民主政治,建設政治文明
四、實行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法治的核心是依法辦事,依法治理國家,不同于人治。
 依法治國的含義:
1、主體是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也就是黨領導人民實行依法治國。
   人民      人民代表大會     國家機關
2、客體是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務和社會事務。
3、依法治國與黨的領導是相互促進的。
第三節(jié)  改革政治體制,發(fā)展民主政治,建設政治文明
 依法治國的意義:
1、有利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2、是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
3、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基本保證。
4、是社會主義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5、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