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悅,賈悅講師,賈悅聯系方式,賈悅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4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賈悅:我導師施大德追憶她的導師劉之祥先生
2016-01-20 34513

開放、創(chuàng)新與“關門弟子”--- 施大德 ---

     是的,我的確是劉之祥先生帶過的最后一個研究生。因此,我成了劉先生的“關門弟子”。大家這么說,我似乎還有點美滋滋的。現在當我追憶這位恩師的時候,覺得劉先生的門可是從來也沒有關過的。他的門一直開放;向需要的人開放,向似乎并不需要的人也開放。而且,劉之祥先生常常因其廣闊的見識、豐富的學養(yǎng)、深沉的思考、會不知不覺地,不動聲色地“溢”出點什么來;許多人往往不理解,而我也接不住,“漏”掉了。

     值此北洋大學建校120周年之機,作為劉之祥先生的研究生,無論如何也要點點滴滴地收集一下這難收的“覆水”,以告慰九泉之下的亡靈。

      劉之祥先生是引導我走進事業(yè)大門的教授,也是引導我探索新事物、新學科,使我始終對各種學問保持高度熱情的導師。這與現在大學里盛行的“師傅”、“老板”的稱謂有本質上的差別?!瓣P門弟子”只能產生于閉塞的農耕社會,師傅向徒弟作簡單的技藝傳授;使徒弟日后有一個維持生計的飯碗。可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古訓使簡單的技藝傳輸難以為繼,又妄談什么發(fā)展、創(chuàng)新。而劉之祥先生面對我們數百上千的學生和青年教師,以他開放的思想和獨特的人格魅力,竟把現代化大學的精神和理念,融化和演繹得如此的永恒和平常。風骨、境界

 

1、本教授,非“師傅”,是先生

      1961年,已經59歲的劉之祥先生被發(fā)表為,帶我們三個班的大三學生(五年制)到山西中條山銅礦進行生產實習。當時二十一二歲的我們都有些緊張;也許大部分同學都把劉先生預想成師傅帶徒弟的樣子了。沒想到他平易近人,根本不需要我們“伺候”,一切自理,還不時露出點助人為樂的伸士風度。他頭腦清晰,表達平實,我們幾個同學經劉先生一指點,竟把還沒有學過的,也無法觀察到的采礦方法圖,七拼八湊地劃了出來。青年教師不以為然,但劉之祥先生的認可卻溢于言表。我消除了對這位長者的畏懼,有了自信。

      回學校上課,同學們很快就成了劉之祥迷,沒有一個人舍得缺課。他不緊不慢的講解發(fā)人思考,幽默生動的解釋引人入勝,同學們個個聽得津津有味。劉先生能把如此“硬邦邦”的采礦方法講解得如此活龍活現,空間、時間表達得如此清晰有序,真也是難覓后來人了。更有趣的是,我們沒有一個人能把筆記完整地記下來;不過大家也不著急,因為我們百分之百地聽懂了、理解了。

     我本人更有“脫胎換骨”的感覺,從此有了精神,好好學習。我知道我58年考大學的時候,有個繼續(xù)讀書的地方就很幸運了。我不鬧專業(yè)情緒;但總調動不起學習的興趣,只想畢業(yè)后有份工作就算了??墒沁@一年經過劉之祥先生的授課、答疑、點撥,我這個在學業(yè)上已經“自暴自棄”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竟極有興趣地鉆進了此前完全不了解的采礦專業(yè)。我真的喜歡上了我的專業(yè),為專業(yè)的難度、深度和許多概念的特殊性而饒有興趣。甚至我還以我一個年輕女性成為采礦工作者,不時在井下一個人鉆來鉆去而自豪;我的要當總工程師的夢想也出現了。

     我想這就是大學教授的魅力,沒有說教,沒有動員,帶了一大群青年學子入門了。

2、本導師,非“老板”,是同仁

     1963年大學畢業(yè)前夕,突然被告知大家都可以平等地報考研究生了。當時,我從來沒有奢望過我還可以通過考試來爭取讀研究生的機會;于是緊急備考,幸運地抓住了機會。我又可以繼續(xù)讀書了。不過,現在回憶這“五”年的研究生經歷不再是大學五年脫胎換骨的“爽”了,而是難以下咽的甜、酸、苦、辣。

      劉之祥先生深入淺出的單獨授課,海闊天空的討論、答疑,從來不脫離專業(yè)領域,卻又如此的開闊。我一直在他思維的海洋里遨游,如此博大、縝密、靈活。但他對研究生的要求卻是如此“寬松”,從不要求我做什么,怎么去做,一切由我自己決定。我緊張、焦慮,經常不知所措。他卻如此的自信,氣定神閑。一年之后劉之祥先生又一次不動聲色地使我在不知不覺中理出思路,在混亂中作出選擇。我好像自己漸漸地會搞學術研究了,學會了該思考些什么,怎么去思考。我們師生二人一一化解了選題時的取舍,試驗中的苦澀,結果中的磨難。。。我的感覺越來越好,論文思路逐漸清晰,對于研究成果很有信心。我想,劉之祥先生用靈活開放的思維方式引導研究生特立獨行,開創(chuàng)前進;應該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研究生導師,絕不是老板。我們平等地找到了共同的語言。我們是同仁??档抡f過“大學是一個學術共同體,它的品性是獨立,追求真理與學術自由。”

      然而1966年初夏,“文化大革命”不期而至。論文的良好感覺嘎然而止。我茫然,完全不知所措,徹底胡塗了??磥恚瑒⒅橄壬脖弧案锩绷?。一次在老辦公樓的暗走廊里我們師生突然撞著,他失去了往日的淡定,雙手緊抓著我的手,在發(fā)抖。我至今無法忘懷。

     在學校兩年的“文攻武衛(wèi)”很快就過去了。我到河北遷安鐵礦去接受“再教育”,當了六年的爆破工人。但是在這六年的時間里,看望劉之祥先生成了我偶而回到北京時的必修科目。先生的家國情懷,自我調侃,善的堅守成了我在郁悶和無望中的心靈雞湯。事實上,劉先生對我這個“小學生”從來不談國是,只談專業(yè)。我們談?chuàng)p失貧化,談特種炸藥,談大溝掘進,談爆破效果,談邊坡搶修,談采掘計劃,談。。。這使我六年單調的勞動不再“苦”、“辣”,而變得有一點點意趣了。

 

3、領騎人,非“權威”,大家是朋友

       值得一提的是,在那個不讀書的革命年代里,我還有幾次跟著劉先生走進了王府井八面槽外文書店里小小的“內部店”。先生熟練地拿下一本英文書,從口袋里挖出一個兩寸長的鉛筆頭,又從另一個口袋里抽出薄薄的筆記本,邊看邊寫起來。而我只好走到外間去翻看俄文書了。當時,我還沒有學過英文,不知道老先生在關注什么,后來我才知道劉先生在研究海洋采礦。1972年8月,“開發(fā)海洋礦產資源”一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了。封面注明“北京鋼鐵學院采礦系編”,序言最后說“本書主要由劉之祥同志執(zhí)筆編寫”。是的,劉之祥先生從沒有間斷對世界范圍內前沿專業(yè)動態(tài)的關注。

     這本小冊子是如此之薄,印刷又是如此的粗糙,但是,它的意義非同一般,絕對具有開創(chuàng)性價值。我知道后來冶金出版社組織了類似的書籍和資料,幾個大研究院的情報人員也都跟著做了許多工作。改革開放之后,《國家海洋局》掛牌了。事實上,在那個年代沒有人要求劉先生研究什么海洋采礦;沒有項目,沒有經費,甚至還有受到批判的風險,可劉先生甘于寂寞、甘于清貧,甘于坐冷板凳,對這別人看來干巴巴,苦哈哈的事情如醉如癡,這是一種何等高貴、執(zhí)著的敬業(yè)精神。我想這應該是學術領軍人物和大師的風范。作為中國最早的理工科大學中最接近世界前沿的開拓者之一,他始終自發(fā)自為地保持著專業(yè)領騎人的地位。

      如果說劉之祥先生是我專業(yè)上的導師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我80年代初就離開采礦系,該行經濟管理專業(yè)了。劉先生從來就支持我開拓新領域,但是如此大的改變專業(yè)范圍,先生能支持我嗎。沒想到,勸說我留下來的教授是礦機專業(yè)的,甚至是東北工學院(現東北大學)的教授。而劉先生接待我的方式是與我一起暢想如何把采礦專業(yè)與經濟管理專業(yè)結合起來,沒有說一個“不”字,沒有表示出一點點遺憾,相反他認為有建立新領域的希望。這種“誨人不倦”的職業(yè)堅守和人格魅力正是來自劉之祥先生的業(yè)務底氣和文化底色。

他研究學問的過程和方法使我受益匪淺,十多年以后我編寫的三本在大陸算是最新內容的非采礦的專業(yè)書,也都是用這樣的方式方法完成的。

 

4、一個“好(第三聲)為人師”好老師

     我最深切的感受是,劉之祥先生不但“為人師表”,還是一個“來者不拒”,“好(第三聲)為人師”的大好人呀。在那個沒有電話,沒有復印機的年代里,我經常會碰著劉先生正在接待一個又一個,一批又一批突然撞來的造問者,拿走了一批又一批的資料;甚至到后來把所有的書籍,包括市面上買不到的一些工具書也都送人了。當時我不理解,為了表示反對劉先生的這種做法,我竟然沒有留下一件紀念品。可是現在的我卻在重復劉先生的做法,把書送到民辦大學、民辦小學。。。

     不知為什么,現在我更多地想起劉先生許多開闊的話題。在去王府井外文書店的路上,他似乎很隨意地談到交通管理,公交汽車站點位置的設計原則等等。他認為,利用公共交通出行、換乘的北京市居民在馬路上暴露的時間和距離都太長了,不安全,不方便。當時的我根本不能理解,而現在的我有了切膚之痛的真實體會。想想當年他以70多歲的高齡,從西北郊趕到王府井外文書店去看自己買不起的書籍;那是一種怎樣的堅持和情懷。他談到過英國煤礦的安全管理,甚至還對我談起英國人如何利用家屬教育來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識,我當時只覺得很新鮮。他談到過細菌采礦,談到過在發(fā)現攀枝花鐵礦時的幾次遇險。。。劉先生就是常常用一種非常平靜、淡雅,甚至自我調侃的方式談到社會和自身的方方面面,真正體現了知識分子的虛懷若谷和與生俱來的社會責任和批判精神。

       我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不能把老一輩教授們的精神天地全面地傳承下來,不能把他們的修煉學到手;而經常地被人批評的是“好(第四聲)為人師”,甚至是“倚老賣老”??晌也荒芊艞壗淌诘牧贾覇⑼壬脑谔熘`能感知學生的敬意。同時又不得不啟望先生的在天之靈能原諒我這個沒有“改造”好的學生。

       對于產生于工業(yè)社會的大學教育來說,劉之祥先生是真正意義上的教授,是真正意義上的研究生導師。說到底劉之祥先生是一個己經逝去,現在又開始被人逐漸認識回來的好老師。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