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的上司“上上彩”
事件:公司的例行早會上,陳婕用一段精彩的文字將工作報告描述得言簡意賅,并恰到好處地在報告資料里加上一些有色彩的標記或是注釋,結束時,陳婕微笑著說:“這份報告的出臺,我們陳經(jīng)理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我很感謝他!”陳婕在贏得了老板和各部門主管稱贊的同時,對此事并未過問的陳經(jīng)理也喜笑顏開
分析:讓你的上司光彩熠熠,是你居于領先地位的好方法,換而言之,上司光彩,你也會跟著沾光。這不但為你的前途鋪路,甚至會為你制造出一種無私的聲望。這種做法與其說是對上司的博愛,還不如說是對自己的提升,你是一點兒損失也沒有。這類給上司“上彩”的自我提升表面上看來是出自你的好意,何樂而不為?
給上司預留指導的空間
事件:人力資源專員袁曉敏八行3年,能干又努力,工作認真做事踏實,人緣佳,但奇怪的是盡管工作出色,可仍舊原地踏步,難上青云,究其原因就是上司不喜歡她,為什么?在小節(jié)上從不顧及上司的感受:比如每次開會老板都指定袁曉敏做會議記錄,袁曉敏整理出來后從來不會讓主管李虹過目就直接上變老板,因為老板夸她有生花的文案整理功夫;她幫其他的部門做事,從不事先請示李虹是否還有更重要的工作分配她做,就自行接下;部門要買個投影儀,袁曉敏拿到供應商資料后多方比較,自作主張就訂了貨,好像她做事是多么的圓滿。
分析:面對你的完美,上司無法發(fā)揮他的指導,無法顯示他的才干,而你也就不會和進步或改正什么的詞掛鉤,這時候,完美就是你的缺點。倒是那些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又喜歡和上司接近的人卻容易獲得更多的機會。因為他給老板預留了發(fā)揮的空間,讓上司很有成就感,即使日后升了職也會被驕傲地冠名為“我培養(yǎng)出來的”。有時候,滿足一下上司的虛榮心也算劍走偏鋒的一招。
不要苛求百分百的公平
事件:孫小明剛進公司做計劃部主管時,除了工資,就沒享受過另類待遇。
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得知行政主管趙平的手機費竟實報實銷,這讓她很不服氣!不行,她也要向老板爭取!老板聽了她的話后沉吟道:“是嗎?我了解一下再說?!?/p>
這一了解就是兩個月,見老板沒動靜,她又生氣又憤恨,終于忍不住和同事抱怨,卻被人家一語道破天機:“你知道趙平的手機費是怎么回事?那是老板小秘的電話,只不過借了一下趙平的名字,免得當半個家的老板娘查問。就你傻,竟然想用這事和老板論高低,不是找死嗎?”
分析:一味追求公平往往不會有好結果。有時候,你所知道的表象,不一定能成為申訴的證據(jù)或理由,對此你不必憤憤不平。等你深入了解公司的運作文化,慢慢熟悉老板的行事風格,也就能夠見怪不怪了。
留一個優(yōu)雅得體的舉止
事件:某公司執(zhí)行董事施玲是個相當注意細節(jié)的人,在公司隨時隨地都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她認為耷拉著眼皮,慢吞吞地走在辦公室,肯定只會給別人留下沒有睡醒的壞印象:如果見到上司就過于拘束,也會給人留下唯唯諾諾無主見的那種印象。
分析:愛很大程度上,你職場上的身體語言決定了別人對你的印象。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一定要像模特一樣走夸張的貓步,凡事謹小慎微。但要注意,你的言行時刻應給人親切隨和又精干的感覺,對女性而言,還要注意摒棄一切矯揉造作。
別讓優(yōu)柔寡斷毀了前程
事件:蘇琳終于如愿坐上主管的寶座??刹胚^了兩個月,她的上司就委婉地勸她去子公司“鍛煉”。原來,每次同事來匯報工作時,蘇琳總是半瞇眼皺眉做沉思狀。然后如嚶嚶蚊子般哼一聲:“我再想想。”這一想就沒了下文:每次下屬拿采購單找她簽認,蘇琳也一概用她的慣常用語“先放著吧,不急”來搪塞,下屬們怨聲栽道。
分析:作為領導。優(yōu)柔寡斷主要有種畏縮心理怕得罪上司,怕給公司帶來損失,怕自己判斷失誤,也怕下屬心懷不滿在背后嚼舌根……商場如戰(zhàn)場,戰(zhàn)機稍縱即逝。對自己都不足以顯示自信心的人,怎么能當領導呢?